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娟
摘要:減負政策下,小學教育不僅要減輕學生學業負擔,通過構建品質課堂發揮學科教學的作用和價值。 具體到小學語文教學,教師應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和作業設計方式,提升學生對課堂時間的利用率的同時減輕學生在作業負擔,促使學生有效學習、愉快學習。基于此,本文結合筆者實踐經驗,就減負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創新進行探討。
關鍵詞:減負;品質課堂;小學語文;教學創新
小學生年齡較小,好奇心強、性格活潑,過大的學習負擔反 而影響其學習效率的提升和思維品質的發展。因此,在落實減負 政策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要深刻理解其內涵,以提質增效為 原則和手段,為學生營造高效、輕松學習的環境,從而弱化學生 的厭學心理,從源頭上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筆者認為,小學語文教學創新工作應從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優化作業設計兩個方面入手。
一、小學語文教學現狀
(一)過于強調背誦,學習趣味性低
適當背誦可以幫助學生積累語言,但是教師要把握好這個度, 一旦對背誦強調太過,就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在當前的小學語文學習中,“背”給學生留下了深刻印象,“背作文”“背詩詞”“背課文”等大量的背誦任務給小學生造成了不可忽視的作業時間壓力和精神壓力。教師對學生背誦量過于關注,反而忽 略了學生語言學習興趣的培養。這種情況下,“背”成為學生的 學習任務和目標,而不再是學生學習的一種手段。減負政策下, 教師要客觀、理性地看待背誦,通過豐富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高效學習。
(二)學生自主性差,自主學習缺失
在小學階段,學生剛剛開始接觸語文,需要在教師的精心引導下學習。因此,“教”與“學”之間的平衡很容易被打破,教師關注“講解是否透徹”而忽視學生的參與體驗的現象普遍存在。 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中十分被動,一旦教師未做出明確指示,他們就不會主動去學習,也不知道該如何自主學習。減負政策下, 教師重構“教”與“學”之間的關系,促使學生自主學習,讓學 生在語言應用中有效提升學習積極性和效率。
二、減負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創新路徑
(一)基于課堂教學,構建品質課堂
1.智慧化教學,構建品質課堂。教師可以借助智慧課堂的人機互動優勢,對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優化。智慧課堂的人機交互功能能夠輔助教師以一種生動有趣、圖文并茂的全新方式呈現課堂知識。智能課件所創設的形式多樣的直觀化教學情景,可以使學生身臨其境,繼而對課文閱讀知識的產生探索欲。教師可以一邊觀察學生聽課反應,一邊調整引導語言。其次,教師可以通過智慧課堂系統,為學生設計對話表演配音游戲,讓學生化身“小小配音員”,體驗課文閱讀的樂趣。這一環節可以是課上,也可以是在課下進行。為了提升學生閱讀練習成就感,教師要將部分學生的配音作品剪輯成微課電影供學生欣賞。通過配音作品欣賞,不但激發了學生的競爭意識, 使學生在課文閱讀方面嚴格要求自己,而且有利于學生學習狀態 調整,使學生主動思考教師建議,而不是被動聽從吩咐。
2.趣味性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如何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是減負政策 落實過程中需要考慮的重點問題。我們可以 通過妙趣橫生的內容,構建趣味性、多元化教學模式,以促使學 生持續保持對參與到課堂教學的熱情。當興趣變成學生學習語文 知識的內在驅動力,他們的學習壓力自然就會減少。
3.讓思維飛揚,促使學生有效閱讀。減負背景下,教師要重視學生思維訓練,通過學生思維品質 的提升,促使學生快速形成英語語言能力。為了達到這一目的, 教師可在閱讀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使其對課堂時間進 行充分利用。
例如:教學《小蝌蚪找媽媽》時,教師不要急于引導學生進 入課文故事,而是先要求快速瀏覽課文,通過閱讀抓住課文重點 和內容主線。首先,教師出示一張階梯結構的思維導圖,讓學生 略讀課文之后補全內容。這一環節既能提升學生閱讀的目的性, 又能幫助學生理清文章脈絡。其次,教師細化思維導圖結構,要求學生精讀課文,并進一步補全思維導圖內容。通過觀察思維導 圖,兩次補全其內容,學生可以從整體和細節兩個層面把握課文結構與內容。再次,學生結合思維導圖分析課文表達思路,并參 考課文語句與同桌一起討論。討論過程中,學生不再是 朗讀或者背誦課文語句,而是結合表達需求對課文知識進行創造 性應用。因此,這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想象力、創造力, 有效促進了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既能夠幫助學生實現語言積累, 又能減輕學生的背誦壓力。
(二)基于作業設計,構建品質課堂
1.分層作業,提升作業個性
分層作業是一種從學生差異性角度出發進行作業設置的教學 思想,可以使得作業內容更為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分層 作業模式下,學生作業任務更加富有個性和彈性,讓優等生“吃 得好”,使中等生“吃得飽”,讓學困生“吃得了”,因此學生 的作業積極性和效率更高,學習壓力也得以有效降低。 教師可通過分層作業設計, 提升課堂作業與課下作業個性,將因材施教理念貫穿于教學全過程。
三、結語
在減負政策背景下,語文教師要將課堂真正交還于學生, 對課后作業的形式和內容進行創新,提升作業難度的層次性和趣味性,為學生構建適宜的“最近發展區”。
參考文獻:
[1]彭張輝.探析生本教育理念下構建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課堂的策略[J].世紀之星—小學版,2021(2):2.
[2]阮芳燕.基于“減負”和分層教學背景下的小學語文課堂開展方法分析[J].生活教育,20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