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


一、教學內容
統編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教材圍繞“成長中的我” 的主題展開,本框就是“成長中的我”的相關部分,本框題包括“接納與欣賞自己”和“我要飛的更高”兩目。具體對應的內容標準是:“了解自我評價的重要性,能夠客觀地認識自我,積極接納自我,形成客觀、完整的自我概念”“主動鍛煉個性心理品質”“形成良好的學習、勞動習慣和生活態度”。
本框所依據的課程標準的相應部分還有“我與他人與集體”中的“交往與溝通”。具體對應的內容標準是:“積極與同學、朋友和成人交往”。
本課側重于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在學生已掌握正確認識自我方法的教學基礎上,本課的教學重點在于引導學生接納和欣賞自我,意識到人的不完美,幫助學生更客觀、理性地看待自我,最終突破自己,勇于做更好的自己、樂于做更好的自己。
二、教學內容的育人價值定位
《做更好的自己》是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三課《發現自己》的落腳點。《做更好的自己》這部分內容的育人價值定位由三個部分的構成:
第一部分:內容的育人價值。明確一個人要接納、欣賞自己的具體要求,能夠客觀地認識自我,積極接納自我,形成客觀、完整的自我概念,明確做更好的自己可以落實行動。
第二部分:學習的育人價值。即主動鍛煉個性心理品質,能夠積極接納自己,主動改正缺點、激發潛能的方法。
第三部分:社會的育人價值。懂得探索自己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讓學生認識到獨特的自己,學會接納與欣賞自己,從而努力去做更好的自己。使學生懂得要在提升自己,實現自己的價值中去為他人、社會作出貢獻,厚植家國情懷。
三、基于價值定位的教學結構定軌
結合本節內容的特點,按照“情境體驗—活動探究—歸納知識”的思路,第二課時的總體教學軌跡為:
四、基于基本教學結構的定標
(一)接納自己、欣賞自己的具體要求、做更好的自己可以落實的行動。
通過“天黑請閉眼”游戲體驗知道積極接納自我是理性和智慧的選擇;觀看視頻《接納自己》,教師啟發,學生歸納出接納自己的方法。創設“夸夸我”活動,學生在活動中認識到欣賞自己的要求。
(二)培養學生能夠積極接納自己欣賞自己,形成客觀、完整的自我概念的能力。
通過觀看視頻,讓學生談感悟,培養學生學會從材料中搜集、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夸夸我、夸夸他活動,鍛煉學生的表達和歸納總結能力,不斷提升學生的材料分析能力,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
(三)引導學生要以積極的態度接納自己、欣賞自己,培養學生做更好的自己的主動意識。
通過猜猜我、夸夸我活動,積極接納自我,并學會欣賞自己,展示風采,培養了積極的態度;通過夸夸他活動,認識到每個人之間潛能的異同,了解發掘自身潛能的方法,做更好的自己培養學生做更好的自己的主動意識;通過過師生互動選偶像,從自己、同學、老師到抗疫英雄,教師在情感上的引導,滲入家國情懷,培養學生良好的品格,發現自我、完善自我,確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五、基于教學定標的定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