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致華
摘要:新一輪新課改后,課堂教學逐漸從“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逐漸豐富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內容和方法,提高了教學質量。在教學中,要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不斷增強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實現教學目標。為此,數學教學應從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方法
前言:
初中數學教師在以往的教學中多采用“灌輸”和“填鴨式”的方法。上課的時候,只是講一些基本的數學知識,而同學們都是在被動的學習。因為每個人的個性都不一樣,教師采取“一視同仁”的教學方式,必然會導致一些學生的學習表現較差。新課改要求全體學生都能從教學中獲益,并能夠充分利用自身的潛力。
一、初中數學的教學現狀
1.教育手段落后
當前,雖然人們越來越注重學生的思維能力,但在實際應用中,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還存在很多問題。由于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很多初中數學教師采取了“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這是一種過時的教學方法,它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對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是不利的。
2.單一教學方式
很多初中數學教師都采用了單一的教學方式,制約了學生的思維發展。有的教師在課上講授知識,課后習題結合,學生們只知道機械地學習,不了解數學知識,不懂得如何提高自己的數學應用能力。
3.不完善的教育評價制度
評價在數學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合理的評價體系不僅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和諧,而且可以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的發展。現行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評價制度多以學生的學習成績為衡量標準,這樣做很容易導致“重分而輕能力”,讓學生思維受到分數的約束,不能自由發揮。
二、教學方法
1.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特別關注學生的情緒,這是由于初中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會受自己的發展所左右,他們的思維方式、情緒狀態等都會對他們的學習狀態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心理輔導,為他們解決學習、生活中的難題,逐步拉近與他們的關系,使他們對老師有信心。其次,教師要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注重師生之間的交往,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在課堂里,老師不應該把自己當作一個高高在上的領袖,而應該成為一個好朋友,給予他們幫助和引導。只有與同學們平等友好地溝通,學生們才能在課堂上大膽地發表意見、提出問題,從而使課堂更有效率、更有質量。
同時,要主動地對學生的心理進行調查、分析,與學生進行對話,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個性化的教學計劃,尊重學生的創造性思想,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在此過程中,老師與學生一起成長,彼此溝通,才能達到最大的效果。另外,老師也要讓學生們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與學生交流時,老師要做到親切、得體、落落大方。
2.學習目標分層
在學生分層的基礎上,教師要為不同水平的學生制訂相應的教學目標,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差生的學習中,這個目標層次特別重要。他們的數學基礎一般都很差,特別是那些針對成績優異的學生的目標,更是會讓他們產生一種退縮的心理。對優秀的同學,可以在夸獎中指出他們的缺點,避免他們驕傲自滿;而對另外處于中等水平的同學,則要鼓勵表揚,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議,如果有進步,就要及時表揚,讓他們在數學學習上更加有信心。特別是對于成績不佳的學生,他們常常抱著放棄的態度,老師也常常聽之任之,所以老師要給予他們的表揚和鼓勵。當學生達到了自己的目標后,適時地給他們一些鼓勵,可以提高他們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數學能力。同時,教師在制定學生的學習目標時,也要盡可能地做到精益求精,既要考慮到個人的需求,又要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用心良苦,以增進師生的感情。
3.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數學不僅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而且數學思維的培養也是一種可以讓人終生受益的技能。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既要重視教學中的數學知識,又要注意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數學思維。如何用通俗易懂的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就是要把那些晦澀難懂的數學知識,用生動的語言表達出來,讓他們更容易地了解。同時,學生在學習數學時,也能使枯燥、抽象的數學邏輯性知識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一方面,初中教師要打破常規,轉變傳統的講授方式,要正確理解,不能僅僅讓學生去記憶理論知識,更要讓學生學會用自己的頭腦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能力,開展趣味教學,培養學生的興趣。因此,在備課時,要把教材吃透、研究透、立足實際,做到可以在教學中靈活運用教學方法,轉變教學模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吸收數學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使他們積極地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關系,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他們敢于質疑和創新的精神,從而造就新世紀的數學人才。
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改善學生對數學的固有觀念。同時,它還可以促進初中數學教學的發展。
總結:
總之,我國初中數學教育面臨著許多問題,包括教育觀念不夠更新、教學手段不夠豐富、學生難以集中精神、提高學習積極性等。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使其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并能以數學的思維來思考和解決問題;因此,教師、學校、教育部門應積極探索,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相應的教學對策,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汪叢中.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20):82.
[2]厲建航,韓明俊.淺談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考試周刊,2021(11):97-98.
[3]潘建琴.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效性:以實效性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2):37.
[4]潘慶偉.關于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