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林盛
在20世紀中后期,據國外研究表明,自閉癥兒童應該實行教育干預。主要是改善和提高自閉癥障礙兒童的人際交往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學習能力與自信心發(fā)展。為此,在我國的融合教育發(fā)展壯大的同時,也逐步推廣自閉癥兒童在普通學校接受教育。
在課堂中不難發(fā)現,自閉癥兒童常常游走于課堂教學管理的邊緣,愛尖叫、自言自語、走動、不受控制等干擾性行為。把自閉癥兒童放到普通學校教育,為的就是在適齡階段對其進行有效的干預。
有一個自閉癥的男孩小鵬,現在就讀一年級,是一個喜歡學習、愛寫字、愛繪畫,到課室上課都需要班里的同學牽著,在自己世界游走的孩子。我校作為佛山市順德區(qū)的其中一所開展融合教育的教學試點學校,作為一名美術教師,任教的班級很多,時常遇到患有自閉癥的學生。為此,我嘗試在美術課上找到這些孩子的閃光點。在美術課上,小鵬和平常一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唯一主動和我說話的原因是借工具。每次作業(yè)我都會幫他改分,到后來,他會把自己的一些作品上寫上“優(yōu)秀”。但是,從我任教的初期,他一旦完成作業(yè)就會在課堂上走動,有時在我講課的同時,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同學的名字,有時候還跑到洗手池玩水。以保障其他正常孩子的學習為前提,怎樣才能在課堂中有效干預并讓自閉癥兒童能按照教師正常的上課模式來學習?結合這一個學生的教學案例,談談我的做法。
一、創(chuàng)設互動的課堂氣氛,增強孩子的參與感
自閉癥兒童有一個很大的特點是社會交往的障礙,其表現在于缺乏與人的交往和交流,幼兒時期會故意回避人的目光,有時也會莫名地哭泣。可能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往往沒有及時得到反饋,就會讓他們得不到安全的感覺。所以,要想讓自閉癥兒童安排在普通學校進行課堂教育,就必須學會跟他們交流和溝通。例如,在小鵬的班上,我會在上課前進行一個點名小游戲,點到名字的同學要站起來對我說:“老師我到了。”然后我會說:“我找到你了,真棒。”以其他同學作為例子,先點一兩個同學后就會點到小鵬,是的,并沒有一絲回應。這時坐在小鵬旁邊并跟我提前溝通好的同學就會鼓勵小鵬站起來回答。這種小游戲是為了小鵬和他人進行一種簡單的交流,包括在授課的過程中也會對小鵬進行提問,盡管他答不上來,但必須讓他知道老師和同學都在意他的存在,以這種簡單的交流來打開孩子的心扉,讓他相信集體,相信老師,更好地融入班集體當中。
二、注重課堂言行,完善教學環(huán)境
據了解,自閉癥兒童在熟悉的家人或環(huán)境中會比在陌生人和其他環(huán)境中顯得主動些,這可以推斷出自閉癥兒童需要安全感,面對的人或環(huán)境越熟悉,安全感越足,有利于他們參與到社會生活中來。例如,在小鵬的家長陳述中,小鵬在家里表現得像正常的孩子一樣。針對自閉癥兒童的這一特點,我們要創(chuàng)造讓小鵬感覺到信任和安全的學習環(huán)境,以提高小鵬在課堂學習的穩(wěn)定性。
比如,在課堂上普通學生會出現干擾課堂紀律的行為,教師實施管理時,自閉癥兒童容易受到影響,所以在班集體管理時控制聲音音量。如出現個別的同學擾亂課堂紀律,就讓個別的同學到教壇處進行教育管理,從而減少小鵬對教學環(huán)境的敏感信息,減少其情緒的負擔而導致的失控行為。
在課堂教學中,更多鼓勵信息傳遞到我們的學生當中,減少否定話語。自閉癥兒童對于批評、否定的話語會產生不良的情緒,從而導致對于課堂教學中情緒的不穩(wěn)定。特別是班集體有自閉癥兒童的情況下,要以正面和鼓勵的話語,使自閉癥兒童在集體中找到舒適、安全的感受。比如讓小鵬上交作業(yè),剛開始是不愿意的,經過一段時間鼓勵和表揚后,他也會主動把作業(yè)遞給我批改。
三、發(fā)揮自閉癥兒童的藝術表現,從刻板性出發(fā)
曾經有人說,天才和自閉癥患者也只是一線之隔。這樣的說法可能是夸大奇談,但可以發(fā)現自閉癥患者在空間、記憶、算術、藝術等領域表現出高于常人的能力。
潛藏的能力可能由于他們刻板性的特點而導致的。在我接觸的自閉癥高齡患兒中,曾經有個只會畫“槍”的孩子,無論在什么課堂中都在繪畫,雖然只是會畫“槍”,但畫得非常好,而且有不同款式的槍。這無疑是自閉癥患兒刻板性特點的體現,也從中看到了刻板性以外的創(chuàng)造性。
首先,將自閉癥兒童的刻板性特點行為發(fā)展成為優(yōu)勢,我對小鵬展開了密切的觀察和鼓勵性訓練。在美術課堂中提高小鵬的繪畫意識,我會帶著小鵬看看其他同學在畫紙上做什么,并會讓其他同學和小鵬分享繪畫過程。這樣能提高自閉癥兒童對于美術課堂的認知,形成習慣,讓他在課堂上跟同學們有更多的交流,建立有效的社會交往能力。
然后,加強小鵬對繪畫的信心。在美術課堂中,鼓勵性原則對于挖掘孩子們的藝術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以普通學生來說,描繪對象的基本形狀是容易掌握和理解的,但經常表現出內容和創(chuàng)意較為缺乏的畫面效果。由于小鵬在行為上的刻板性現象,從不考慮描繪的對象,他只會用“方形”來概括畫面的對象,有方形的花、方形的云、方形的樹等。把小鵬的作業(yè)和其他同學的作業(yè)對比評價,分別鼓勵與肯定,指出需要互相學習的地方,以此來發(fā)揮出自閉癥兒童的刻板性的優(yōu)勢,增強了自閉癥兒童成就感,使其增強自信心。普通的學生也會在想象力方面得到啟發(fā),形成相互依賴的關系。
最后,通過美術繪畫把不良的刻板性活動轉變成好習慣。小鵬完成作業(yè)后會到講臺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其他同學的名字,這樣不僅造成了其他同學的注意力分散,也會讓他刻板性的行為往不良的方向發(fā)展。針對這一情況,先表揚他的記憶力和書寫,但告訴他這里不可以寫名字,只可以繪畫。我在黑板畫出一個框,告訴他在方框里畫自己喜歡的東西,同時要求他畫完后要自己擦干凈。把握每個干預自閉癥兒童的細節(jié),促使其往好的方向發(fā)展,是我們融合教育的重要方法,也是我們持之以恒的關鍵點。
保障學校融合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除了提高教學質量外,還要做好如何正確面對隨班就讀的學生,也要懂得如何與隨班就讀的自閉癥兒童相處,讓自閉癥兒童教育得到滿足是我們融合教育的核心。目前,自閉癥兒童隨班就讀在每個學校中依然有著或多或少的問題,這需要通過我們的教育使得這些孩子有著更好的發(fā)展方向,我們需要為他們提供更加充足的教育資源,公平的教育理念,靜待他們描繪出自己人生美麗的藍圖。
(責任編輯:黃潔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