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在小學教育階段占據著重要地位,做好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工作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但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不佳。為了改變這種情況,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進行單元教學,本文對此進行一系列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單元教學
引言
本文首先闡述了單元整合的含義,而后立足于現實實際就小學語文如何開展單元教學工作給出針對性的建議,希望能夠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調動小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從而為培養小學生語文素養奠定基礎。
一、簡述單元整合的含義
單元整合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將單元教學內容視為一個整體,整合教學資料、教學內容的學習方式。這種教學方式下加大了對整體的關注度,需要教師從全局角度出發綜合考慮教學過程。
單元整合教學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首先此種教學方式能夠將類型不同的學習內容整合到一起,使教學課時大幅縮減,不光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而且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其次,這種教學方式下能夠彰顯語文的基本特征,也就是說通過文字和閱讀的合理利用可以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養。最后,單元整合教學對語文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需要教師綜合研究單元內容而后進行整合編排,從而確保單元整合教學工作正常有序的進行下去。
二、整合單元目標
單元目標需要突出一個單元板塊的教學核心,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語文教師教學方法的選擇。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根據單元目標提前進行教學思路梳理,以便于幫助學生明確所需要接受的知識點,更好地把握教學主次。
(一)明確目標任務
語文教材大都圍繞一個主題分布各單元教學內容,也就是教學總目標。但是總目標下又包含了大量的子目標,這就要求語文教師理清子目標與知識內容存在的聯系,明確教學任務,進而構建科學合理的語文知識體系。比如說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教學目標大都與閱讀相關,比如需要了解文章的核心思想、人物情節等。盡管目標任務十分雷同,但每篇文章的教學側重點大不相同。就《魯濱遜漂流記》這篇文章來說,旨在希望學生通過閱讀掌握故事梗概,而其他的幾篇文章有的在于增加學生的閱讀興趣,有的可以提升小學生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前進行仔細探究,而后確定目標任務。
(二)落實目標任務整合工作
盡管說各個單元的目標任務看上去相對獨立,但實際上彼此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單元知識點遵循由簡到難的原則向前遞進,只有認真學習每個知識點,才能實現知識的有效銜接。盡管說不是每篇文章都是重點內容,但都有存在的必要。比如說語文教材中會針對作品給出精讀和略讀的建議,學生們大都認為只有精讀的作品才是教學重點,而需要略讀的文章則可以忽略。事實上精讀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而略讀則可以為學生拓寬視野。通過文章閱讀小學生能夠逐漸掌握寫作的技巧,而寫作又需要大量的閱讀素材支撐,所以說讀與寫兩者是緊密結合的,語文教師可以將“讀寫”視為教學目標進行整合。
三、整合單元課程
(一)內部課程整合
為了能夠實現教學目標,各個單元大都提供非常豐富的教學資源。但由于小學生的年紀小思維能力有限,無法有效的銜接所學知識,所以就需要語文教師采取一定手段將這些知識整合到一起。比如說在進行寫作教學時,可以將其與描寫故事梗概的課文整合到一起,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學難度。除此之外,小學語文教師還需要綜合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例如學生之前學過什么內容、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將會用到哪些知識,需要教師在全面梳理后將單元前后知識進行銜接,以便于小學生意識到知識積累的關鍵性。比如說《魯濱孫漂流記》是學生六年級所需要學習的文章,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利用三年級學過的策略對課文節選之外的內容進行預測;在閱讀文章時學生也可以應用五年級學過的快速閱讀方式了解文章內容。
(二)課外資源整合
生活中處處都需要發揮語文知識的作用,比如說隨處可見的廣告就在無形之中彰顯了文字的奇妙。小學語文進行課堂教學時整合課內外資源能夠使價值進一步增大。比如說可以將教材中的節選內容與課外整本書閱讀進行整合;將課內外閱讀方式進行整合,從而達到課內領讀帶動課外學生自行閱讀的目的;將課內所學知識與課外生活實踐進行整合。比如說通過《魯濱遜漂流記》這篇文章學習,可以使學生日后像魯濱遜一樣以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困難。
四、整合教學方法
(一)重視核心任務
語文課本上各個單元都有核心任務,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圍繞這一關鍵點能夠提升課堂教學效果。通過綜合分析不難發現六年級下冊的知識點呈現出層層遞進的特征,而閱讀與表達是第二單元的教學核心。閱讀文章既是本單元教學所需要完成的基礎任務,又是需要重點強調的內容。對于語文教師而言,應當思考如何在完成文章閱讀后教會學生進行表達。這一單元的文章大都是外國著名作品的節選,每篇文章所占篇幅都十分長,要求學生在進行閱讀時懂得取舍,抓住文章的關鍵點,這樣才能夠減輕小學生閱讀文章的壓力,幫助學生從中汲取有用的知識。
(二)關注教學過程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經歷了十分漫長的過程,從學習拼音到認識漢字、從文章閱讀再到自己寫作,每一部分都強調了知識的積累。只有各個部分的知識內容都實現扎實學習,才能夠為日后教學工作的開展夯實根基。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夠出現敷衍,要求教師認真對待每一部分的教學工作。比如說語文教師組織學生以“同讀一本書”為話題進行課堂討論時,要求學生真正做到自行挑選一本書進行閱讀。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真正的了解文章所講述的故事,才可以實現在討論過程中彼此擁有共同的話題,而后針對書中內容闡述自己的觀點,從而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三)選擇合適的指導方法
小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掌握需要通過長年累月的積累,應用恰當的學習方式有助于提高小學生語文知識基礎的牢固性。比如說對于“快樂讀書吧”這一課而言,主要突出了讀書方法的重要性。盡管說這篇文章位于第二單元,但是如果語文教師提前帶領學生學習這篇文章就可以使學生應用所學到的讀書方法去閱讀其他文章。此外,對于外國名著而言其語言十分晦澀難懂,小學生往往對核心思想摸不著頭腦。這就要求語文教師為學生交代作品所處的時代背景,以便于學生梳理文中出場人物的關系,進而把握文章主旨。
結束語
總而言之,為了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改變小學生對語文教學的看法,就需要語文教師進行單元教學。在此過程中,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明確單元教學目標、落實單元課程整合工作,并選擇合適的整合方法,以此來降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難度,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成績。
參考文獻:
[1]孔慶敏.小學語文主題單元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2,(06):42-44.
[2]徐愛麗.淺談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閱讀策略單元教學方略[A].華教創新(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中國環球文化出版社.2022智慧校園文化建設與教育發展高峰論壇論文集[C].華教創新(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中國環球文化出版社:華教創新(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2022:4.
作者簡介:幸衛峰,男,漢族,四川威遠人,本科學歷,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