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莉莉
摘要:閱讀在語文學習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如何養成閱讀習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因此,教師應建立一套以學校教育為主、以家庭為輔助的“家校合作”機制,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提升,從而達到促進閱讀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中小學語文;家校合作;閱讀教學;策略
在我國新一輪的新一輪教育中,“家校合作”已成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并在實踐中起到了積極作用。家庭教育是父母自覺地以自身的言行、生活實踐來對孩子進行教育的一種社會行為。學校教育是一個與社會教育相對立的觀念,它在我國的教育體制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互為補充,兩者配合,可以使老師更好地理解學生,并制定出最優的教學戰略,讓父母知道自己的學業狀況,為自己的教育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建立家庭與學校的合作機制,對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文章從教學實際出發,探討了在家庭與學校的合作下開展的語文閱讀教學的對策。
一、以學校教育為基礎,推動閱讀教學發展
1.開展閱讀活動,推動閱讀教學發展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老師可以通過適當的時機組織相應的課外閱讀活動來促進閱讀的發展。比如,經常舉行閱讀競賽,使同學們在充滿活力的環境中喜歡閱讀。同時,也可以通過增加教師和家長參與到閱讀競賽中來提高他們的閱讀熱情。比如,在“我熱愛讀書,讀書伴我前行”的讀本競賽中,我們可以針對學生的日常讀本(古典詩詞100首,《弟子規》節選)、童話、寓言、神話故事、科學讀本(《十萬個為什么》、《少年百科全書》、《地球秘密》、《宇宙秘密》、《環境秘密》)、科幻小說、勵志故事(《名人傳》、《心靈島上的燈塔》、《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科學家的故事》)等,并與同學們的閱讀狀況和閱讀水平相適應,建立了一個競賽體系。根據每位同學所讀的書籍,通過線上問答,選出“話題新星”、“寫作新星”、“創作新星”、“口語新星”等,以激勵他們進行“主動”的學習。在閱讀方面,校方可以積極地為同學們提供諸如《誰動了我的奶酪》、《窗邊的小豆豆》、《愛的教育》等優秀書籍和優秀文章的推介,并結合了“優秀圖書”和“閱讀競賽”等多種形式,充分調動了廣大同學的閱讀熱情,形成了全民閱讀的良好氛圍。
2.豐富校內圖書館館藏,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
豐富的藏書是開展閱讀活動的基礎。為此,應加強與校外機構的合作,在充實圖書館內的基礎上,加強對圖書品種的補充,加強對圖書品種的開發。良好的讀書氛圍能使學生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同時,校方也可以對學生和父母進行定時的參觀,讓他們和父母一起漫步在書籍的汪洋大海中,一起讀書,一起提高自己。
二、以家庭教育為輔助,培養閱讀習慣
1.爭取家長的配合,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是進行語文閱讀的根本,但是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非一蹴而就。在中小學,老師可以通過開展有效的教學,使其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在業余時間由父母接手。
在尋求父母的合作時,老師要充分了解每位家長的實際狀況,并把握他們對學習的重視。總的來說,父母的閱讀態度、閱讀活動機會極大的影響到兒童閱讀的興趣和習慣的養成。為此,教師要主動尋求父母的支持,使父母能夠更好地利用學校的教育手段來促進學生的學習。比如,在《小蝌蚪找媽媽》的授課之后,老師可以在課外進行擴展練習,并選取《爺爺一定有辦法》這一類的繪本故事,供同學們在閑暇之時去看。根據老師所教的閱讀方式,父母引導幼兒在課外進行親子閱讀。《爺爺一定有辦法》是一位睿智的、疼愛孫子的老人,他巧妙地將他孫子最喜歡的一條破毛毯變成了外套,馬甲,領帶,手帕,鈕扣。當父母在看書時,可以通過一幅畫中的“祖父用剪子“咔嚓咔嚓”地把它剪下來,然后迅速地把它縫進、縫出、縫進、縫出”,指導學生使用疊詞和重復詞,比如“咔吱咔吱”,“縫進、縫出、縫進、縫出”,與日常的相似句子。孩子充分發揮想象,仿說出,“姐姐是一個勤奮的人,只要有空余時間,她就會叮咚叮咚地彈琴”“早晨的辦公室非常忙碌,不同的老師進來、出去、進來、出去”。在父母的支持下,把閱讀從校園擴展到了校外,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學生的學習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家長以身作則,帶動孩子積極閱讀
在“家校合作”模式下,父母要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引導孩子和他們共同讀書。但是,目前的父母閱讀狀況不容樂觀,有些父母從不讀書,甚至厭惡讀書,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玩手機、玩游戲上,而不愿與子女一起讀書。所以,父母要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要經常延長自己的讀書時間,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用自己的行動去影響孩子,使他們喜歡讀書。
三、利用家校合作,提升閱讀效率
1.利用家校合作,激發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生的基本知識,也是激發他們進行自我教育的動機。所以,在閱讀課上,老師可以充分發揮家庭與學校的合作作用,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進而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比如《花的學校》的授課,老師可以根據課文的具體情況設計一節課,讓同學們通過課堂上的微課程來加深對課文的認識,從而提高閱讀的效率。再讓同學們在課余時間與父母一同學習家中的花草,并朗誦《牡丹花的美》、《水仙花的外表》等課外佳作。同時,本文還將閱讀體會和在教室里學到的一些寫作方法相結合,創作出一幅關于家里養花的文章。在寫作時,同學們會把自己所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所想到的一切都融合到一起,從而使他們的閱讀和寫作水平得到提高。
2.掌握有效閱讀方法,進行自主閱讀
在進行語文閱讀的同時,要注意提高語文的學習效果。在家庭和學校的合作中,老師和父母在閱讀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差異,從而會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造成一定的不利作用。所以,老師要在一定的時間里,對父母進行適當的引導,增強家庭和學校之間的合作,力求在課堂上說些什么,讓孩子在家里做些什么,從而使他們在有限的讀書時間里,開闊他們的眼界,從而使他們的學習更高效。比如,在《夏天里的成長》課上,老師可以讓孩子們在讀的過程中,集中精力去領會“夏季是萬物生長得最快的時節”和“人也是一樣,要趕時候,趕熱天,盡量地用力地長”的含義。此外,老師還可以通過引導父母在課外的時間里,讓學生在課外多讀一些與課本相似的文章,并運用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對其進行解析,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結語
本文認為,在語文課堂中,應將“家校合作”的形式運用于語文課堂,以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家校合作”的閱讀教學中,以“校本”為基,以家庭教育為補充,兩者協同努力,創造了一個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的閱讀氛圍、拓展閱讀領域、拓展閱覽空間、提升閱讀品味等方面。
參考文獻:
[1]祁越.家校合作模式下的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0(06):26.
注: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研究項目;
課題名稱:家校合作提升中小學生閱讀效果的研究;
課題編號:2021YB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