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永美
摘 要:舞蹈是中職保育專業的重要課程之一,且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創造力的培養,達到優化幼兒舞蹈教學的效果,培養綜合素質較強的保育專業學生。在幼兒舞蹈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舞蹈技能的提升,還應著重培養他們的舞蹈創編能力,著重提升他們的綜合實操水平,為其未來的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中職;幼兒舞蹈教學;學生創造力
幼兒舞蹈教學本身具有較強的技術性,除了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舞蹈理論基礎和技能之外,還需要學生在原有知識水平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創造出更多適合自身特點的舞蹈形式。中職幼兒舞蹈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舞蹈創造潛能的挖掘,針對性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不僅能夠增強舞蹈教學的實效,而且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也有積極作用。
一、了解學生差異化特征,提高他們學習舞蹈的興趣
興趣才是調動學生創新意識的主要動機,有了濃厚的興趣才有了較好的成績,也才能引發了學生們對舞蹈美好的向往。因為中職保育專業學生對舞蹈的掌握程度并不是很深,且他們選擇此專業大都是被動的。如果老師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舞蹈教學,則不僅不利于舞蹈教學的質量提高,更難以達到學生舞蹈創造力培養的效果。因此,教師應從學生的差異化特征出發,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詳細的了解,可以從他們的心理發展特點分析,讓他們體驗到舞蹈創造的喜悅感與成就感,增加他們的學習動力,真正愛上舞蹈這門藝術。
老師在課堂中要采取相應措施調動課堂上的學習氣氛,讓課堂教學更加富有魅力。例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差異性,引入電影舞蹈、開展舞蹈競賽等活動,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就的愛好選擇舞蹈練習的方式。這不僅拓寬了舞蹈教學的范疇,而且也實現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再如,老師們可依據于童謠《讓座》,或是動物歌謠《可憐的企鵝》等,以此作為舞蹈主題背景,編創讓學生們積極投入練習的舞蹈。在舞蹈背景音樂的選用上,可以偏活躍而歡快的音樂,在旋律上也要簡單明了,以活躍舞蹈創編氛圍,并培養學生參與舞蹈編創的興趣。幼兒舞蹈教學還應貼近中職生的日常生活,也需要融入情感教育內容,在日常生活中選擇主題,以引領學生更好地進行舞蹈體驗。
二、組織舞蹈實踐活動,激發他們舞蹈創編的潛能
中職保育專業的學生,大都是統招所淘汰下來的學生,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不是很強,缺乏強烈的目標感。為了有效激發學生參與舞蹈編創的主動性,教師應對其進行正面的心理輔導,激發他們的斗志。叉棍心是指在原有舞蹈創作上采取嶄新思想加以創新的一種行為,不能生搬硬套,不然舞蹈創作缺乏內涵,無法被聽眾所喜愛。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舞蹈編創潛能,教師應拓寬教學思路,通過實踐活動的開展來開啟學生的思路,啟發學生的創造意識。
例如,在掌握了《茶花女》、《天鵝湖》等舞蹈內容之后,老師可指導學生對作品加以再創作,以激發學生的舞蹈潛質,并把學生的成績錄入到學校考評中,以此來調動他們的參與熱情。此外,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參加學校的藝術表演,鼓勵學生把握機會,通過與他人同臺競爭來激發他們的好勝心,不僅能夠增強他們的舞蹈實踐能力,而且還在與他人的對比中找到自己的不足,有效激發了他們的創造潛能。
三、采用微格教學法,提高學生對舞蹈創編的感受力
為了有效提升中職幼兒舞蹈教學的質量,教師應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引入多媒體技術,借助電化教學設備開展微格教學。微格教學是一種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對師范類學生培訓的一種形式,可以讓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教學授課能力。在以往的保育專業舞蹈課程中,通常采用教師示范的形式,難以讓學生感受到舞蹈的律動感,不利于其實踐水平的提升。為有效提高學生的舞蹈創造力,教師應指導學生進行實踐活動,了解舞蹈編創的規律和特性,掌握舞蹈編創的技巧,然后將所學知識進行靈活運用,賦予舞蹈作品更多的生命力。與此同時,學生也應注意觀察自己每一個細微的動作和表情,這就需要采用微格教學法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
例如,在帶領學生編排《東東是個膽小鬼》時,主人公東東的性格可愛且調皮,但也比較膽小、怯弱。在編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微格教學法創設情境,讓學生直觀掌握自己幼兒舞蹈編創的情況,同時檢驗并總結自己的編創成果,從中發現問題并及時糾正,有利于增強其對舞蹈的感受力,提高了舞蹈教學的實效性,
結語
總之,中職幼兒舞蹈教學的過程中應重視學生創造力的培養,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舞蹈創編意識,在舞蹈動作技能掌握的基礎上,更好地挖掘他們的創造潛能。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結合舞蹈課程教學的實際,將知識與技能相融合,以學生為主題進行教學的多元化設計,通過反復實踐,切實增強學生的舞蹈創造力,為保育專業提供更多綜合素質強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葉娜.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力的研究[J].國際教育論壇,2020,2(9):175.
[2]徐麗娟.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創編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1):1.
本文系:2021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項目(GXZZJG2021B081)《基于嬰幼兒照護服務的中職幼兒保育專業“保教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成果之一。8E83BACA-89E5-40D6-8EC6-B9F003F6E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