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徽省銅陵市人民醫院組織人事處 沐林
黨建工作是公立醫院各項工作開展的重要保障,更是推進改革發展的指路燈塔。2018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確立了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在新常態下,公立醫院應將黨建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與業務工作相輔相成,公立醫院通過創新方式方法,將黨建工作與公立醫院的中心業務緊密結合起來,全面提升黨建工作實效,確保各項決策部署在醫院落地生根。
黨的十九大提出“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等一系列重大命題,全面闡述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的總體布局和目標效果。公立醫院作為國家衛生健康服務體系的主體,是黨聯系和服務人民群眾、維護人民健康的重要機構。當前,醫療衛生行業競爭不斷加劇,人民群眾的就醫需求日益多元,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全面實施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公立醫院迫切需要將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擔當醫院發展使命和推動改革創新的強大力量,通過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把綱定向,凝聚廣大職工力量,推進醫院黨建業務雙向融合,優化現代醫院管理效率與效益,促成醫院在以人民為中心的前提下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思想認識存在誤區。長期以來,受各種因素影響,公立醫院“重業務、輕黨建”現象始終存在,一些干部職工認為醫療業務才是“實”的,黨建工作是“虛”的。一些同時擔任黨支部書記和科室主任的“一肩挑”同志,沒有把黨內職務當成第一職務,沒有把黨建作為首要職責,認為抓黨建是“軟指標”,抓醫療業務才是“硬杠杠”,以至于在履行“一崗雙責”上有所偏差,黨建工作不想辦法、不出點子,被動應付。甚至有些同志還會把黨務與業務工作割裂開來,認為醫療工作已經非常繁忙,再開展黨建工作就是“添負擔、找麻煩”,沒有認識到黨建工作具有強大的定向領航、凝聚人心、推動工作的正向作用,致使黨建與業務相脫節,甚至成了“兩張皮”,嚴重影響了醫院黨建工作的質量水平。這種認識上的跑偏,思想上的脫節,是黨建與業務難以深度融合的主要根源。
(二)黨內生活流于形式。公立醫院基層黨支部書記基本上都是專業技術人員兼職,長時間高強度的醫療工作致使一些支部書記很難有能力和精力在黨建工作上推陳出新。在開展黨建工作中,有的黨支部只關注“結果”,不關注“過程”,停留于傳統的學習和工作模式上,被動接收上級安排,存在著“不推不動”的工作狀態。比如雖然都能完成“三會一課”、主題黨日、談心談話、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等剛性要求,但過程中卻流于形式,存在“政治學習淺嘗輒止、主題活動浮于表面、談心談話不見思想”的脫軌現象。工作方法簡單、組織生活單一,已成為黨建與業務工作難以深度融合的“硬傷”。
(三)兩相融合缺乏思路。黨建工作與實際業務相融合是確保黨建工作順利執行以及提升工作效率的重點。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在工作內容和特點上存在差異,業務工作周期短,抓一抓就有效果。黨建工作的本質就是一項思想工作,具有顯著的人文精神,短時間內一般難以見到成效,兩者不管是在工作內容還是考評體系上,都有一定差距。在一些業務工作任務很重的大型公立醫院,如果不在黨建與業務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上進行實踐探索,創新工作路徑和工作載體,黨建和業務相脫離現象將很難消失。
增強黨建工作的號召力、影響力、凝聚力,需要持續深入推動創新。近年來,銅陵市人民醫院聚焦主責主業,服務群眾需求,開展以“黨建業務同心圓,服務群眾零距離”為主題的“黨建領航360”活動,探索黨建與發展全方位互動、黨建與業務全領域融合、黨建與服務全流程銜接,實現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的同頻共振,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醫院高質量發展,突顯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黨建領航360”主題活動中的“領航”即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之意,“360”寓意全方位、全覆蓋,是指“建立3項機制促落實、搭建6大載體增活力、用心服務百姓零距離”的具體工作內容。
(一)建立3項機制促落實。具體如下:
一是兩個責任協同落實制。推動各級黨組織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建立健全述職述責、約談、工作考核等制度,把紀律教育納入黨委中心組學習、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領導干部講黨課、黨員干部培訓、干部任前廉政談話主要內容,抓好基層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工作,貫通協同“兩個責任”,形成管黨治黨合力。
二是書記院長定期溝通制。全面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制定實施《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和院長經常性溝通制度》,進一步增進黨政班子溝通協調,增強凝聚力、戰斗力。出臺實施《中國共產黨銅陵市人民醫院委員會會議議事規則》《銅陵市人民醫院院長辦公會議議事規則》,明確議事范圍和議事程序,落實民主集中制,充分發揮醫院黨委會的集體領導作用,民主決策和科學決策水平進一步提升。
三是黨建清單推進制。建立院黨委書記及班子成員聯系總支和支部制度,深入覆蓋,壓實責任,通過開展調研、參加主題黨日活動等方式,掌握黨支部聯系點工作動態,進行政策宣講,推動工作落實,協調解決問題。每月上旬編發《近期基層黨建工作提醒》,列出學習重點、任務清單。編寫《公立醫院發展黨員工作業務指導手冊》,通過標準化的流程體系和實用范例,讓黨員發展工作有了“參考資料”。
(二)搭建6大載體增活力。具體事項如下:
一是以“學習交流”為載體,上好政治第一課理論學習擺首位,建立理論學習“第一議題”制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傳達學習中央、省市委重要工作部署和衛生健康工作要求,確保第一時間貫徹落實,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提升政治能力和業務能力。“第一議題”通過書記領學、委員解讀、與會人員談體會等方式,結合實際,學以致用,保證學習質量。
二是以“追本溯源”為載體,建設黨建教育館。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建設集學習教育和沉浸式體驗為一體的多主題黨建教育館,講好黨的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因地制宜設立黨建文化走廊、黨建文化角,宣傳黨建知識,展示“優秀共產黨員”風采。組織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參觀黨史教育館,參加愛國主義實踐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從黨史中汲取營養,從榜樣身上獲取力量,強化責任擔當精神高地。黨建教育館開館以來,吸引了大量過往群眾和患者家屬參觀,多名群眾在黨建教育館內邊看邊記,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
三是以“檢視巡學”為載體,做實書記調研日。由黨委書記、副書記帶領有關部門負責人,巡回參加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通過“聽、查、談、評”,對黨支部進行“望聞問切”,查找分析問題,研究解決措施,強化面上指導,幫助解決實際困難。重點加大臨床支部以及省委組織部、省衛健委、市衛健委、醫院黨委委員所聯系支部的工作推進引導。建立亮點名錄和問題清單,提升基層黨建整體質效。
四是以“隊伍建設”為載體,推行“名師帶高徒”活動。充分發揮醫院“傳幫帶”的優良傳統和黨員專家的先鋒模范作用,促進青年更好成長成才。目前,醫院首批17名“雛鷹人才”和12名黨員名師建立結對關系,部分“雛鷹人才”近期得到提拔重用。“黨員名師帶高徒”既是醫院黨建工作的生動實踐,也是人才工作的創新措施。醫院開展的“黨委書記抓人才工作項目——育鷹計劃”入選銅陵市十二個書記抓人才工作項目之一。
五是以“樹典立范”為載體,實施“品牌化工程”。推動“一支部一品牌”建設,逐步構建醫院黨支部蓬勃求進的良好態勢。全院34個基層黨組織按照標準化要求開展星級創評,標準化建設達標率100%。8個黨建工作基礎扎實、優勢明顯的支部,圍繞崗位特點,打造支部黨建品牌,開展系列品牌展示和宣傳活動,推廣可復制、可借鑒的支部建設經驗,以點帶面,示范帶動。內科第六黨支部(兒科)獲全市標準化建設五星級黨支部、全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入選安徽省衛生健康行業“領航”計劃示范庫,均為銅陵市衛生健康系統唯一。
六是以“崗位練兵”為載體,開展“三亮三爭創”。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在任何崗位、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要銘記黨員身份,在醫院“醫護人員一覽表”中增加黨員標識,設立黨員示范崗、黨員先鋒崗,要求黨員在工作中佩戴黨徽,在大型活動中亮出黨旗,在保障重大任務、支援搶險救災、維護群眾利益等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樹立模范典型,爭創“兩優一先”。2021年“七一”期間,共有16個集體、76名同志分別榮獲醫院及上級機關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和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三)用心服務百姓零距離。具體情況如下:
一是首問負責“零推諉”。在首問負責制的基礎上,實行說“不”提級管理制,解決好群眾來訪問題,改善醫患關系。黨員率先帶頭,全體職工樹立“四個形象”,即開拓進取“領跑形象”、扎實工作“敬業形象”、心系百姓“奉獻形象”、勤政廉政“廉潔形象”。
二是服務驛站“零跑腿”。在醫院人流量最大的中心位置,設立服務驛站,驛站內常駐志愿者,為過往群眾和患者提供問診咨詢、物品借用、協助就醫等“一站式”就診幫助。成立由黨員為主體的志愿服務隊,參加公益服務,協助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把“服務患者,奉獻社會”的宗旨踐行到院內外。
三是管家平臺“零盲區”。開展“服務管家”活動,以病區為單位,由專業素質好,服務意識強的人員擔任助理,解決住院患者除了醫療護理以外的生活、服務類問題,平臺化受理病區患者的訴求,及時發現醫院管理服務中的薄弱環節,持續改進服務。
四是智慧醫院“零時差”。讓信息多跑路,讓患者少跑腿,實現電子病歷四級和互聯互通四級甲等的“雙四級”,持續優化預約掛號、查詢繳費、出入院等全流程自助服務和手機終端服務,目前已實現門診掛號繳費業務90%的非窗口辦理。
五是醫患溝通“零障礙”。開設科室微信群、公眾號,實現醫患溝通直通道、“連心橋”,及時關注患者病情變化和出院后康復情況。將微信公眾號做成醫學知識普及平臺,推送防病治病,診后術后護理、用藥飲食指導等知識,延伸醫療服務,拉近醫患距離。
“黨建領航360”主題活動借鑒品牌理念,是為破除醫院黨建與業務融合壁壘的主動創新,是加強和改進公立醫院黨建工作的有益探索,也是新形勢下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提升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的實踐嘗試。該模式自運行以來,在激發醫院基層黨建活力、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等方面效果初顯,對于發揮黨建品牌的影響力和推動力,調動廣大黨員干部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醫院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醫院的首要任務。公立醫院黨的建設成效,最終要體現在醫院的建設發展上,要體現在醫療質量、服務品質以及群眾就醫的獲得感上。推進公立醫院黨建和業務融合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各級黨務工作人員長期探索,清醒地認識到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是相互依托、相互促進的關系,通過黨建工作可以帶動業務工作,通過業務工作能使黨建工作有所依托、落到實處,只有找準兩者的結合點,黨建工作才有更強大的生命力,業務工作才能得到更高質量發展,才能在增進人民健康福祉和推進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中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