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安明
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習和掌握基礎的繪畫技巧、培養和建立學生的美術思維的關鍵時期。繪本是小學生們最喜愛的讀物之一,不僅可以激發學生興趣,還對于培養學生審美鑒賞能力、對小學生們進行教育引導具有顯著的作用。
關鍵詞:繪本小學美術教學策略
在我國教育事業不斷發展和創新過程中,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也不斷改革和創新。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小學美術教育教學越來越被重視,且小學美術新課標也提出了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注重學生美術興趣的培養和提升,美術教學要與生活實踐相結合,教學方法上要靈活、要具有創新性。小學階段是學習和掌握基礎的繪畫技巧、培養和建立學生的美術思維的關鍵時期。但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他們生活經驗少、各方面的生活能力較為薄弱,要完成美術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還存在較大的難點。繪本是小學生們最喜愛的讀物之一,不僅可以激發學生興趣,還對于培養學生審美鑒賞能力、對小學生們進行教育引導具有顯著的作用。將繪本與小學美術教學結合,可以起到視覺刺激作用,聚焦學生注意力,豐富美術教學資源、提升學生美術學習興趣,繪本中還包含很多新鮮的美術元素,可以增強美術教學過程的活力。
一、運用兒童繪本,導入教學框架
一個完整的小學美術課堂,由教材講解和學生實踐兩個部分構成,而大多數學生沉浸在個人的實踐部分學習環節中,缺少聆聽教師講解的思維習慣。他們總認為,通過自己在實踐中的探索,能夠積累美術規劃和完成手工制作的經驗。這種學生遲遲不能進入到聆聽狀態的學習行為,難以提升自身對欣賞藝術形式的文化素質,讓教師講解理論知識部分的教學效率大打折扣。如《走進大自然》這節教材內容的講解中,要求學生從大自然中找到創作材料,思考怎么對材料進行利用,如何用材料完成一件作品。很多學生會收集大量的材料,直接進行顏色和性狀上的比對和組裝。這讓他們所完成的作品,容易因存在位置和種類上的一致,出現創意行為上的雷同。教師可運用兒童繪本中的其它作品形式,讓學生認識到教材內容以外的更多作品,使他們能夠在自己的生活中收集材料。在要求學生完成實踐的部分課堂內容中,鼓勵他們勇敢說出自己在作品創作上的想法,并讓學生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把自己的作品帶到教室中進行展示。
二、運用兒童繪本,增強知識理解
教師在課堂上所描述的教材知識點,與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可能存在一些細微的差距。如果學生不能夠在學習實踐中展示出相對良好的作品,教師也就不能夠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不良行為,進行持續引導他們學習更多知識的有效教學。因此,如何讓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更加有效,是教師關注的的關鍵點。教師運用兒童繪本對教材知識點重新展示,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印象,使他們能通過課堂學習實踐部分的教學安排,完成對個人知識理解情況的表達。還便于教師發現學生在理解繪本圖片和描述教學知識點上存在的審美、繪畫等方面的可提升之處,為他們提供深度學習更多知識的合理建議。如《有趣的半圓形》這節教材內容,介紹了制作粘貼畫的基本方法,讓學生認識了半圓形這個組成生活物品的特殊形狀。他們只需要通過細致觀察身邊的場景,便能夠很快理解此形狀的存在之處。此時,部分學生會把圓柱體和圓形的組合切割開來,沿著部分物體中存在的直線和曲線形狀,描繪出他們眼中認為的半圓形。教師運用兒童繪本顯示一些圖片內容,向學生提問哪些圖形為半圓形時。對此知識點理解錯誤的學生,會把太陽、花、水杯等物品,都認為是由半圓形組成的物品。而實際上,一些表面為規則圓形曲線的立體物品,從截面處打開后,會呈現出方形特點,并不屬于半圓形。另外,學生可利用材料制作生活中的半圓形,并以此創作出使用半圓形的作品,但不可曲解其它藝術形式。可見,教師運用兒童繪本講解更多的粘貼畫制作方法,可以豐富學生在學習此課內容時的課堂實踐,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三、運用兒童繪本,培養學生技能
教師要結合學生在課堂過程的豐富想象能力,為他們講解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教材內容,并以此培養學生的繪畫和創作技能,使他們真正能夠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認識到自己的學習創造能力和未被開發的潛力。教學實踐中,學生可能對自己的潛力沒有太多認識,但想要證明自己的心情比較迫切。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都是因沒有接觸過美術藝術形式的創作,而認為美術就是值得被欣賞的一類作品。針對此種認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兒童繪本描述美術作品的創作,豐富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學習生活。如《生活中的趣事》這節教材內容,教師要求學生觀察畫家表現生活趣事的方法,讓他們用繪畫形式表現自己覺得有趣的事,既可以是學生自己的經歷,也可以是一個生活場景。用一幅畫的語言,表現出完整的故事情節并不現實,因為大多數表現生活趣事的畫作都是描述人物的表情或動作,讓觀眾欣賞當中一瞬間的情感,再把他們帶入到繪畫場景中。據此,教師可運用兒童繪本展現他人的繪畫過程,讓學生能通過借鑒他人的畫作和繪畫手法,掌握構思、描邊等具體的繪畫技能。并讓學生選定一個生活場景和表現人物的繪畫主題,完成對本節課教材知識的課堂實踐。根據他們在表達自己想象能力上是否成功,評價學生的繪畫作品和構思想法,以培養學生使用描邊技能的學習經驗,使他們今后能夠獲得更大的進步。
四、運用繪本進行高質量的美術教學導入,調動學生積極性。
課題導入是課堂教學的起點,更是一節高質量課程的開端。小學生定性不強,缺乏自覺性和自控力,但喜歡生動的畫面和故事。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伊始,可以將各類有趣故事、形象生動、色彩絢麗的繪本進行課堂導入,以在課堂開始階段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促使學生們全身心投入到繪畫學習中去。但在利用繪本進行美術教學課堂導入時,不能脫離教學范圍,要遵循“服務教學”和“緊貼目標”的原則,在繪本的選擇上要注重健康性、典型性,要符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并且教師應提前做好備課,不僅要吃透新課標和教材精神,更要深入全面了解自己引入的繪本,以確保繪本對美術教學的正向促進作用。
總之,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美術教學依據新課程標準也逐漸得到革新和發展,而運用繪本豐富美術教學手段就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繪本運用符合小學生認知規律,利于提升美術教學效率、開發學生繪畫創造力、提高繪畫教學深度,運用繪本進行高質量的美術教學導入、解讀在美術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結合繪本豐富的資源提升學生美術創造力,培養學生的美術想象力和創造力,提升美術教學效率,促使小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劉海娟.繪本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與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5):185-186.
[2]董海波.淺談美術興趣小組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9):125-126.
[3]莊叢叢.試論如何利用兒童繪本進行小學美術教學[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8):27-28.
[4]張蘋,李飛.兒童繪本元素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1(06):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