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敏
英語作業是英語課程教學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英語課堂教學重要補充和延伸,更是實現英語有效教學的一個關鍵環節。在個性化教育理念引領下,我分別開展了分層化、生活化、趣味化、開放化的個性化英語作業設計。個性化作業的設計與實踐,強化了學生學習英語的主體意識,激發了學生參與英語學習的興趣,拓寬了學生英語學習資源,提高了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
一、基于英語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必須正視學生外語學習基礎和發展要求的差異,遵循外語學習的客觀規律,英語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既要面向全體學生的基礎目標,又要尊重個體差異,是課程具有一定的選擇性,以利于不同學生的英語能力都有相應的提高。這就意味著新課程的有效實施,必須對照課程目標有相應的作業系統的配合,作業設計必須符合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新課程方案對作業練習設計提出了要求:一要體現學生發展的需要,重視基礎性,增加選擇性,體現時代性。二要優化練習作業的結構與組合,注意加強整合,加強選擇,強調均衡等。在對建立作業新體系的若干建議中,要求教師設計探究性作業,開放性作業,體驗性作業,并在作業的布置過程中注意要有差異。
二、基于英語作業現狀的分析。
通過與初中學生的座談和對英語作業現狀的觀察與反思,我發現當前英語作業布置中的主意問題有:
(1)重機械操練,輕實際應用。這樣的作業內容枯燥無味,學生不感興趣,往往應付了事,作業實效性不高。
(2)重課本鞏固,輕課外閱讀。這樣的作業導致學生基本知識的掌握與能力的培養,尤其是閱讀能力的培養脫節,學生對于知識運用不夠靈活,不能達到學以致用。綜合運用能力也得不到培養和發展。
(3)重統一任務,輕自主選擇。在一個班級的學生中,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學習能力的不同而在學習上呈現不同的差異,教師往往忽視學生個性和基礎的差異,給不同的學生同樣的作業,這樣的作業沒有彈性,缺乏針對性,優秀學生吃不飽,后進生又吃不下。由于作業形式的單調和乏味,因而產生了作業抄襲,應付作業和不做作業現象,學生的個性得不到發展,失去了課外作業應有的教育意義。久而久之,英語瘸腿的現象就越來越多,尖子生卻越來越少。
(4)重書面作業,輕口頭作業。以書面形式布置作業,重視了書寫而忽視了口語訓練,語言的交際功能,造成啞巴英語。
可見,傳統的作業觀已不能適應新課程實施的要求,這種作業體系嚴重忽視了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忽視了對人發展的教育激勵功能,自然也就成了學生的沉重負擔,因而產生作業抄襲現象和不完成作業現象,這無助于學生的真正成長。另外,我們的課外作業還存在著注重作業程式化、規范化的傾向。因此,英語個性化作業設計的實踐與研究勢在必行。
三、個性化作業的內涵與設計原則
(一)個性化作業的內涵
所謂“個性化作業”即可理解為適應學生每個個體的英語作業,使學生以作業為載體,在對英語課堂教學后個人的反思過程中對所學英語知識,英語語言功能的理解和運用,并在研究、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加以推廣,從而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培養學生獨特個性,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參與學習活動。
(二)個性化作業的設計原則
1、層次性原則。
2、多樣性原則。
3、針對性原則。
4、典型性原則。
四、個性化作業的設計和實施
(1)設計分層化作業——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成功。案例1:閱讀型作業的分層設計。作業分層次,承認個體差異,因材施教,讓每個人的個性得到自由地發揮。因此,我們應改全班統一、忽視個體差異的作業為層次性作業。在設計英語作業時,主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分上、中、下三個層次來設計,考慮個體差異。
(2)設計實踐型作業——拓展學生的學習時空。傳統作業大多圍繞教學大綱設計,很少兼顧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興趣特長。依據 “多元智能” 理論,我們在設計作業時,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設置個性化作業。比如:讓愛好表演的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自編英語課本劇,在練習英語口語的同時發揮其表演能力;讓有美術特長的學生根據所學的內容自制英語單詞卡片,以此來復習單詞及相關句型;讓喜歡音樂的學生對所學的英文歌曲進行 “模仿秀” 活動,并對這些歌曲進行簡單的創作套用,鞏固課本知識。根據不同的興趣愛好設計各異的作業,能讓學生從中體會到英語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在學習過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內在動力的支持,就能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有利于再學習。
五、作業的鼓勵和評價作用
在設計作業時還要考慮到成功激勵教育的原則,讓進步最大的或完成最好的同學有減免的機會,制定合理有效的獎勵機制來鼓勵學生完成高質量的作業,通過免做作業,讓學有余力的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學習更深更多的英語課外,擴大學生的閱讀量。教師對于作業可通過自評、互評、總評的方式,建立自主的評價體系。
總而言之,雙減政策背景下明確作業本身在英語學習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把握英語作業設計時的合理性、藝術性、多樣性,最終能使我們的學生在完成英語作業的過程中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因此,我們更應該充分利用好每一次作業,使其成為學生課外再學習,核心素養再提高的另一天地。DA9C34CB-3CA5-4446-9710-659D4A249C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