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裕鋒
常說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民族的未來,他們是否能健康成長,直接關系到祖國未來的發展。特別是小學階段的學生,處在此階段的孩子由于身心尚沒有發育健全,而且此時他們的模仿和可塑性都非常強,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和影響,從而從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他們的心智發育。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往往是在這個階段開始成形的,作為教育者在此時對他們若不加以引導,而任其隨意發展,很可能他們的人格就會慢慢被扭曲,因此,加強思想引領,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青少年,幫助青少年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引導青少年從小學習做人、從小學習立志、從小學習創造,聽黨話跟黨走,做祖國和人民事業發展的接班人,顯得尤為重要。以下觀點是本人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獲得的一點點體會。
一、營造教育氛圍,培養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習近平主席寄語青少年兒童: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我們在抓好常規教育的同時,我們更應該從思想上去對學生進行教育。教育效果如何學生所處的氛圍首當其沖。
作為教師我們首先應該引導學生去熟記中小學生守則、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使他們在日常的言行舉止有章可循,能夠讓他們明白,作為學生應該遵循的責任和義務,這是最為重要的基礎。倡導學生熟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落實到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去。在學習上多鼓勵他們去閱讀一些名人偉人故事,使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慢慢受到一些好的思想影響,潛移默化中就會品格受到陶冶,情操得到提高。在生活中,學生最多的時候是用眼睛去學習,他們所處的環境直接影響他們的思想與行為的發展,因此我們可以很好的把握學生這種心理特征,在教室里張貼革命戰爭年代的英雄人物照片及主要事跡映現在學生眼中,如毛澤東、周恩來、董存瑞、黃繼光、劉胡蘭、雷鋒等,各班級均設立紅色文化版塊,通過耳濡目染讓英雄的精神融入學生的思想和人格中去。在校園干道旁,櫥窗和文化墻上張貼制作“好書推薦卡”;“立字樹人”書法展等。另外為了起到強化教育作用我們還可以舉辦“童心向黨”紅歌比賽、“講紅色故事”比賽等都可以起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作用,自然就會起到促進良好校風、班風、學風形成,也起到真正使之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心中有了信仰,腳下才有力量。
二、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和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6月1日,會見中國少年先鋒隊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指出:要從小學習做人。世界上最難的事情,就是怎樣做人、怎樣做一個好人。
1.學會尊重他人,與同學友好相處,共建和諧家園
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許多孩子由于受到家人的過度溺愛,個人為中心的意識較強,在學習生活中容易與同學產生摩擦。大家生活在一起,難免會有個磕碰,俗話說:“哪有勺子不碰鍋沿的”,舌頭與牙齒還會經常“打架”;每個人的脾氣性格各不相同,出現矛盾怎么辦?作為老師我們平時總會遇到這些“窩火事”,經常聽到學生跑來告狀:“某某同學又打架了!”“某某同學又欺負人!”之類的話。這個時候如果教師沒有查清楚矛盾的原因,把“搗蛋鬼”一把抓過來就是一頓批評甚至動粗,那可就大錯特錯了!教師如果能夠經常引導學生去相互包容、相互尊重、與人為善,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教育他們把同學之間當成是兄弟姐妹,少一些批評多一些鼓勵,那么我們就有理由相信這個班集體就像一個大家庭相處的那么融洽。
2.學會拒絕誘惑,抵制不良行為,共創法治社會
現代社會由于信息科技發達,各種形形色色的不良風氣正在逐漸侵蝕我們校園這片凈土。
3.學會自我學習,提高素質水平,立文明誠信之身
學生的天職就是學習,“業精于勤,荒于嬉”。新的教學觀認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不再唱獨角戲,而是會千方百計調動大家參與的積極性,作為課堂上的“導演”我們有責任去演好教學這部戲,主角是學生,引導他們自我學習,自我增值相當緊要。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教育學生要獨立思考,不恥下問,不盲從別人的觀點也不否認別人的成績。讓他們在學習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見解,在課堂上敢說能說,遇到難題能夠與同學合作解決。學生在學習中善交流、知分享、曉禮讓;在生活中明禮儀、講誠信、曉善惡,使他們體會學習和生活都是一件很容易也很快樂的事。
三、寓教于學,深化責任教育,培養有擔當的接班人
德育教育無非就使學生在生活中遵循規章制度在社會中肩負應盡的責任。學校應多注重培養學生誠信守紀,躬身自省的價值尺度和熱愛集體與人合作的社會公德。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活動開展:①開展“小學生規范”“小學生守則”的宣傳教育活動。要求學生讀懂“規范”和“守則”,并且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學習“規范”的內容并按照規范的內容去做。檢查學生是否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能否按照規范的要求去做。對沒有按照規范的要求去做的學生,學生要對自己的行為過錯負責。②每個月開展“安全法紀于我心”主題會,并以黑板報等形式,向學生宣傳法律知識教育學生遵紀守法,樹立安全意識,培養學生珍愛生命觀念。③另外還可以結合語文課程中的大閱讀課,開展“好書大家看”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讀書,深化責任教育。為了激發學生和教師的讀書興趣,我們可以在教學樓內創設了開放式讀書環境,把學生捐獻和學校購置的圖書放在教學樓走廊內的書架上,學生可以隨意閱讀自己喜歡的書。同時,學校開展“讀好書、學做人”的誠信教育活動,鼓勵學生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自覺愛護書,及時返還書。開放式書架的設置,不僅培養了學生愛讀書的習慣,更是對學生進行了一次誠信考驗。這體現了學生愛校的責任意識,也使學生在活動中受到了為他人服務,對他人負責的教育。? ? ? 總之學校教育少不了德育,若想培養學生將來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但是只要我們教師持之以恒地以德育活動為載體,以養成教育為抓手,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為培養新世紀德才兼備的合格公民而勇往直前,相信“立德樹人”不會只是空話,也相信德育教育下的花朵會越開越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