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圣
摘要:教師要善于使用數學教學過程中的評價策略,需要因勢利導進行評價,充分利用教師的神態和語言給予學生鼓勵和關注;鼓勵學生開展自主評價和相互評價,讓學生能夠認清自己在數學學習中的優勢與不足;發展性評價和終極性評價相結合,動態評價和靜態評價相結合。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思考
小學數學課堂評價能夠讓學生正視自己,充分了解到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教師要通過激勵性的課堂評價,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和賞識,能夠在正能量的評價中不斷迸發創造性的思維火花。教師的教學評價要真正能夠觸及學生的靈魂,為構建平等和諧的數學課堂氣氛保駕護航。
一、因勢利導進行評價,充分利用教師的神態和語言給予學生鼓勵和關注。
小學數學課堂是一個動態生成的課堂,教師的有效評價能夠激發學生的思考潛能,讓學生可以正確看待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數學教師在課堂上針對學生的評價要因勢利導,結合學生在課堂上的生成,實時與學生進行評價互動。教師既要重視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發展性評價,也要關注學生課堂上所展示出來的綜合素質的評價,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對自己能力成長的認可。教師的評價既可以是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也可以是一句溫暖的話語。在不同的課堂生成中教師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評價策略,讓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產生強烈的信心。如在“7的乘法口訣”教學過程中,一教師引導學生能夠理解其他乘法口訣的意義,讓學生經歷編寫乘法口訣的過程。針對學生參與7的乘法口訣編寫的過程中所展示出來的個體化思考,教師可以采用激勵性的神態和語言來對學生進行正能量的評價。在學生思考2×7得多少存在困難的時候,教師用鼓勵的眼神望著學生,或者對學生說“老師相信你能行的,再想一想”……當同學們能用乘法口訣進行簡單的計算的時候,老師可以鼓勵同學們“老師為你們感到驕傲,你真棒!”恰當的神態和語言的評價,讓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充滿了希望,也對自己能夠克服一個個數學難關充滿信心。積極的評價,能夠讓學生更容易保持嚴謹的學習態度,養成優秀的學習習慣。
二、鼓勵學生開展自主評價和相互評價,讓學生能夠認清自己在數學學習中的優勢與不足。
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評價不能僅僅來源于教師,更重要的是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學生只有對自己的數學學習能力有一個清醒的認知,才能在下一步的數學學習中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才能真正感知到自己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進步。學生的自評和互評要建立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基礎之上,不能采用同樣的評價標準去評價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否則勢必會導致能力較差的學生看不到努力的希望,也會讓能力較強的學生慵懶懈怠,缺乏奮斗的目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提出不同的評價方案,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評價目標。如在“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并能根據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法則去解決在實際生活中存在的相關數學問題。在學生經歷動手操作去歸納分數加減法法則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首先進行自主評價,然后還可以讓同學們相互交流,互相評價,學生在歸納過程之中的表現。這種評價要隨著動態生成不斷的進行,在必要的時候,教師要進行評價的總結。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的時候,教師要讓同學們按照不同的評價標準進行評價,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愉悅的體驗,能夠激發起學生對更有難度的數學問題的挑戰的信心。
在學生自評和互評的過程中,教師要堅持學生主體的原則,引領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中實施動態評價。每個合作小組教師要考慮到同組異質的原則,堅持每個合作小組都要包含不同層次的學生。只有這樣的學生互動評價可以讓學生更加清醒的認知自己與其他同學之間的差距,對提升學生的學習力和自信心是非常有幫助的。
三、發展性評價和終極性評價相結合,動態評價和靜態評價相結合。
學生的數學學習力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要能夠在發展中看待學生的學習情況。不管是教師評價還是學生自評互評,都可以采用發展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模式,讓學生在動態評價和靜態評價中完成客觀性的評價。教師要構建開放性的評價網絡,在教學進行到一個階段的時候進行階段測評和靜態評價,在每一個實時授課的過程中開展動態評價和發展性評價。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過程的動態化,讓小學數學學習評價變得更為貼近學生的實際,也能夠讓數學評價更好的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服務。學生的每一次點滴進步,都會獲得相應的鼓勵。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也會得到及時的制止和矯正。學生通過評價進行自我檢查,對反饋的個人數學學習情況結合自身的實際及時進行調整。如在“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單元學習之后,可以開展階段性的單元評價。在學習過程中可以采用發展性評價和動態評價的方式,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而在本冊書寫完之后就可以開展終結性評價,讓學生對自己的本冊數學學習情況有個客觀而清醒的認知。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評價是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服務的。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時動態生成選擇鼓勵性的積極評價,還要針對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實際問題進行客觀評析,讓學生對自己的數學學習中的優勢和不足有正確的認識,并能根據自評互評教師評價找到下一階段數學學習努力的方向。小學數學教師在評價過程中既要關注班級的整體性評價,也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動態生成評價,讓班級的整體數學學習力都能獲得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榮鴻利.論小學數學課堂評價策略[J].新課程學習,2021(9)
?[2]李詩.淺析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評價體系的構建[J].教學與管理,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