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小波 田秋艷
摘要:當前我國經濟社會正在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制造業作為經濟轉型的重要推動力量也處于高速發展的狀態,行業對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缺口逐漸增大。基于此,中職學校應當加強德育,在強調學生專業技能培養的同時,注重學生的道德素質和綜合能力培養,以為我國的制造強國建設提供人才支持。本文立足于中職教育教學角度,分析了中職生德育教育有效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中職教育;德育;課堂教學
引言:德育是培育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措施,是鍛造學生理想信念的主要渠道,是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有效手段。中職學校是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搖籃,為我國制造業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德育教育越發重要,因此,對于中職生德育教育有效策略的研究有著鮮明現實意義。
一、中職德育存在的問題分析
1.目標不明。受多種客觀因素影響,中職教育發展較為滯后,其德育活動主要聚焦于理論知識教學,沒有充分關注德育成效,部分學校甚至以考代學、以考代教,導致德育效果不佳。總體而言,中職德育存在目標空洞、抽象、不具體的問題。首先是德育目標與學生的發展目標不一致。
2.內容不實。一是內容不全面。當前,中職德育以公德精神培養為主,注重引導學生愛國、敬業,培養奉獻精神,私德建設相關內容偏少,導致學生對德育知識學習興趣不高,甚至還產生了“德育就是喊口號、背文章”的錯誤認知。當下的青年學生個人意識較強,喜愛追求新事物,且非常注重個人隱私。然而,中職德育卻沒有與時俱進,教學內容的滯后,導致德育教學已經難以適應當代學生的學習需求,德育效果降低。二是教學內容趣味性不足。現行中職德育教材以理論知識內容為主,故事類文章偏少,趣味性不足。而中職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尚待強化,他們更喜歡看具象的故事,普遍認為理論知識枯燥抽象,學習難度大。為此,教師應引入一些故事性的德育內容,以盡可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中職生德育教育有效策略
(一)重視師生互動,注重體驗式教學。
體驗式教學是以一種互動的形式進行教學,課堂上的主體不再是老師一個人,而是轉變為學生。這種教學方式強調重視師生的雙向感情體驗,其核心既是老師和學生交換信息的過程,也是老師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或者分享的其他重要環節。體驗式教學方式中老師懂得如何教導學生,如何開導學生,如何根據學生的特點做到更好的教學。并且能做到和學生們一起解決困難,一起享受喜悅。不把自己的私人情緒帶到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們能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進行學習,并能主動解決困難,奮發進取。體驗式教學方式的基礎是老師愿意主動去關心學生,能做到隨時提高自己的水平。使學生們能做到知行合一,而不只是只知道書本的知識,不知道實際的動手能力,缺少實踐基礎,與現實脫節。像老師的話可以根據自己班上的學生的不同特點來制定不同的計劃,注重因材施教。如果班上有具有表演天賦的學生,可以鼓勵他上臺表演,提升自信心;如果有體育好的同學的話,可以鼓勵多參加田徑比賽;讓他們在參與活動之中獲得真正的成就感,擁有實實在在的體驗,提升自身能力。這些以體驗為前提的活動使學生在活動當中也能收獲良多,從而使自己德育方面很好的提升。
(二)學校注重提升設備質量,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
許多中職學校的注意力應該越來越放在技術設備的提升上,好的技術設備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實際教學質量。例如某些中職學校重藝輕理,除了文化課,專業課的教育很少;沒有對中職的學生們進行基礎的技能訓練。像某些中職學校的建筑專業依靠計算機來學習;那么計算機的質量就直接決定了上課的教學質量;許多中職院校的機器已經處于落后,快要淘汰的狀況,那么為了教學質量,就必須要改變。并且學生們也不能只依靠計算機來學習,不注重自身的審美和手繪能力的提高。
對于學習建筑專業的學生們來說的話,就不能只對書面知識有個籠統大致的了解,更要深入了解到建筑的流程,工序;了解到新型材料,關注到國際建筑行業的新形勢。只有讓學生們有更好的環境,實施體驗教學,才能讓學生的想象設計與現實生產聯系在一起,這樣學生們設計出來的就不是一個概念化,理想化,空虛化的設計稿。學校應該組織更多能讓學生們親身體驗的訓練或者活動。這樣有益于學生們能在實際當中鍛煉動手能力和自主思維,而不是在幻想當中完成一切。再例如中職醫學類學校,應該注重的是實際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不應該只是讓學生們在教室里被動的被灌輸知識;未來他們會在臨床上接觸到真正的病人,所以動手能力絕不能馬虎。可以組織學生們進行周末下鄉活動,去探望空巢老人,給老人測血壓;還可以定期組織召開病例討論會,以小組為單位每周分享幾個案例的治療方案等。這些方式都能很好的幫助同學們在交流和鍛煉中成長,更好的汲取他人的經驗,同時也凸顯了“體驗教育”的優勢。
(三)實行分散實習法,建立實訓基地
許多中職院校都不具備在校內進行大規模的實踐訓練的能力和設備,所以實踐的完成就大多需要依賴于校外的優秀企業。但是大多數經營好,擁有雄厚基礎,已經飽和的企業都不想招實習生,不想替學校來進行單方面的實踐教學;并且校外企業提供的實習名額也非常之少,有的只有1—2個。但是一個班就有四十多個人的話,就要聯系二十多家企業,這是不太現實,難度較大的。一個可行的辦法是采取分散實習法,利用周末輪流安排學生去實習;這個方法保證了每個學生都能親自參與到實習中,鍛煉了動手能力也能學到新知識。但是同樣也有不足,比如時間短之類的,所以中職院校的實訓基地的建立十分有必要。實訓基地的訓練是學生們提高自身動手能力的一大方式,基地的設備完成度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質量。學校可采取定期更換設備和教材;時刻關注國際設備的發展情況,隨時做出調整計劃。同時也要塑造好正確的教育理念,使中職的德育素質因為“體驗教育”更上一個水平。
結論:時代對學生的要求和期望一直在變,從以前的只看成績到現在注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以“體驗教育”為核心的中職德育教育方法是一個全新的嘗試。重視和提高中職生的德育素質能力是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開展的工作,作為學校和教師應該盡全力爭取到好的資源來提高學生的能力和素質,用更好的理念來培養他們;為學生們提供更好的資源設備來和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鼓勵他們勇于創新和創造,使其成為有能力、有素質、國家真正需要的新青年。
參考文獻:
[1]錢淇.中職建筑工程施工課程中德育滲透的要點分析[J].知識文庫,2021(24):91-93.
[2]白碧珍,陳麗敏.提升中職茶藝與茶營銷專業學生文化自信的實踐[J].廣東茶業,2021(06):43-46.
[3]甘麗卿.全面發展素質教育背景下中職語文教學“五育并舉”的策略探討[J].職業,2021(23):86-87.
[4]張碩,萬林,張宏.“雙高”建設背景下高職院校分類考試學生人才培養研究[J].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0(04):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