黃景鳳
靈山縣人民醫院 廣西 欽州 535400
成人社區獲得性肺炎主要是指在醫院外患有的感染性肺實質炎癥,也是呼吸科比較常見的疾病,致病菌包括細菌、病毒和支原體等,患者在患有該疾病后會出現發熱、咳嗽以及咳血和胸痛等癥狀,如果不及時采取治療措施容易威脅其健康安全[1]。臨床中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療,雖然抗生素種類繁多且覆蓋目標的細菌比較廣泛,但依然存在一定危險性,所以為了進一步提高抗生素治療安全性與有效性,需要采用更加科學的治療方式,最大程度上減少藥物副作用,降低耐藥情況的發生[2]。基于此,本文以2019.1月-2019.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成人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阿奇霉素序貫治療在該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本次納入86例成人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納入時間2019.1月-2019.12月。使用隨機數表法的方法分成2組不同的組別,即對照組與研究組。對照組:分別由22例與21例的男、女性組成;最低的年齡是23歲,最高的是74歲,平均在(48.50±15.03)歲;研究組:分別由23例與20例的男、女性組成;年齡中最低是24歲,最高是74歲,平均在(49.00±15.32)歲,兩組臨床資料具有同質性(P>0.05)。
納入標準:①資料完善;②對內容充分了解,并主動配合;③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
排除標準:①其他器質性疾病;②藥物過敏者。③妊娠期患者。
對照組實施阿奇霉素靜脈滴注的方式治療,即:對患者采用阿奇霉素靜脈滴注(該藥物由江蘇吳中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20342),每天1次,每次500mg,一共治療10天。
研究組實施阿奇霉素序貫治療,即:治療過程中的前5天同樣使用注射治療,將500mg的阿奇霉素注射液與100ml的0.9%氯化鈉溶液混合,每天1次靜脈滴注;治療第6天開始變成口服阿奇霉素片(輝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10960167),每天1次,每次服用500mg,共治療10天。
(1)觀察兩組臨床療效,其中顯效為治療之后患者的體溫恢復到了正常的水平,臨床體征顯著改善或者已經消失,白細胞數也恢復了正常;有效為患者臨床體征得到了明顯的改善,但是白細胞計數還是偏高;無效是指患者體征并沒有發生變化甚至變得更加嚴重。總有效率:顯效與有效的總和,除以總例數之后再乘以100%[3]。
(2)觀察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包括退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啰音消失時間。
(3)觀察兩組炎性因子指標,包括C反應蛋白(CRP)、白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采用免疫透射比濁法與放射免疫法測定。
采用SPSS22.0的統計數據進行相關數據的處理,不同組之間的比較分別采用X2、t檢驗,P=0.05為分界值,低于這個數值表明對比存在意義。
治療后,研究組的療效和對照組相比較明顯更高,P<0.05,如下表。

表1 臨床療效對比(n,%)
治療后,研究組癥狀消失時間明顯更短于對照組,P<0.05,如下表。
表2 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對比(±s,d)

表2 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對比(±s,d)
組別 退熱時間 咳嗽消失時間 啰音消失時間研究組(n=43) 5.18±1.32 5.27±1.15 7.08±1.21對照組(n=43) 6.39±2.08 7.65±1.89 8.74±2.03 t值 3.221 7.054 4.606 P值 0.002 0.000 0.000
治療前,兩組之間的對比并沒有差別,P>0.05;治療之后,研究組的指標改善情況要更優于對照組,P<0.05,如下表。
表3 炎性因子指標對比(±s)

表3 炎性因子指標對比(±s)
組別 CRP(mg/L) IL-6(ng/L) TNF-α(mg/L)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研究組(n=43) 11.45±1.27 5.08±0.26 20.14±3.25 4.21±0.09 17.83±4.26 8.06±1.32對照組(n=43) 11.52±1.33 8.79±1.08 20.19±3.31 11.65±1.67 17.78±4.32 11.41±2.58 t 0.250 21.900 0.071 29.172 0.054 7.580 P 0.803 0.000 0.944 0.000 0.957 0.000
社區獲得性肺炎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感染性疾病,如果不得到及時治療的情況下容易引發一系列并發癥,嚴重情況可威脅患者生命安全[4]。該疾病分為典型肺炎和非典型肺炎,其中典型肺炎常常為化膿性病原菌感染所導致,伴有發熱、寒顫、胸痛和咳嗽的癥狀,咳嗽可以為干咳,咳黏痰或者膿性痰,有時候會咳鐵銹色痰或者血痰,甚至發生咳血的癥狀,伴發肺膿腫的時候可以出現惡臭痰[5-6]。如果是非典型肺炎,病原菌大多是由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軍團菌導致,起病比較隱匿,常以干咳或者咳少量的黏痰為主要臨床特征。針對該疾病患者主要以抗生素治療為主,但在實際治療期間需要患者具體感染情況給予針對性治療手段,最大程度上提高治療安全性與有效性。
阿奇霉素是一種半合成的紅霉素衍生物,該藥物有著比較良好的二堿價雙親特點,在酸性的環境中也有著比較好的穩定性。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該藥物能夠迅速從血液流入到組織間質以及細胞z質內部,使得患者機體內的組織濃度得到大幅度提升,這樣能夠更好地起到抗感染作用[7-8]。在本次的研究中,研究組的退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啰音消失時間分別是(5.18±1.32)、(5.27±1.15)、(7.08±1.21),對照組分別是(6.39±2.08)、(7.65±1.89)、(8.74±2.03),可以看出前組癥狀消失時間明顯短于后組(P<0.05)。主要是因阿奇霉素滴注治療方式雖然可以取得一定效果,但是在臨床中存在治療時間較長以及療效差等問題,無法進一步改善患者臨床癥狀。而阿奇霉素序貫治療方法能夠對同一藥物的不同劑型進行合理有效的轉換,從而最大程度上發揮藥物效果,能夠在保證患者整體治療效果的基礎上,縮短患者癥狀消失所需要的時間[9-10]。在本次的研究中,研究組的臨床療效為97.67%,明顯高于對照組79.06%(P<0.05),此結果與李如意[11]證實的95.56%結果相似。由此可證實,在對該患者進行治療過程中采用序貫的方法明顯要優于采用單純滴注的治療方法,能夠更好地提高對患者的臨床療效。
血清炎性因子指標反應著機體炎癥狀況,其中CRP與機體炎癥反應呈正相關,充分參與了細胞凋亡和增強吞噬細胞的活性,若機體出現炎性反應則該指標會升高[12-13]。在本次的研究中,研究組的炎性因子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主要是因序貫治療方法能夠更好地控制抗生素濫用以及耐藥性情況的發生,在治療期間可以提高抗菌和滲透性作用,有效抑制炎癥反應,改善患者呼吸狀態。此外,阿奇霉素序貫治療方法首先是采用大劑量抗生素進行靜脈注射,在患者病情穩定后采用連續服藥的方式治療,這種治療方式可以避免長期滴注治療對患者造成的不良反應,也可以降低患者治療期間所需要的費用,減少醫療資源浪費[14]。所以在實際治療過程中,對該患者采用阿奇霉素序貫的方法進行治療有著良好效果,可更好地提高療效。
綜上所述,阿奇霉素序貫治療在該患者中有著顯著應用價值,可進一步縮短癥狀消失所需要的時間,提高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