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濤,徐 鯤,耿靜靜,孫倩倩*
(1.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兒童呼吸科,山東濱州 256603;2.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放射科,山東濱州 256603)
支氣管哮喘與機體氣道的高反應性有較為密切的聯系,一般會出現可逆性氣流受限現象,導致患者出現反復的胸悶氣短、咳嗽、氣喘等癥狀,如果不及時進行介入治療,會導致患者的病情逐漸加重,使患者的肺部功能受到嚴重損害,甚至喪失基本的活動能力,影響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1]。大部分患者可以通過介入治療或自行痊愈的方式緩解,但是如果隨著疾病的進展,患者的氣道會產生不可逆的收縮和重塑[2]。哮喘的發病群體并不固定,且會發生呼吸衰竭、猝死、肺部感染等較為嚴重的并發癥。所以,在臨床治療過程中要加強對哮喘治療的重視。本研究主要是對維生素A、D輔助治療兒童支氣管哮喘的臨床效果進行評價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收治的80例支氣管哮喘患兒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觀察組中男患兒21例,女患兒19例;年齡1~10歲,平均年齡(5.39±0.52)歲。對照組中男患兒16例,女患兒24例;年齡2~12歲,平均年齡(6.75±0.54)歲。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兒法定監護人均對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均符合《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2016版)》[3]中兒童哮喘的診斷標準,對患兒進行全身檢查后,患兒發病時無其他并發癥;②患兒過往病例相關數據齊全,無病歷缺失情況。排除標準:①存在精神異常;②合并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肺發育不良、遺傳代謝性疾病等基礎疾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兒采用常規治療措施。患兒均接受常規治療,主要包括吸氧、臥床休息、抗感染治療等。同時給予患兒硫酸沙丁胺醇[GlaxoSmithKline Australia Pty Ltd,注冊證號H20160660,規格(每支):2.5 mL∶5 mg]與布地奈德[AstraZeneca Pty Ltd,注冊證號H20140475,規格(每支):2 mL∶1 mg]聯合治療,具體操作流程如下:首先進行霧化治療,使用2 mL布地奈德、硫酸沙丁胺醇(1~6歲患兒使用0.5 mg硫酸沙丁胺醇;7~12歲患兒使用1 mg硫酸沙丁胺醇)和2 mL生理鹽水進行混合,霧化吸入,10 min/次,3次/d,患兒臨床治愈出院后繼續霧化吸入藥物鞏固治療6個月,6個月后評價治療效果。觀察組患兒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入維生素A、D進行輔助治療,1歲以上患兒口服維生素A、D[山東達因海洋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2974,規格(每粒):2 000 U∶700 U],1粒/次,2次/d;1歲以下患兒口服維生素A、D[國藥控股星鯊制藥(廈門)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5020244,規 格(每 粒):3 000 U∶300 U],1粒/次,1次/d,不能口服的患兒可將藥物溶于水后服用。治療6個月后評價治療效果。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以兒童哮喘控制水平分級(C-ACT)判定療效,顯效:C-ACT評分≥20分,同時滿足使用短效β2受體阻滯藥次數<2次/周,且在過去1月中無哮喘急性加重發生;有效:上述3項評估內容有且只有任意1項未滿足;無效:上述3項評估內容有任意2項未滿足[3]。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比較兩組患兒6個月內使用短效β2受體阻滯藥的次數。③比較兩組患兒在出院后6個月內的急診次數、哮喘急性發病次數和再住院次數。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治療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患兒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有效率比較[例(%)]
2.2 兩組患兒在接受治療的6個月中使用短效β2受體阻滯藥次數比較 在兩組患兒治療6個月的過程中,觀察組患兒使用短效β2受體阻滯藥次數為(19.0±13.0)次,低于對照組的(41.0±26.0)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7.862,P<0.05)。
2.3 兩組患兒出院后6個月內的急診次數、哮喘急性發病次數和住院次數比較 觀察組患兒在出院后6個月后急診次數、哮喘急性發病次數和住院次數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出院后6個月內的急診次數、哮喘急性發病次數和再住院次數比較(次,x)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于健康預防的思想觀念有很大改變,健康觀念逐漸增強。隨著我國工業領域的不斷發展,空氣污染逐漸加劇,兒童受到過敏原傷害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4]。哮喘屬于過敏性疾病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屬于慢性疾病,會對患兒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脅。當前,哮喘發病的機制尚不明確,但是主要因免疫失衡所致[5]。哮喘主要的發病原因有兩個方面的因素,分別是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臨床研究數據顯示,哮喘患者中大部分的親屬在近三代中都存在過敏性疾病史,且這些近親屬對環境中的過敏原也非常敏感,屬于過敏性體質[6]。在這種情況下,這些過敏患者一般本身會患有過敏性鼻炎或者特應性皮炎,會對很多變應原產生過敏反應,比如空氣中的花粉、藥物、食物、霉菌等,上述過敏原是導致哮喘患者發病的主要原因,導致哮喘患者發病的機制包括但不限于呼吸道病毒感染、氣道高反應性、遺傳機制、氣道神經調節失常、氣道慢性炎癥等[7]。
當前,臨床尚無根治哮喘的方法,只能使用相關治療手段進行緩解和控制。炎癥反應會使患者的呼吸道出現狹窄、高反應性、阻塞等現象,使患者的肺部出現一定的損傷。隨著環境問題和空氣污染問題的加重,小兒哮喘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對患兒及其家屬日常生活和經濟方面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8]。臨床上治療支氣管哮喘的主要藥物為糖皮質激素,這類藥物對兒童支氣管哮喘的控制效果較好,可以有效地促進患兒病情的緩解和恢復[9]。但是,糖皮質激素在使用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能會導致患兒在長期使用過程中產生激素依賴,影響患兒的成長發育。
維生素A、D對患兒的成長發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胎兒的視力、上皮組織、生殖器官發育的完整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10]。維生素A、D在兒童支氣管哮喘的臨床治療過程中有較為顯著的效果,可以顯著降低兒童哮喘的復發率,其主要的抑制機制可能是維生素A、D能夠對兒童氣道上皮細胞的功能和整體結構進行較為穩定的維持,與兒童哮喘受到病毒感染的病因是相互印證的。除此之外,臨床研究數據較為清晰地表明哮喘患兒的血清維生素A水平比正常兒童低,這也為維生素A、D在嬰幼兒支氣管哮喘治療中的應用提供了測定的理論依據[11-12]。當人體中缺乏足夠的維生素A時,人體氣道組織的健康性就難以保證,氣道平滑肌無法正常發育,這是患兒出現支氣管哮喘癥狀的主要原因。如果不及時對患兒進行治療,會導致患兒的病情進一步加重,影響患兒的正常發育和健康成長。臨床相關研究表明,當兒童身體中維生素A水平超出正常范圍時,兒童的免疫系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問題,抗感染能力會明顯降低,會導致產生一系列不良反應[13-14]。支氣管哮喘患兒體內的維生素A水平低于正常兒童,認為維生素A與支氣管哮喘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維生素A在支氣管哮喘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關研究發現,在支氣管哮喘患兒的身體檢測中,絕大部分患兒都存在維生素D不足的現象,低維生素D水平與變態反應和支氣管哮喘嚴重性指標增高存在相關性[15]。維生素D水平越低的患者發生支氣管哮喘的幾率越高,這表明維生素D水平低與支氣管哮喘的發病率之間存在固有的聯系。維生素D缺乏的比例超過90%后,需根據患兒的實際病情和身體耐受情況對其進行補充維生素D治療,可以有效地緩解支氣管哮喘患兒的病情、減少住院和發病次數。在吸入糖皮質激素的基礎上補充維生素D可減少患兒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的幾率[16]。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肺部功能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使用短效β2受體阻滯藥次數少于對照組,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兒的急診次數、哮喘急性發病次數、住院次數均少于對照組。提示維生素A、D輔助治療對支氣管哮喘患兒的治療效果顯著。除此之外,在對患兒使用維生素A、D輔助治療的過程中所使用的藥物劑量均為生理劑量,均根據患兒的基本情況來確定藥物劑量,患兒未產生不良反應,治療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維生素A、D輔助治療兒童支氣管哮喘能有效改善患兒肺部功能,減少哮喘急性發病次數,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