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彥青,朱生琴,王 玲
(1.金肯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1156;2.南京傳媒學院,江蘇 南京 211100)
移動學習的概念是由國際遠程教育權威學者德斯蒙德.基更在2000 年的一篇報告中第一次引入我國,關于移動學習的定義,至今沒有統一的結論。國內外眾多的研究學者從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角度出發都給出了不同的見解,綜合眾多研究者的定義,筆者認為移動學習可定義為:運用有關移動通信設備對數字化學習進行再拓展,要充分地利用目前的一些先進技術,如計算機網絡、無線通信、互聯網以及多媒體等技術,滿足學習者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產生的學習需求,在這個過程中能為學習者提供海量有價值的學習資源和信息服務,也具備實現教育者和學習者間雙向交流的效果。
著名美國學者蘇伯爾認為學習動機包括四種類型,即成就性動機、威信性動機、認知性動機和附屬性動機。其中,成就性動機指的是學習是為了實現較高的目標、完成新的有一定難度的任務和競爭并且超越他人;威信性動機指通過優秀的學習成績在周圍人群中樹立影響力和威信,進而得到他人的尊重;認知性動機指學習是為了幫助自己獲得更多的知識,從而提升自己的認知,因此學習者主動開展學習,并鉆研學習中的認知類問題;附屬性動機指學習的目標是追求高分數、高學歷、易就業等??偟膩砜?,高職經管類專業學生學習的成就性動機和威信性動機表現得比較弱,因其在高中階段的學習成績通常位于中下游,相對比較缺乏自信,因而也不期待通過學習成績去樹立威信;他們在認知性動機方面因人而異、不具統一性;他們的附屬性動機比較強,盡管大多數的高職學生成績并不優秀,但不可否認的是幾乎所有人都會期待畢業后能獲得一份收入高、發展前景好的工作。
高職經管類專業學生主要的學習途徑是學校構建的相關課程,大多數學生的學習態度端正但學習積極性并不強,當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他們首先會與同學進行討論,其次翻閱相關書籍和上網搜索,最后是向老師尋求幫助?,F在的高職經管類專業學生是“00 后”,他們身上有著感受新鮮事物的敏銳神經,因此會探尋課程以外的途徑。隨著網絡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結合互聯網進行學習,但網絡既有利也有弊,學生除了通過互聯網收集學習資源提升知識儲備外,通常還會看電影、聊天、網購、打游戲等,網絡工具使用得當就能對學生學習產生正面影響,而使用不當則會帶來不利影響。
高職經管類專業學生學習功利性強,目標明確,但成績普遍較差,對理論性課程興趣不大,更在意與就業和工作有關的知識的學習,更喜歡實操性課程。此外,教師的上課特點也會對學生的課程興趣產生一定的影響,調查表明專業背景良好、授課方法靈活、課堂氛圍融洽的教師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調查顯示,高職經管類專業學生不僅重視實用性強的知識,還重視文學藝術類和心理學等相關知識,因此高職經管類專業教師也應當注意把文學藝術、心理學等人文知識通過合適的形式引入課程,提高學生對課堂的興趣。
有一部分學生不知道移動學習,甚至沒聽過移動學習的概念,還有一部分學生知道移動學習,但并不了解如何開展移動學習,大多數學生只有當學習遇到問題無法解決時,才會尋求互聯網的幫助,說明學生對于移動學習缺乏認識。原因主要是學校和教師對移動學習的宣傳和推廣不夠,高職院校一般坐落于市郊,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主要在校園內進行,新鮮事物和觀念的引入和影響更多是通過學校平臺了解,如果學校對移動學習不夠重視,就會影響學生對移動學習的認識,為了有效開展課堂教學,學校和教師有時會要求“去手機化”甚至“去網絡化”,這樣直接影響了移動學習的發展。
多數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學生缺少良好的學習習慣,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學習的抗干擾性也比較差,這些行為的產生究其原因是學習者對自身的錯誤認知。欠缺正確、強大的學習動機,易受到新聞、游戲、娛樂等無關信息的干擾,有的學生則完全沉浸其中無法自拔,消耗了學習時間,最終和學習目標產生偏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就會增加手機應用學習的難度,而基于網絡的移動學習需要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給移動學習帶來了難度。
移動學習的一項重要構成部分就是要有相應配套的學習資源,能滿足不同學習者的需求,讓不同學習者都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反之,如果學習資源不足且實用性差,就會給學習者帶來毫無意義的體驗,進而不愿意接受甚至排斥移動學習模式。而實際調查顯示,在高職經管類專業領域中,現有的移動學習資源數量有限、質量也不高,尤其缺乏個性,難以滿足學習者的個體差異需求,經管類專業的學生在情感感受上相對比較細膩,思想上比較活躍,有一定的自主認知,在目前的移動學習實踐中,一旦感覺和自己的想法不一致就會表達出來直至做出抵觸行動。因此,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偏好和特點,整合現有學習資源并設計開發出針對性更強的學習資源,是實現移動學習資源持續發展的重要課題。
高職學生日常學習主要是在校園進行,發展移動學習則要求校園范圍內具備完善的網絡系統。當下,有一部分的高職院校鋪設了自己的校園無線局域網,但因為很多校區面積比較大,所以即便有校園無線局域網,也不是校園內的任何地方都能擁有良好的網絡質量,甚至有的學校對校園無線局域網的服務設置了使用時間段,不在開放時間段進行的網絡移動學習將直接受到影響。除此以外,還有一些高職院校因為條件有限并沒有鋪建校園無線局域網。在沒有校園無線局域網或校園無線局域網不完善的情況下,學習者需要自己承擔聯網費用才能進行移動學習,目前的移動網絡費用越來越高,影響了學生上網進行移動學習的積極性。
移動學習的實施需要借助移動學習平臺才能運行,優質的綜合性移動學習平臺具備功能全面、操作便利、使用順暢等特點,學習者可以通過使用移動設備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獲悉學校及專業學習的相關信息,如查閱學科資料、完成簽到、討論、在線作業和考試等;教師可以發布簽到、作業、習題、資料及在線互動等;輔導員可以克服空間距離線上發布通知、采集相關信息、及時了解學生動態等。目前,高職院校很少擁有自己的綜合性移動學習平臺,大部分學習者主要通過網頁和移動學習客戶端進行移動學習。
教育部門在移動學習模式宣傳和發展上應提供相應的支持。比如設立研究移動學習的專題項目;配備一定的學者對移動學習進行調研;高職院校聯合通信公司共同建設移動學習平臺、開發先進的移動學習設備等。
高職院校應進一步大力宣傳移動學習。比如開展專題講座或其他有關移動學習介紹的活動,讓教師和學生都能增強對移動學習的認識,并提升學生在移動學習中的相關操作能力,包括信息的有效檢索、移動設備的正確使用、時間管理的應用等;提倡教師進行信息化教學,把移動學習和傳統課堂教學融為一體,提升教學效果。
高職教師應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讓移動學習成為學生學習中的常規手段。在自己的課程中合理地引入移動學習的環節,引導學生觀看教學資源視頻和閱覽相關資料,并通過移動設備和教師進行線上互動,包括話題討論、問題答疑、課堂評價等。
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動機是產生行為的驅動力,什么樣的動機就會產生什么樣的行為,要使學生按照教師制定的學習內容和步驟完成目標,合理自主學習,就必須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所以,高職教師要多關注學生群體,及時幫助其建立正確的學習動機。同時,高職院校中的學生個性化比較強,引導學生發展符合自己特點的移動學習策略,能讓學生容易接受學習內容,從而端正自己的學習動機。
培養高職學生時間管理的理念。高職學生課外時間較多,合理利用時間也是其自控力的表現,因此,引導學生合理利用時間,將有助于其在網絡移動學習中自主控制自己的行為。
移動學習資源的設計和開發要遵循相對應的學習理論,把一個完整的知識點分割成眾多小的知識點,形成模塊組合,并制定相應的學習情境。學習者在進行移動學習時,往往是碎片化學習,所以,移動學習資源的設計要以短視頻為核心,以滿足他們的各種學習需求。例如在高職經管類專業移動學習中,把具體的操作任務劃分不同的步驟,每個任務對應的時間都設定在幾分鐘內,在資源設計時,重視基礎知識的系統搭建,能夠幫助教師從繁雜的教學任務中解脫出來,使得教學資源實現共享,完善教學體系。
政府相關部門聯合移動運營商對高職院校開展移動學習提供大力支持,包括政策和經濟方面等,為高職院校供應配套設備和免費校園無線局域網和互聯網。高職院校也要加強和三大移動運營商的合作,從而給高職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服務等。整合社會資源,給學習者盡可能多地開放免費的優質移動學習資源,實現資源共享。為了調動移動學習優質資源共享者的積極性,可制定一些獎勵規則,鼓勵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綜合性移動學習平臺的功能包括考勤簽到、課程資料編輯和管理、作業和考試、移動檢索、在線互動、個性化學習、協作學習、學習支持服務以及生活服務等,這需要平臺開發者積極探索集這些功能于一體的移動學習平臺,為移動學習效果的真正實現創造條件。
移動學習的優勢是不可否認的,但在具體實踐中發揮作用也是需要方法的。高職經管類專業學科教學本身就是復雜的,不能刻板地為了推行移動學習而只強調移動學習單方面的作用,這種單一教學模式是不合理的,與傳統教學并非彼此獨立不能互融,實際應是相互補充的關系。因此,為了發揮移動學習在高職經管類專業教學中的效用,我們應該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線上線下相結合,發揮各自長處彌補各自不足,最終實現教學效果。
總之,移動學習可以為高職經管類專業學生帶來豐富的個性化、實效性和有趣的學習資源,使學習者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保持著長久積極的學習態度。在高職經管類專業教學活動中應用移動學習模式符合未來發展的方向,也是我國高職教育的重點研究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