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暘
摘要:在大思政教育背景下,高職體育教學不僅要關注學生體質體能的提升,同時要促使學生在良好教學氛圍中不斷提升自身思政水平。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加強對思政理念的融入是落實立德樹人任務的重要舉措,是構建大思政環境的現實需求。對此高職體育教師要加強對體育思政元素的挖掘,通過改革體育教學活動與教育理念,構建出全方位育人局面?;诖?,本文針對大思政教育背景下高職體育教學策略進行分析,旨在為教育工作者提供思路。
關鍵詞:大思政教育;高職;體育;教學;立德樹人
隨著教學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高職院校越來越關注學生的素質教育。體育教學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加強對高職生的體能素質培養,促使思政元素的全面滲透,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能夠獲得良好素質提升。立足大思政理念開展高職體育教學,能夠對學生素質水平提升起到積極作用,推動體育教育事業穩定發展。
一、立足大思政理念,完善體育課程體系
在大思政教育背景下,教師要充分挖掘體育教學中顯性與隱性的思政元素,立足宏觀目標將其有效滲透至體育教學活動中,以此奠定思政教育基礎,促使立德樹人目標的有效落實。為營造出良好的思政體育教學環境,學校主要可從以下方面入手:一是提升教師思政素養。體育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與專業能力直接影響著大思政局面的構建進程,對此學校要加強對教師思政教育培訓,讓教師通過思政活動或講座活動等方式提升自身思政能力,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建立對思政教育的重視,以促使體育教學與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合。為加強教師在思政建設的積極性,可設置相應的評價考核環節,將教師的政治素養與德育能力等要素作為參考標準,以此提升思政教育成效,促使教師能夠積極參與到思政建設中。二是構建體育思政課程。教師需要對思政元素進行挖掘與利用,圍繞學生的身心特征與思政建設需求合理設置教學目標,精心選取教學內容,重新構建體育課程體系,以凸顯出思政育人理念。在此過程中,體育教師要強調思政工作的素質教育,在授課過程中注重觀察學生的性格表現與心理需求情況,結合學生的喜好情況設置體育活動,立足學生的發展需求選取思政元素,以體現出思政育人過程的滲透性。
二、充分挖掘體育思政元素,提升大思政教育效果
為確保思政教育的有效滲透,教師要加強對思政元素的挖掘,以推動教育活動的有效實施。在教學目標設置上,教師要全面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在體育教學大綱基礎上有效融入思政目標,以此提升大思政教育效果。在教學內容選取上,教師要結合高職生的身心特點與成長規律等要素,將思政元素融合到合適的教學節點,以確保學生能夠順利接受,促使體育課程育人效果得到提升。另外,教師要正確認識體育教學與思政培育有效融合的意義,立足育人協同原則進一步完善體育課程系統,從根源上確定教學工作與育人工作的緊密聯系。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思政教育動態發展的關注,及時更新思政理念,以提升體育思政教育活動的時代性與新穎性。例如在體育理論教學中,教師可以引進傳統體育文化,讓學生通過我國的體育文化傳承建立民族自信心;同時可以引進奧運相關知識講解,通過對各經典比賽場面的講解,讓學生感受到運動員的體育精神,促使學生保持對體育競技的熱愛。在體育活動教學中,教師可以集體活動方式組織教學,讓學生感受到小組集體的凝聚力,以此激發學生的合作意識,進而促使思政元素能夠有效融入。
三、豐富實踐教學活動,培育學生終身體育理念
實踐活動是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滲透思政理念的重要載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體現思政價值引領作用,將思政元素有效融入體育鍛煉中。例如針對毅力體育鍛煉??紤]到當代青少年的生活條件較為優渥,經歷的困難與挫折較少,難以形成良好的毅力品質。對此教師可適當調節體育活動的難度,為學生安排籃球運動競賽活動,設置運球、投球等項目,并結合體育運動難度設置不同級別,在開展過程中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各小組學生挑戰不同級別的運動項目,直至小組內全部成員挑戰完成后獲勝。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在競賽氛圍中掌握籃球相關技能,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毅力品質,讓學生在小組其他成員的鼓勵下敢于挑戰自我,獲得更高水平的發展。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對學生體育運動相關技能的傳授,同時還要借助運動活動鍛煉學生的良好道德品質,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積極樂觀、終身體育理念等。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大思政教育環境下,體育教師要正確認識到思源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融入價值,充分利用現有教育資源拓展教學途徑,通過多種層次與多個途徑完善思政內容,充分發揮思政在體育教學中的思想引領作用,為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提供有效保障。
參考文獻:
[1]湯景瑞,孫永娟.高職體育課程思政建設與應用研究[J].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34(04):75-77.
[2]劉宇晶,趙寧.高職體育專業教學中的“課程思政”研究[J].金融理論與教學,2021(06):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