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亞平 曾 鵬 羅振國 王寶海
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0125
防風系固是岸邊集裝箱起重機(以下簡稱岸橋)的重要安全裝置,其在暴風時,起限制起重機輪子抬起和防傾覆的作用。隨著國際集裝箱船舶大型化,岸橋的參數越來越大,抗暴風要求也越來越高,故對碼頭的系固承載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對于新碼頭,在建造時需投入更大的成本;對于老碼頭,系固承載能力的限制制約了設備的升級換代。因此,更加科學、準確地對防風系固裝置進行設計計算,變得越來越迫切。
本文運用結構有限元FEA,計算分析輪壓、系固和松弛的關系,指出了傳統認識的不足,進而介紹了松弛設計原理,證明其能顯著降低系固力。在此基礎上,運用反力互等、局部剛度、自重撓度關系,從輪壓出發,給出了一種實用的簡化計算方法。
傳統上認為系固裝置必須是收緊的才能起到系固作用,實際上存在誤區。例如某岸橋大梁80°抗暴風,載荷組合為DL+TL+LS+1.2WLS,其中DL為固定質量,TL為小車質量,LS為吊具質量,WLS為暴風載荷。各風向如圖1所示,風向W4為陸側角度風,W5為海側角度風,W1為大車方向平行風。A、B、C、D表示4條門腿位置,以腿壓表示位置大車行走機構所有輪壓之和。文中傾覆力矩滿足W1>W5=W4。

圖1 風向、位置示意
如圖2所示,定義杠桿比

圖2 大車系固位置圖

式中:L1為大車基距,L1=15.7 m;L2為系固離另一側大車距離,L2=17.99 m。通常系固裝置位于橋吊大車行走機構外側,即L2>L1。
以下采用FEA來進行防風系固的研究,計算時遵循:
1)車輪只能受壓(正值),系固只能受拉(負值)。
2)自重時,系固收緊,且剛好不受力。具體FEA計算中采用link單元,通過設置單元預應變來進行控制。輪壓、系固力結果如表1。

表1 FEA腿壓、系固力 t
因為系固裝置僅在出現負輪壓時才需要,由表1可見,W5、W4、W1時均有顯著的正輪壓,這與防風系固的設計原則有所矛盾,進一步從受力上看,系固與輪壓是一對內力,它們互為反作用,且正輪壓對系固載荷起了增大作用。可見,系固收緊會導致輪壓和系固載荷同時增大,適當松弛反而可以釋放正輪壓和系固載荷。
系固通常位于大車外側且靠近立柱,如圖3所示。自重條件下的垂直變形如圖3a。當系固收緊且有側向風載荷時,由于起重機鋼結構不是完全剛性的,防風系固優先、直接承受上拔力。而下部結構的下橫梁、大車行走結構重量此時無法參與受力。可以設想,將B處系固適當松弛,B處會逐漸產生抬腿;直至B處輪壓為0(即消除正輪壓),如圖3b所示。此時,下橫梁和大車質量起到了抵消上拔力的作用,從而降低了系固載荷。
隨著松弛增加,直至C處也開始抬腿,如圖3c所示。此時,由于C處的輪壓也參與抵消了上拔力,從而進一步降低了B處的系固載荷。

圖3 抬腿示意圖
因此,引入系固松弛與大車抬腿的理念,合理設計系固松弛量并允許門腿適量抬起,可以充分依靠正輪壓來克服上拔力,從而達到降低系固載荷的目的。
系固松弛定義為當自重作用時系固剛好收緊,以此為初始狀態,當此基礎上的松弛即松弛量。采用結構有限元計算FEA時,考慮僅海側或海陸側都有防風系固2種情況。通常情況下,海側角度風時有最大系固載荷,故以下按W5、W4、W1順序做計算研究。
從海側角度風(表2中序號1)出發,增加系固松弛量使得海側抬腿直至B處輪壓剛好為0(表2中序號2),此時陸側C還有正輪壓,繼續增大B處系固松弛并直至C處輪壓為0(表2中序號3),此時能得到海側最小系固載荷。在W4,W5風向時的系固載荷如表2中序號4、5。表中抬腿是指大車處抬起。
由表2可知:1)海側角度風時系固適當松弛,系固力從601.1 t低至374.0 t,下降了37.8%。這是由于大車剛度較大,系固松弛后,系固載荷下降較快。2)當松弛至陸側輪壓為0時,從374.0 t進一步降到252.6 t,為單側抬腿時的67.5%。此時由于抬2條腿,系固載荷最小,即為252.6 t。此時系固載荷僅與風載傾覆力矩有關。W4與W5的系固力相等,是因為風載傾覆力矩相等。

表2 僅海側有系固時的腿壓、系固力、松弛、抬腿結果
同單側系固時類似,計算結果如表3。由序號3,4可知,只要B、C抬腿時,對應海、陸側系固力之和相同,也就是只與傾覆力矩有關。
由表3可知:1)當設海、陸側系固時,海側角度風時系固適當松弛,最大系固力從581.5 t低至374.3 t,下降了35.6%。同樣是因為大車剛度較大,所以系固松弛后,系固載荷下降較快。2)調節海、陸側松弛量,可調節海、陸側系固力,對于海陸側系固許用值不同的碼頭,這一可調特性,給系固設計帶來了一定的靈活性,特殊情況下能使兩側相等。另外,系固還起到了調節腿壓的作用。

表3 海、陸側均有系固時的腿壓、系固力、松弛、抬腿結果
本文岸橋大梁80°時自重輪壓、暴風FEA輪壓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FEA腿壓
結構剛度定義為對于整機結構,當大車A、C、D位置約束,在B處大車軌道面作用垂直載荷F時,產生垂直變形ΔL,結構剛度為

根據反力互等,A、C位置大車產生的支反力-F,D處大車反力F;B處系固的垂直變形近似為ΔL/n。式中:n是文前定義的杠桿比。
根據有限元結果,僅自重時,B、C系固位置下撓ΔB=6.5 mm,ΔC=10.2 mm,如圖3a所示。當輪壓從有輪壓減為0時,系固位置的自重變形近似為0。
B、C處總輪壓:自重時設為B0、C0;W5風向時設為B1、C1;W4風向時設為B2、C2。
B、C處系固位置:系固力為FB、FC,自重時下撓ΔB、ΔC。
1)海測系固
根據W5的輪壓,為使海側系固力最小,即充分利用C處正輪壓,得系固力

設B、C處松弛為SB、SC,得

與表3中序號3的松弛44.9 mm相比僅小2.7%。與表3中序號3的B腿系固力完全一致。
2)陸側系固
根據W4的輪壓,為使陸側系固力最小,應使C負輪壓減為0,得松弛剛好應設為原重力撓度,即
根據W4輪壓得陸側系固力

對比表3中序號4的C腿系固力214.6 t,僅大2.8%。
綜上可見,簡化算法與FEA結果差異小于3%,具有很好的精度。
通過調整松弛量使得海、陸側系固載荷可以一定范圍內調節。如海陸側系固時,為了使不同風向時,海、陸側最大系固載荷相等,可增加某處松弛量,降低該處最大系固載荷,且只能采用增加此處松弛量的辦法。具體方法為:將該處松弛增加X,則此處系固在最大載荷基礎上減少為n·X·k,另一側的系固最大載荷增加為n·X·k。
防風系固一般采用螺桿設計以便于碼頭操作,如圖4a所示。為了實現松弛量的調節,在操作時,可先收緊再反轉操作手柄。可根據螺距-松弛量的關系,控制反轉角度或圈數。為了便于檢查松弛量,可在系固聯板設一定長度的長腰孔,如圖4b所示,反轉螺桿使得銷軸頂住長腰孔下極限點。

圖4 系固設計
抬腿量的值近視為n·(Δ-S)。抬腿量多少為合適,可視情況定。一方面抬腿降低錨定插入深度,要視碼頭錨定坑的深度是否足夠,否則影響傳遞大車軌道方向水平力。而輪緣是否能脫離軌道,此時要視結構強度是否足夠,必要時可以考慮加高大車輪緣。
系固操作時理論上不應收緊。系固收緊是傳統認識的誤區,因為收緊導致了系固載荷的額外增加對起重機安全不利。其載荷與結構剛度和松弛程度有關,調節松弛量可以調節系固載荷分布,并可以降低最大系固力。
本文的簡化算方法建立了系固載荷與結構剛度、幾何尺寸、輪壓、松弛量的定量關系,且具有滿意的精度,適合工程應用。
另外,研究發現大車摩擦力的作用有利于降低最大系固力,抗傾覆裝置則能顯著降低最大系固力。考慮到它們受墊塊間隙,摩擦系數的影響較大,且計算分析復雜,一般情況下不作考慮,可視作安全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