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言
近期,國家相關部委出臺系列政策支持綠色金融發展。為深入推動綠色債券高質量發展,應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推動對外開放,助力綠色轉型發展。
推動綠色債券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綠色轉型。截至2021年底,我國“投向綠”債券累計發行規模超過6萬億元。其中,“貼標綠”債券累計發行規模超過2萬億元,工業企業發行“貼標綠”債券規模占比超過49%,債券募集資金更直接地用于企業,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進一步凸顯。當前我國“貼標綠”債券約占全部債券余額的2%,市場發展潛力巨大。為推動市場擴容,建議多措并舉支持綠色債券發展。對符合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標準的綠色債券,建議簡化發行程序,優先審批或注冊,提高綠色債券流轉效率;加大對綠色債券發行、投資的考核權重,優先選擇綠色債券納入貨幣政策操作的質押品池,降低商業銀行持有綠色債券的風險計提。研究出臺綠色地方債發行管理辦法,推動綠色地方債發行。建議綠色信貸資產支持證券按照中債綠色指標體系進行信息披露,對符合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標準的給予政策優惠。持續更新綠色產業指導目錄,將高鐵等有實質綠色貢獻的項目納入目錄。推進完善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評價體系,將環境效益指標納入“E”的考核評價,研發以ESG指數、綠色債券指數為標的的指數基金。
加強綠色債券信息披露,防范化解潛在風險。科學、標準化的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是有效防范綠色債券市場風險的重要舉措。為提升環境效益信息披露透明度,中央結算公司構建中債綠色指標體系,設置必填指標和選填指標,建設并上線了綠色債券數據庫,向社會公開展示綠色債券環境效益貢獻,并探索進行環境效益綜合評價。近年來,我國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水平穩步上升,但仍有較大進步空間。以2021年綠色信用債發行前的情況為例,在“投向綠”債券中,有環境效益信息披露的債券數量占比為32%,“貼標綠”債券占比為81%。為提高信息披露質量,有效防范“洗綠”“漂綠”風險,應建立統一的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標準,由發行人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信息披露,進一步規范綠色債券的評估認證。推進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的標準化和數字化,在國家創新試點區先行先試,探索中債綠色指標體系成為地區標準、區域標準,推動升級為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及國際標準。建議中債綠色指標體系不僅應用于綠色債券領域,也可應用于綠色信貸、綠色金融租賃等領域;不僅應用于綠色項目,也可應用于集中反映環境效益的轉型項目;不僅應用于項目,也可應用于ESG主體的投融資活動。建議在統一的綠色債券數據庫集中披露環境效益信息,集中展示綠色債券投資項目對環境效益的貢獻,提高綠色債券信息披露透明度。
推動中國綠色債券相關標準成為國際標準,促進債市對外開放。近年來,中央結算公司參加一系列國際交流會,中債綠色指標體系受到國內外專家的一致認可。為促進綠色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建議在國際交易所應用中債綠色指標體系加強信息披露,推動中國標準與國際標準的互認;對符合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標準的綠色債券,允許境外投資者以其作為質押品進行回購交易;建議在國際市場對中債綠色系列債券指數進行深入應用,提升我國綠色債券的國際影響力;推動綠色債券跨境交易,對符合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標準的綠色債券,建議允許其在國際交易所進行境外交易,在中央結算公司辦理結算。073338A2-ABD6-4819-8ACD-7AE2FED290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