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娜
摘要:學前教育是幼兒的啟蒙教育時期,舞蹈藝術不僅能夠鍛煉兒童的身體協調能力,還能促進幼兒的審美和合作能力的提升,最終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此外,幼兒園舞蹈課除了對幼兒的身心發展能力進行鍛煉之外,還能以舞蹈的本身藝術內涵,促進幼兒的藝術和文化啟蒙,讓幼兒明白舞蹈的趣味性,發展其對藝術的熱愛。所以在尊重兒童身心發展水平的前提下,進行幼兒園舞蹈課程創新研發就十分重要。
關鍵詞:幼兒園;美育;藝術;舞蹈課
前言:
從現行的學前教育法律法規來看,幼兒園舞蹈課程的創設和規劃要考慮美育滲透的有效性。舞蹈不只能夠豐富兒童的學習生活,合理的舞蹈課程創設可以調動兒童的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促進藝術水平和兒童身心的全面發展。而舞蹈課程通過舞蹈本身的藝術特征和舞蹈課程的多重功能,實現了兒童思想和行為的全面發展,最終培養兒童良好的行為發展,促進兒童的藝術素養提升,加強了幼兒園美育的作用。
一、美育視角下創設舞蹈課程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激發幼兒探索興趣
在美育視角下的舞蹈課程創設中,不但能夠鍛煉兒童的身體協調能力和思維能力,而且十分符合幼兒的認知和身心發展水平。舞蹈教學包括身體鍛煉、藝術感知、表演表現等多個程序,在這樣井井有條的舞蹈活動中,幼兒的探索興趣和表現能力能夠被激發,能夠展開創造性的行為和思維活動,十分有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
(二)踐行了幼兒園指導思想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是學前教育教學中的指導性文件,應該引起廣泛的關注和重視。而其中指出幼兒舞蹈課程創設要以幼兒為主體,尊重幼兒的主觀能動性。所以幼兒園在美育視角下進行舞蹈課程創設就有利于踐行指導思想,能夠發揮兒童學習和活動的主體地位。
(三)有利于兒童的身心發展
在我國大部分幼兒園,孩子們在入學時就被告知要聽話,努力學習,這樣才能得到老師的關愛和細心的培養。這種觀念的灌輸,讓孩子只能跟著老師走,開始被動地成長。在這種情況下,幼兒的身心發展受到嚴重限制,非常不利于兒童感情體驗、道德水平的發展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而美育視角下的舞蹈課程中,兒童的自主創造力被釋放出來,并且接受有效的藝術熏陶。可以開闊孩子的思維,塑造孩子的人格,發展孩子的情感體驗水平,促進他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藝術素養的發展。
(四)有利于培養兒童的藝術素養
維果斯基說過:“主動的兒童與積極的環境合作才產生發展。”在良好的舞蹈教學環境中,孩子們能夠超越思維的極限,充滿想象力地開展舞蹈活動,他們能開展接近藝術的實踐活動,給他們的優良品質和審美意識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能讓他們在環境中激發自己的才能,與他人合作,協調多方,最終實現自身藝術素養的成長。
二、美育視域下幼兒園舞蹈課程研發的新思路探索
(一)創設情境,在環境中滲透
舞蹈作為有效的藝術表現形式,其中的優秀部分對孩子的審美意識和精神道德品質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因此教師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舞蹈教學環境,讓孩子在舞蹈訓練中滲透藝術和文化的因子,培養幼兒的藝術素養、審美水平、人文素養、團結協作能力等。幼兒園孩子此時思想和精神意識已經開始不斷發展,已經開始進行有意識的思想學習,所以教師更應該通過舞蹈藝術情境的創設,讓孩童的審美意識完成升華。例如,幼兒園可以設置單獨的舞蹈教室,并且布置充滿審美和藝術氛圍的教室環境。比如在教室的墻上展示優美的舞蹈演出的圖畫,讓孩子在進行舞蹈學習中獲得靈感,潛移默化的接受藝術的熏陶。教師還可以結合孩子的舞蹈教學中蘊含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內涵,感受舞蹈藝術之美。
(二)通過新奇的導入,激發孩子興趣
優秀的舞蹈課堂導入可以讓學生對舞蹈所傳遞出來的藝術意蘊產生興趣,從而引導學生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優化藝術和思想滲透效果。同時,導入要注重幼兒教學的規律性和新穎性,不僅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更要遵循教學的規律。幼兒園教師在進行舞蹈課堂的導入時,不能超越幼兒的學習范圍,要注意舞蹈內容的導入合理性,做到有效的美育。例如,教師在進行舞蹈教學活動前,可以給孩子播放新奇有趣的舞蹈相關的視頻和動畫片等,通過信息化教育手段,在吸引孩子興趣的同時,實現對孩子的藝術思想滲透。這樣一來,孩子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習自主性也會激發,藝術感知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也能踐行美育的教學目標。
(三)寓教于樂,在游戲中滲透舞蹈知識
游戲是孩童認知世界的良好途徑,游戲能夠讓舞蹈的美育滲透更易進行。特別是在學前這個孩子成長的特殊時期要增強游戲情感體驗,讓孩子在舞蹈課程中更好的進行溝通和互動,培養團結協作的意識。另外,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走出課堂,用舞蹈游戲深入到傳統的舞蹈教學中。將藝術和游戲相結合,促進舞蹈藝術的有效美育滲透。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舞蹈比賽,表演出自己心中最美的舞蹈作品。這種有益的活動,不僅發展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還可以培養幼兒的競爭意識和藝術素養。最終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
(四)多元化評價幫助兒童建立自信
教師不能以相似性為評判標準,而是要通過多種形式的舞蹈作品展示平臺,結合幼兒的學習需求,讓他們充分展示自己的舞蹈作品,傳達孩子的藝術思想,讓孩子把自己想說的話放到舞蹈作品中。教師要通過多元化的評價,提升孩子們的創作積極性,保護孩子的與眾不同。要發布形成性評價,而不是最終評價,要讓兒童感知到舞蹈學習的趣味性,獲得榮譽感和參與感,才能促進舞蹈課程的美育滲透。
結語:
總之,學前教育是塑造兒童藝術素養的關鍵時期,舞蹈課作為兒童藝術細胞成長的主要陣地,承擔著培養兒童智力、主觀能動性和思想發展的責任。因此,教師應充分認識舞蹈舞蹈課程創設的重要性,在美育的視角下,引導幼兒探索舞蹈的文化藝術內涵,感受舞蹈課程的趣味和成果,培養藝術素養,實現內外兼修的美育進程。
參考文獻:
[1]陳劍楠,朱婷婷.美育視角下幼兒園舞蹈教學的意義和發展對策[J].文存閱刊,2019.
[2]額爾登其木格.美育視角下的幼兒編舞能力培養——評《舞蹈"編"與"導"的專業素養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20(6):1.
[3]王立華.大美育視角下的幼兒園美育新探[J].幼兒美術,20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