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梅
據教育部頒布的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逐步拓展文化知識的內容和范圍。”同時新課標也指出,要使學生提高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為發展他們的多文化交流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然而,目前大多教師在初中英語教學中不太重視與語言密切相關的文化知識的教育。語言和文化聯系密切,語言是載體,文化是內涵。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與文化知識教育緊密結合,加強對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的滲透。筆者通過分析文化的內涵以及語言與文化的關系,指出了初中英語教學中文化知識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自己在英語教學中如何加強文化教育的幾點看法。
一、文化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一種文化是具有鮮明的民族性、獨特性的,是民族差異的標志。各個國家和地區由于地域、自然環境、社會經濟制度、歷史背景、風俗習慣、價值觀念、行為方式等的不同,其文化也具有各自的特點,這里就會遇到交流方面的跨文化問題。文化教育應滲透在英語教學中進行,保證英語教學的同時能夠讓文化因素滲透到學生的語言能力中去。語言和文化聯系密切,語言是載體,文化是內涵。英語教學不能單純只是單詞,語法知識的傳授,而是要與英語系國家地區的文化知識、社會背景等知識的講解緊密結合。在英語教學中要注意語言和文化的關系,提高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適應性,樹立文化意識,注重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育。
首先,文化教育有助于消除因文化差異而引起的跨文化交流障礙。在現代化的進程中,各個國家地區人員的相互流動和交流十分頻繁,全球經濟的到來也意味著全球文化碰撞和相互吸引。我們國家也加快改革開放,對外交流更加活躍,不同文化元素深入到人們工作和生活的各個方面。跨文化交際成為每個國家地區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文化差異卻成了跨文化交際的最大障礙。其次,英語文化教育有助于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是發展學生的交際能力。語言能力是交際能力的基礎,然而具備了語言能力并不意味著具備了交際能力。有些在我們聽起來很自然的話語,在英美人聽起來就覺得奇怪,例如當別人向你表達感謝時,我們會客氣地說"這是我應該做的",直譯成英語就是"Itismyduty.Ioughttodothat.",英美人聽后的感覺就是你的幫助不是出于本意,只是你的職責所在或不得已而為之。應該說"Youarewelcome.Itismypleasure.Notatall.",這樣就表達了你是樂意幫助他。
二、初中英語教學中加強文化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應該采用靈活多的方法提高學生對文化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使他們主動地、自覺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環境中。
1、在初中英語教學上,教師應充當文化使者
英語是即是語言學科也是人文學科,在本質上仍然是以人文為中心的。學生人文素養的高低往往取決于教師自身人文素養的高低。許多中學老師認識到了目前初中生的人文素養和人文精神亟待提高,但是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之下忽視了教師自身人文素養的提高。據相關學者調查,許多中學老師在教師崗位上呆了多年之后,忽視人文知識的學習,不關注時事,忽略學科前沿知識的學習,自身的人文素養亦是亟待提高。英語的教學不單單是語音、詞匯和語法知識的傳授,教師本人亦需要有思想、有靈魂和深入的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把握,需要有廣播的知識面。“思想既可以武裝教育者的行為,又可以陶冶學子的心靈”。只有思想才能滋養豐富的心靈和厚重的人格。”對于英語老師來言,僅僅把握好課本知識是不充分的。一位優秀的英語教師如果想要充分地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和人文精神就要樹立起終身學習的信念,在業余時間里去學習西方的哲學、歷史和藝術。只有深入理解了西方的文化、對西方文化精神有充分的領悟才可能將自己的人文素養和人文精神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就要考慮到對英語教材中的文化背景進行講解,指明其文化意義或使用中的文化規約。在組織課堂活動時,可設置一些特定的社會文化氛圍,讓學生在這種背景下來進行"角色扮演"活動,并要求他們盡量按其扮演的角色身份,根據英語交際的環境來正確地使用語言。通過這樣的課堂活動,學生可以逐步提高結合社會文化背景來恰當地使用語言的意識。
2、培養學生的閱讀和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
初中英語新課改所使用的教材有許多文章都是情文并茂的,采用了時下最新的材料,以充分激發學生們的興趣。學生們對英語作品的閱讀理解能力和鑒賞能力是個人文化素養的一個方面。沒有對文學作品強烈的興趣,個人的語言綜合能力和文化素養的提高便是無本之木。這就要求教師要大量篩選優秀的文化作品,要掌握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針對性的推薦引導學生去選擇適合自己的文學作品。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我緊緊圍繞作品中的精彩點和閃光點,有意識地采用啟發式教學法,采用比較的方法去調動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們的文化素養。
3、積極引導組織文化課外活動
要想培養學生的文化適應性,僅僅靠課堂教學是不夠的。學生有必要利用課外時間來擴大自己的英語文化知識。教師在引導學生課外去閱讀一些英美文學作品和英語報紙雜志的同時,要促使他們在閱讀時留心積累有關文化背景、社會習俗、社會關系等方面的知識這將十分有利于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還可以引導學生在日常多看一些原版電影。此外,現在的初中生興趣廣泛,充滿朝氣,多才多藝,喜歡在群體中展現自己的才藝。要充分抓住學生的這個特點,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英語活動。這些英語活動包括英語競賽、英語演講、外國電影欣賞和文化背景討論等。通過介紹、討論、對比、分析等有意識的活動來培養學生對垮文化的敏感性。
三、總結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入文化背景知識、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培養學生文化意識、增強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和鑒賞能力,已成為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身為一名英語教師,首先要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英語教學水平和文化素養,只有自身的文化素養提高了才能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深入挖掘跨文化點,游刃有余的開展文化教學,從而讓學生更深切地感受中西方文化的異同,增強學生的文化意識,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