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美芹
摘 要:早期閱讀的目的之一是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躇而就,需要像涓涓溪流一樣,細水長流,在點點滴滴地積累中逐步養成的。幼兒在園的大部分時間是和同伴在一起,而同伴間的相互作用是幼兒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同伴之間的相互交流、學習可以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幼兒在交往中會調動已有經驗,運用語言技巧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幼兒會說。因此在正式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會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經常進行一些合作性的活動,這些活動需要幼兒與同伴進行討論、協商,需要幼兒在交往過程中根據同伴的態度和行為,調整自己的語言,使幼兒在交往中感受語言交流帶來的樂趣,逐步養成說的習慣,切實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關鍵詞:幼兒時期 早起閱讀 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園正式教學活動 幼兒園日常活動
我們都知道,早期閱讀的重要性,那么早期閱讀主要體現在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怎樣才能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呢?首先是環境,要給幼兒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必須豐富幼兒的生活。因為生活是語言的源泉,只有豐富的生活,才能為豐富的語言提供良好的環境。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這句話被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熟悉。在兒童心理的研究成果和長期的教育實踐已經證明,幼兒期是人一生中掌握語言最迅速的時期,也是最關鍵的時期,幼兒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語言素質,能夠正確運用語言,才談得上今后的全面發展。正如著名教育家吳申斯基所言:語言是一切智力發展的基礎和一切知識的寶庫,因而對一切事物的理解都要從它開始,通過它并恢復到它那里去。著名的意大利兒童教育家瑪利亞蒙臺梭利認為:一個人的智力發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的語言能力。因此,從小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對他智力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幼兒園教育工作者的一項艱巨的任務。可是怎樣才培養好幼兒的語言表達呢?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談談我的認識和看法。
一、在非正式的教學活動中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教育的非正式活動是指幼兒受內在需要的驅動,在一定環境及自然狀態下,自發自主進行的學習活動。教師為幼兒提供學具、玩具,創設學習環境,讓幼兒自愿、自由地進行活動。在《學前教育綱要》中指出幼兒的語言是通過在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運用而發展起來的,單靠教師直接的教是難以掌握的。教師應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引導幼兒積極運用語言進行交往。而教育的非正式活動正是通過一個比較寬松、自然的環境,讓幼兒在貼近生活的狀態下,自發自主地運用語言進行學習、交往的過程。
1、寬松、自由的環境,讓幼兒敢說。
2、豐富、有趣的材料,讓幼兒可說。
3、反復、多次的嘗試,讓幼兒練說。
二、讓幼兒多看、多聽、多說、多練
孩子只有真正學會了說話,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確的語句表達出來,才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時也才能更好地接受成人傳授的知識和經驗。在教育工作中,教師應有目的地豐富幼兒生活內容,增長幼兒知識,開拓幼兒視野,培養幼兒多方面的興趣。使他們知道在浩翰的大自然中,有許許多多還不清楚不知道的事情,啟發幼兒的求知欲望。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認真分析思索,擴大和加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在正式的教學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教學教育的正式活動是指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組織的師生活動及同伴互動的幼兒學習活動。一般以集體方式進行,可以是小組的,也可以是全班集體進行。在幼兒園中,同伴之間的交流是發展幼兒語言表達的主要途徑。在同伴的當中幼兒說話不受到任何的限制,氛圍更為輕松。
1、主題、生活的經驗,讓幼兒愿說。
豐富的生活內容與經驗是幼兒語言表達的源泉與基礎,只有具備了豐富的生活經驗與體驗,幼兒才會有樂于表達和交流的內容,才會有話可說,有話要說。通過在非正式活動中積累的多次操作的經驗和說的練習與幼兒在主題生活中獲得的體驗,使幼兒在正式的數活動中有話要說,有話愿說。如:在分家家的數活動中讓孩子們根據物體的一個特征作肯定與否定的分類時,孩子們都很愿意說出自己分的理由:有尖尖嘴的和沒有尖尖嘴的;會飛的和不會飛的;有尾巴的和沒有尾巴的等等。這些語言的源泉來自于主題中,在主題開展的過程中,孩子們對動物的特征、生活習性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因此,在說的過程中,都能抓住動物的明顯特征來說,有了內容,孩子們就會很樂意去說。
2、簡單、規范的語言,讓幼兒學說。
正式的教育活動的內容是幼兒在非正式活動中積累的點滴、零碎經驗基礎上的同伴間的交流,教師指導下的整理、記錄、歸納、總結,并形成概念。而語句不完整,語序顛倒是幼兒較常出現的一種語病。數概念是非常抽象的知識,如何讓幼兒將具體的經驗提升到抽象的概念,需要教師用簡單、明了的語言去讓幼兒學說。
3、自然、形成的習慣,讓幼兒會說
早期閱讀的目的之一是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躇而就,需要像涓涓溪流一樣,細水長流,在點點滴滴地積累中逐步養成的。幼兒在園的大部分時間是和同伴在一起,而同伴間的相互作用是幼兒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同伴之間的相互交流、學習可以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幼兒在交往中會調動已有經驗,運用語言技巧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幼兒會說。因此在正式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會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經常進行一些合作性的活動,這些活動需要幼兒與同伴進行討論、協商,需要幼兒在交往過程中根據同伴的態度和行為,調整自己的語言,使幼兒在交往中感受語言交流帶來的樂趣,逐步養成說的習慣,切實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