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窮,徐可為
(1.四川省屏山縣中醫醫院檢驗科,四川宜賓 645350;2.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核醫學科,重慶 404000)
結直腸癌是臨床高發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以乙狀結腸與直腸交界處的發生風險最高。本病早期癥狀不明顯,易被忽視,待出現明顯癥狀時,病情往往已發展至中晚期,已錯過最佳手術時機,治療難度大,預后較差[1]。因此,提高臨床早期診斷率對改善患者預后至關重要。目前,血清腫瘤標記物在各類惡性腫瘤診斷中的應用廣泛,具有操作簡便、結果迅速、安全性高、成本低廉等優點,但臨床可供選擇的血清腫瘤標記物較多,各個標記物對惡性腫瘤診斷的敏感度、特異度等存在一定差異[2-3]。癌胚抗原(CEA)、糖類抗原(CA)19-9、CA125、CA50、CA125等均對結直腸癌有明確的診斷意義,但單一指標診斷效能不足,臨床應用受到一定限制,而聯合檢測有助于提高診斷效果[4-5]。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月至12月四川省屏山縣中醫醫院收治的72例結直腸癌患者作為觀察組(結腸癌39例,直腸癌33例),另選取同期院內72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進行回顧性分析。觀察組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34例;年齡37~78歲,平均年齡(56.21±10.24)歲;癌癥分期:T1-2期27例,T3期21例,T4期24例。對照組研究對象中男性37例,女性35例;年齡35~79歲,平均年齡(56.34±10.72)歲。兩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觀察組患者均符合《中國結直腸癌診療規范(2017年版)》[6]中結直腸癌的診斷標準;②經腸鏡活檢或手術病理檢查確診;③治療依從性好;④近期無抗腫瘤藥物使用史。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心、肝、腎等臟器器質性疾??;②合并血液疾病、凝血功能障礙等。
1.2 檢測方法 采集研究對象空腹外周靜脈血3.5 mL作為檢測樣本,置入帶有分離膠的真空采血管中,以3 500 r/min低溫離心10 min,取上清液,冷凍備用。采用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邁瑞,型號:CL-2000i)檢測各血清腫瘤標記物,包 括CEA、CA19-9、CA50、CA125、CA72-4。所有檢驗操作均由檢驗科資深工作人員完成。各項腫瘤標記物正常值參考范圍:CEA≤ 5 ng/mL,CA19-9<35 U/mL,CA50<25 U/mL,CA125<35 U/mL,CA72-4<5 U/mL[7]。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研究對象的CEA、CA19-9、CA50、CA125、CA72-4水平。②比較觀察組不同臨床分期患者的CEA、CA19-9、CA50、CA125、CA72-4水平。③計算觀察組患者CEA、CA19-9、CA50、CA125、CA72-4單 獨 及 聯 合檢測的陽性率。④比較CEA、CA19-9、CA50、CA125、CA72-4單獨及聯合檢測與病理結果之間的陽性、陰性病例數差異。⑤分析CEA、CA19-9、CA50、CA125、CA72-4單獨及聯合檢測對結直腸癌的診斷效能。敏感度=真陽性例數/(真陽性例數+假陰性例數)×100%;特異度=真陰性例數/(真陰性例數+假陽性例數)×100%;準確性=(真陽性例數+真陰性例數)/(真陽性例數+假陰性例數+假陽性例數+真陰性例數);陽性預測值=真陽性例數/(真陽性例數+假陽性例數)×100%;陰性預測值=真陰性例數/(真陰性例數+假陰性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研究對象血清腫瘤標記物水平比較 觀察組患者CEA、CA19-9、CA50、CA125、CA72-4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研究對象血清腫瘤標記物水平比較(x)
2.2 觀察組患者不同分期患者血清腫瘤標記物水平比較 T4期患者CEA、CA19-9、CA50、CA125、CA72-4水平高于T3期、T1-2期,T3期高于T1-2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觀察組患者血清腫瘤標記物單獨及聯合檢測陽性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CEA、CA19-9、CA50、CA125、CA72-4單項檢測陽性率明顯低于聯合檢測陽性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觀察組患者血清腫瘤標記物單獨及聯合檢測陽性率比較
2.4 血清腫瘤標記物檢測結果與病理結果比較 CEA、CA19-9、CA50、CA125、CA72-4及聯合檢測診斷結直腸癌與病理結果符合率比較,見表4。

表4 血清腫瘤標記物單項及聯合檢測結果與病理結果比較
2.5 血清腫瘤標記物單項及聯合檢測的診斷效能 聯合檢測的診斷敏感度、特異度、準確性、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均高于單項檢測指標(P<0.05),見表5。

表5 血清腫瘤標記物單獨及聯合檢測的診斷效能(%)
近年來,結直腸癌在臨床的發病率逐年升高,早期診斷并手術根治是臨床治療的最佳方法。但本病早期癥狀不明顯,此時腫瘤較小,依靠CT、電子腸鏡等檢查手段也存在漏診率,而病理活檢取材受限,導致臨床早期診斷率較低,容易錯過最佳手術時機。
目前,血清腫瘤標記物具有無創、高效、快捷等優點,在結直腸癌診斷中的作用逐步得到體現,各項血清腫瘤標記物雖能提供一定診斷作用,但臨床缺乏高特異度和高敏感度的腫瘤標記物,各個腫瘤標記物的診斷敏感度、特異度存在較大差異[8]。CEA屬于人類胚胎抗原特性酸性糖蛋白,在消化系統惡性腫瘤中廣泛存在,在結直腸癌患者中明顯升高,但特異度一般[9]。CA19-9屬于黏蛋白型糖類蛋白,為腺癌特異腫瘤標記物,能輔助診斷結直腸癌[10]。CA50為唾液酸酯和唾液酸糖蛋白,當細胞發生惡性增殖、激活糖基化酶時,血清濃度升高,但CA50與CA19-9存在交叉抗原,導致診斷的敏感度、特異度一般[11]。CA125是上皮性卵巢腫瘤的敏感標記物,CA72-4是高分子量類黏蛋白分子,均在結直腸癌中較常見,隨病情進展而升高,但特異度一般[12]。各腫瘤標記物各具優缺點,單獨檢測對于結直腸癌的診斷準確性一般,無法提供足夠診斷依據,導致單一指標的診斷價值不大,聯合檢測能彌補各單一指標的缺點,提高診斷效能[13]。
本研究結果顯示,結直腸癌患者腫瘤標記物水平均明顯升高,且隨臨床分期的增加而升高,而聯合檢測的診斷效能更高。這提示血清CEA、CA19-9、CA50、CA125、CA72-4等腫瘤標記物均對結直腸癌病情有一定診斷價值,均可從不同角度反映病情。但單一指標的局限性也較為明顯,而聯合檢測血清腫瘤標記物,能協同發揮各指標優勢,綜合反映病情,提高診斷結直腸癌的效果。
綜上所述,結直腸癌中血清腫瘤標記物均不同程度升高,聯合檢驗的診斷價值更高,值得臨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