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徐祥臨
中央黨校經濟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農民合作社等。
合作社是廣大農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按自愿、平等、互利原則創辦的一種合作經濟組織,按一人一票制來行使選舉權。但實際上,當前的合作社多是“能人”領辦,雖然社員不少,但卻沒有充分發揮合作制的優勢,多數是以個人能力去帶領農戶闖市場。這種形式更偏向于中小型私營企業,而中小企業“貸款難”是多年來一直存在的問題,因為商業銀行更愿意把錢貸給較大的企業,所以“貸款難”是全國范圍內中小企業面臨的共性問題。
之所以很多合作社更偏向于私人企業,事實上是由于專業合作社這種模式的設計本身出現了根本性缺陷,專業合作社不是不可以搞,但是在以小農戶為經營主體的國家,應該以綜合性合作社為主,發展“三位一體”綜合合作,以這種綜合性合作社體系為支撐發展合作社。
構建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的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體系,是習近平總書記2006年在浙江工作期間親自部署和推動的重大改革舉措。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明確提出加強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積極發展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將開展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作為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重要舉措。
“三位一體”綜合性合作社具有信用功能。若某個項目有市場前景,也得到了內部社員們的一致認可,那么就可以組織一部分社員共同投資,如果投資資金不足的話,合作社就可以發揮信用功能的作用,為投資者貸款。此外,合作社還有生產、銷售等服務,通過這些服務,可以把一個項目從資金,到技術,再到銷售全流程完整的做起來。因此,“三位一體”綜合合作是最能解決農民包括中小企業涉農項目“貸款難”問題的制度安排。
如何發展“三位一體”綜合性合作社?供銷合作社作為黨和政府密切聯系農民群眾的橋梁紐帶、農民生產生活的綜合服務平臺,有責任、有義務擔起這項工作,嚴格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供銷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構建“三位一體”綜合合作體系。當然在這個問題上,單純靠供銷合作社是不行的,供銷合作社一定要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推進改革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