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婷
眾所周知,學生的思想品德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指引、導向和促進的作用,小學階段正是學生人生的起步階段,對學生思想品德形成具有關鍵的影響,而學校教育在學生思想品德培養和形成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學校要善于抓住小學生的敏感時機,給予學生正面的引導,給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培養學生成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四有新人。下面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以及小學階段學生實際特點,為小學階段如何做好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提供一些有效的途徑。
一、學校要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氛圍
學校的良好氛圍對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無形的促進作用,所以學校要致力于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思想品德氛圍。學校要充分認識到這些無形文化的作用,優秀的健康的文化往往帶來無窮的正面效應。學生要充分利用宣傳欄、文化墻、電子滾動屏等多種途徑形成濃厚的思想品德氛圍,讓學生們感受其中的魅力,潛移默化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二、學校要堅持示范性教育
常言道“言傳不如身教”。首先作為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過程中,自己的言行舉止要適宜,自己的言行要能夠成為學生們的表率和模范。我們要堅定榜樣的力量,用自己美好的品德和言行來影響學生們的身心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每一次對學生的溫柔呵護,每一次為學生整理好紅領巾,幫學生系好的每一次鞋帶,撿起教室外面的一點廢紙屑……我們的一言一行,點點滴滴,讓學生從我們身上感受到良好思想品德帶來的美好,從而對他們的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其次是學生當中尋找典型,善于發現能夠起到示范作用的學生以及學生行為。小學生最是善于模仿的,教師要善于挖掘典型,加大表揚力度,號召大家向他學習。比如在課堂上教師要有善于發現的眼睛,發現課堂上遵守紀律積極學習的同學要及時表揚,號召同學們都向他學習,小學生的天性都是善于學習的并且喜歡受到表揚,經過一番表揚大家都能爭做遵守紀律的好學生。
三、學校要始終如一地堅持愛的力量
學校是一個充滿愛的地方,學校是感受愛的地方,而良好的思想品德重要的就是教育學生學會愛,引導學生感受愛,懂得愛。目前積極倡導學校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新型師生關系就要求教師對學生無微不至的愛。在實際中教師對學生要多一點寬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愛。教師要真正地尊重學生,真正地愛所有的學生,不管學生的家境如何,不管學生的學生如何,用愛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用愛讓學生感受到良好思想品德的魅力。反過來有了愛的滋養,學生能夠感恩于他們的家長、老師、班集體,有助于學生形成全面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增強自己的責任感。
四、學校要堅持發揮課堂主陣地的作用
學校生活中最重要的還是課堂學,除了充分利用思政課的同時,我們還要充分利用每一門課程的思想品德因素。在課堂教育學中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達到知行合一的教育目的。
首先學校要引導教師上好思政課,秉承著“少灌輸,多體驗,少說教,多內省”的原則,讓學生在課堂生活中增加體驗,獲得真情實感,從而良好思想品德的種子在學生們心中不斷滋養。通過思政課的學習,學生們能夠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通過情景式的學習,學生們可以增加生活體驗,從而為形成正確的思想品德打下夯實的基礎。
其次教師要充分發掘和利用其他學科的滲透作用,就目前的課程設置而言,比如語文課堂,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就是語文與思想品德的有機融合,這就要求我們在語文教學時注意與思想品德教育融為一體,學生在學習語文課文的過程中受到感染,并且能夠使學生充分地參與有關思想品質、行為習慣的研究,提高認識。數學課堂中計算練習可以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同時,能夠培養學生一絲不茍的優秀習慣和研究態度。體育教育在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可以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毅力,能夠增強學生面對困難時的勇氣和信心。這就要求各科老師們能夠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課程特點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滲透。從而達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五、學校咱要發揮少先隊工作優勢
少先隊工作面向學生全體,人人可為,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學校的少先隊工作又是學校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強調學生的實踐生活,二者有機融合。少先隊活動往往設定一定的道德情景,提供一些具體的范例,有助于幫助學生理解思想品德的要求。在每次的少先隊活動中學生既是活動的參與者,也是受教育者,發揮學生的主觀性、自主性,在活動中不斷感悟,不斷提高,不斷積累,從而逐漸把思想品德的要求內化為自身的品質。通過鼓勵學生參與家庭勞動,體會父母的辛勞,培養學生們孝敬父母,熱愛勞動的品質。通過參加學校集體活動,培養學生們熱愛集體,勤奮好學的品質。通過一次次少先隊活動的鍛煉,不斷將理想信念、道德修養等優秀思想品德的要求具體化為自己的行動,同時一次次的少先隊活動也為學生提供了思想品德實踐的機會。學生通過一次次的鍛煉不斷將思想品德的要求轉化為學生內部的動力,使之不斷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