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斐然

摘要:目的 分析路徑化護理在高位復雜肛瘺患者外切內掛膠管引流術圍手術期的效果及對疼痛程度的影響作用。方法 選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間高位復雜肛瘺患者84例作為研究文本,全部實施外切內掛膠管引流術,遵循隨機原則平均分作2組,對照組42例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案,研究組42例患者則采用路徑化護理干預,對其圍手術期的效果及疼痛程度的影響作用進行分析。結果 術后24小時、術后1周兩組患者的疼痛程度評分均有所下降,而研究組患者的疼痛程度下降幅度高于對照組患者,P值<0.05,組間差異具統計學意義。結論 路徑化護理在高位復雜肛瘺患者外切內掛膠管引流術圍手術期的效果確切,可明顯減輕患者術后疼痛感,具有推廣意義。
關鍵詞:路徑化護理;高位復雜肛瘺;外切內掛膠管引流術;圍手術期;效果;疼痛程度;影響
肛瘺疾病的發生率較高,據統計,在肛腸類疾病中,約有1.8-3.5%的患者為肛瘺,其中約5-10%的患者為高位復雜肛瘺,一般情況下需接受外切內掛膠管引流術治療,可將瘺管與內口去除,從而改善肛周疼痛、反復流膿等不良癥狀[1-2]。路徑化護理屬于新型護理模式,它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貫穿于整個圍手術期間,以路徑化護理服務為主線,將全面而優質的服務提供給患者,讓其提升疾病應對能力與預后恢復效果[3]。基于此,本文結合我院近1年來收治的高位復雜肛瘺患者實施外切內掛膠管引流術期間分組運用常規護理與路徑化護理方案,對其應用效果及疼痛程度的影響作用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間高位復雜肛瘺患者84例作為研究文本,全部實施外切內掛膠管引流術,遵循隨機原則平均分作2組,對照組42例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案,研究組42例患者則采用路徑化護理干預。納入標準:已確診為肛瘺疾病,近期需接受外切內掛膠管引流術治療方案,符合手術相關指征,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具有排便障礙性表現的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免疫功能嚴重缺陷的患者,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性疾病患者。本研究已獲得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研究組:年齡24-58歲,平均(41.13±15.28)歲,男女比例29:13;對照組:年齡25-59歲,平均(40.74±15.20)歲,男女比例28:14。根據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可以看出,組間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42例患者運用常規護理方案,從術前準備到術中配合,再到術后生命體征的監測等工作做到有序開展。
研究組42例患者實施路徑化護理方案:
一、手術前,采取一對一的溝通形式,對于患者的傾訴認真、耐心聽取,充分掌握其身心需求,給予針對性安慰,并鼓勵患者積極面對醫護工作的配合。定期組織相關講座,并為每一位患者發放宣傳手冊,主要就高位復雜肛瘺疾病的發病機制、手術治療過程、圍手術期間注意事項等知識為患者進行深入講解,讓其對自身疾病做到客觀而全面的了解,盡可能消除疑慮。指導患者進行術前檢查,合理為其安排手術時間,告知其戒煙戒酒的重要性。二、手術過程中的配合,為患者提前調整手術室內的溫、濕度,輸液應當提前加熱,做好相關保溫措施。三、手術后,對于患者的切口、敷料等情況進行仔細觀察,可采用無菌棉簽進行創面分泌物清除,并對其不整齊的肉芽組織予以修剪。積極預防與控制并發癥的發生,觀察患者術后切口是否存在出血、術后是否存在肛門狹窄、大便失禁、尿潴留等跡象,如發生以上不良情況,應當立即報告醫師,及時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1.3 觀察指標
對于兩組患者術后12小時、術后24小時、術后1周的疼痛程度運用視覺模擬評分表進行評價,得分越低,疼痛程度越輕。
1.4 數據處理
運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研究數據指標,對于符合正態分布計量類型資料(疼痛程度評分)經均數±標準差(±S)表示,以t值檢驗,當P值<0.05時,明確組間差異具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評價兩組患者術后不同時間節點的疼痛程度
下表數據可見,術后12小時的疼痛程度評分兩組患者接近,P值>0.05,組間差異不具統計學意義;術后24小時、術后1周兩組患者的疼痛程度評分均有所下降,而研究組患者的疼痛程度下降幅度高于對照組患者,P值<0.05,組間差異具統計學意義。
3、討論
高位復雜肛瘺在臨床肛腸科中屬于多發性疾病,病灶多位于外括約肌深部上端,患者常伴有疼痛、流膿等不適癥狀,外切內掛膠管引流術是治療高位復雜肛瘺的首選術式,而圍手術期的護理配合也極為重要[4]。常規護理具有片面性,多由護理人員根據自身護理經驗開展工作,難以從根本上滿足患者的需要。路徑化護理在護理質量提升方面狠下功夫,為患者早日康復起到關鍵性作用,從手術前、手術中以及手術后分別進行相應的護理服務,關注患者的心理變化,給予多層次的照護,不斷增強患者的康復信心,從而減輕其身心不適表現[5]。
術后12小時的疼痛程度評分兩組患者接近,P值>0.05,組間差異不具統計學意義;術后24小時、術后1周兩組患者的疼痛程度評分均有所下降,而研究組患者的疼痛程度下降幅度高于對照組患者,P值<0.05,組間差異具統計學意義。綜上所述,路徑化護理在高位復雜肛瘺患者外切內掛膠管引流術圍手術期的效果確切,可明顯減輕患者術后疼痛感,具有推廣意義。
參考文獻:
[1] 郭敏. 路徑化護理干預在高位復雜肛瘺患者外切內掛膠管引流術圍手術期的應用[J]. 河南醫學研究,2019,28(19):3610-3611.
[2] 姚鮮,陳香芝. 路徑化護理干預在高位復雜肛瘺患者外切內掛膠管引流術圍手術期中的應用觀察[J]. 內蒙古醫學雜志,2020,52(11):1350-1352.
[3] 邢艷霞,邢慧芳. 個性化心理護理對高位復雜性肛瘺患者圍手術期焦慮、抑郁、疼痛及術后恢復的影響[J]. 河南醫學研究,2021,30(36):6903-6906.
[4] 屠英戟. 基于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的中西醫結合護理在高位復雜性肛瘺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分析[J]. 中國肛腸病雜志,2021,41(2):67-68.
[5] 朱小紅,薛麗珍,孫妹. 心理護理對高位復雜性肛瘺患者焦慮、疼痛及睡眠的影響[J]. 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21,8(3):487-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