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秀秀 哈爾濱體育學院
2021 年9 月 1 日開學的新學期,是中小學校全面落實“雙減”政策的第一個學期,“雙減”落地讓無數學生都為之開心與期待。同時,哈爾濱市教育局也在開學前發布了致全市學生家長的一封信,信里明確了哈市將不再審批各學科的校外培訓機構以及不得占用學生的節假日進行校外補習,提倡將學生的學習回歸校園。“雙減”政策的出臺,讓孩子們有了更多的課余時間去進行體育鍛煉以及開展課外體育活動,這對于提升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培養體育興趣愛好以及身心各方面的發展都是有益的。云南大學體育學院院長王宗平表示,“體育要加上去,無論是加課時,還是加運動強度,我認為都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減輕學生的學科課業負擔。因為學生的時間是固定的、精力是有限的,睡眠時間是必須保證的,如果學科的負擔減不下來,體育要加上去是很難的。”自“雙減”出臺后,哈爾濱在中小學學生體育健康中進行了較多的改革和發展,切實滿足了學生多樣化的需求,但是仍存在問題。因此,本文立足于“雙減”政策背景下,針對哈爾濱市中小學校校園體育的發展現狀進行研究,旨在為校園體育重回校園以及得到進一步發展尋求有效的實施路徑。
2021 年7 月國家正式發布《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交易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提出要提升學校教育質量,以學校為教育主陣地,發揮其重要作用,促使作業布置更加合理,開設課后服務,滿足學生多樣發展需求,讓學生回歸校園。規范校外培訓機構,制定和出臺校外培訓機構的管理辦法,嚴禁超前超標培訓,從根本上減輕當下的教育焦慮。“雙減”是指教育部分針對義務教育階段教育的又一重大改革項目,目的在于讓教育回歸本真,緩解教育焦慮,減輕校外培訓負擔,促使學生得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要求義務階段的學生都能夠有充裕的時間,回歸自然和本真,有充足的時間得到素質提升。隨著雙減的普及和實施,雖然各地在實施內容上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總體還是相同的。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 分鐘、初中書面完成作業不超過90 分鐘,保證學生睡眠時間;學校增加對于學生的課后延時服務,并要求不超過當地正常下班時間;課后服務需要多元且滿足學生多樣發展需求,適當的引進校外培訓機構,建立評估退出機制,保證其質量;將“雙減”納入學校質量評價中,將學生課后服務作為評價的內容。二是全面減輕校外培訓負擔。由于資本的滲入,校外培訓、培訓機構的發展進行超出了“控制”,商業化的營銷,加深了教育焦慮。因而管控校外培訓機構,嚴禁學科類培訓機構上市;校外培訓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以及寒暑假等;不得向學齡前兒童開展校外培訓、嚴禁超標超前培訓;堅持校外培訓公益屬性,將義務階段學科類的校外培訓收費納入政府指導價管理中。此外,在《意見》中還提出了五項管理包括手機、睡眠、讀物、作業、體質五個方面。“雙減”政策的出臺,不僅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還減輕了家長、學校的“負擔”,但是在實施過程中,不僅要做好“減法”,同時還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好“加法”,進一步促進教育行業健康發展。
作為教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園體育主要是指以在校學生為參與主體的體育活動,通過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態度、習慣、知識和能力來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與道德素養,以此來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的體育課程。它是由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運動訓練和各種形式的體育比賽、早操和課間操、科學的作息和保健措施五個主要部分構成。其目的在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增強學生的身體體質和意志品質,并對學生進行道德品質教育,從而使學生能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和中華民族復興中。
近年來,我國青少年的體質健康水平大幅下滑,以及普遍缺乏積極健康的體育運動意識,都跟缺少相應的體育鍛煉和系統的體育教育是有著直接關系的。隨著“雙減”政策的實施,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得到了有效地減輕,這為學生們騰出了更多的時間去進行體育鍛煉和愛好培養。不過,雖然“雙減”政策為學校體育提供了時間保障,但如何才能讓學生對體育感興趣并培養積極的體育意識,關鍵還在于學校能否提供更好的體育活動形式及內容。
在“雙減”政策落地后,哈爾濱市政府校級領導為了積極響應號召,促進校園體育事業的發展,增加了校園體育器材的投入,推行5+2 模式開展多元化的校園體育活動,以及積極拓展課后的服務空間等等,比如,在課余時間為學生們開展了籃球、排球、田徑、花樣跳繩等豐富多樣的體育運動項目。但是,由于不同學校的師資、場地等條件有區別,能提供的體育教學質量也是千差萬別,因此,哈爾濱市中小學校校園體育的發展依然存在著很大局限性。
受到我國應試教育的影響,中小學校的學生們在升學壓力下,已經沒有多余的精力去進行體育鍛煉,因此體育教育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很多教師和學生都沒有從根本上認識到體育運動的重要價值。首先,由于學校和老師都認為文化課相對來說更重要,文化課的考試分數才是學生成績的唯一證明,所以體育課經常會被其他文化課所占用。其次,家長也受升學壓力影響,把孩子的文化課成績放在首要位置,為了提升孩子的成績,不斷地讓孩子參加課外補習班,進而忽略了孩子的體育運動發展。最后,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導致學生自身也不再重視體育運動,更不用說培養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了。
雖然我國在多年前就已經開始推行學生的素質教育,以期能夠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各科目均存在教學方式及內容單一無趣的現象,體育教學更是如此。大部分中小學體育課的上課內容是簡單的跑跑步、做做操以及學生自由活動,教師并沒有將某項體育運動的運動技巧以及經驗真正的傳授給學生。由于學生們長期進行著此類枯燥乏味的體育課程,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并減弱了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興趣,進而影響了學生們體育運動的積極性。相較于其他文化課來說,雖然學生們更喜歡體育課,但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學生們將體育課當成了休息放松和游戲玩鬧的自由時間,并不是真正的喜歡體育課程。
對于大部分中小學校來說,在校園體育教育方面的投入相對較少,相關體育設施缺乏,不足以支撐起日常體育教學。比如,很多中小學雖然配備了籃球場,但是沒有足球場,這就直接限制了學校的足球教學的發展。并且,在一些縣城或者鄉鎮的中小學校,甚至沒有專業的體育教師,體育課是由其他教師代為上課的,或者有些學校雖然有專業的體育教師,但其專業水平不夠,這也是制約中小學校園體育發展的重要因素。
自2021 年起,哈爾濱中考體育有一定的改革和變化,推進學生體質健康的發展。基于當前新的時代背景下,中小學校校園體育的發展對策可以圍繞完善體育教育管理制度,提高體育教育教學理念,豐富校園體育教育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和加大體育教學資源投入,保障體育教學質量等方面展開探索實踐。
學校應積極鼓勵教師們采用正確方法積極參與到教學中去,并且規劃校園體育教育的教學方針,把學校的體育教育規劃到教育事業發展的工作范圍內,同時制定一個系統長遠的校園體育教育管理制度,明確學校內部體育管理工作機構,確保學校體育工作的組織性和可實施性。從體育信息公開制度、年度體育報告制度、評獎評優制度等方面出發,健全學校體育工作體系,體現學校體育工作的系統性、特色性和扎實性。此外,還需要加大校園體育教育教學的宣傳力度,不斷提高學生對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培養學生的體育運動意識和理念。
在中小學校的校園體育教學中,教師們不僅要充分利用學校已有的教學設備,讓其作用發揮至最大化;還要多利用新媒體資源,比如,制作多媒體課件,將課程內容用學生們更感興趣的方式呈現出來,或者將課程內容編排成學生喜愛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在娛樂中學習體育知識,增加課堂內容的豐富性和多樣性,為課堂教學增加效果;還能利用視頻播放器將難度較大的體育項目以視頻的方式呈現,幫助學生理解及掌握關鍵知識點;另外,教師要善用激勵機制和競爭機制,在體育教學中適當加入競賽類活動,讓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競賽,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訓練動力,提升學生的體育興趣。在校園體育中,要注重學生體質健康的提升,就要從學生體質訓練中開展,比如注重對于學生耐力的訓練,提升學生體力、勞動力。在體育課程中,除了開展跑步、蛙跳、跳高、跳遠的耐力訓練,教師還可以選擇開展游戲的模式,比如“趣味足球”“趣味籃球”等活動,讓學生全面參與到耐力訓練中。
中小學校應該加大體育教學的資金投入,積極引進和培養優秀的體育專業人才,提高體育教師的數量和質量,建立一個穩定專業的教師隊伍,讓體育教育教學在學校也能有著跟其他文化課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時,加大在體育教學設施上的投入,讓學生除了進行無設施的體育鍛煉之外,多多進行有設施的體育鍛煉,比如讓學生進行田徑訓練之外,可以增加輪滑、排球、羽毛球等豐富多彩體育運動,以此來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和積極性。此外,提升學生體質健康的監督,建立起“智慧體測”的方式,引進相關體測軟件,上傳學生體測信息。只有學校足夠重視校園體育教學,學生們以及家長們才能逐步將校園體育教育重視起來,從而為我國校園體育事業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立德樹人”視角下“以體育人,體教結合”的價值取向,決定了體育不僅僅是幫助學生強身健體,還包括育人、育體、育心、育德、育智的獨特功能。首先,在校園體育教學訓練中,學生們會逐漸懂得規則意識、團隊意識以及合作精神,這些都將在他們未來的求學道路以及踏入社會后發揮出極大作用;其次,在競賽勝利時,學生們會充分感受到體育運動所帶來的激情和快樂,在賽場上學生們可以盡情地吼叫發泄,以此來得到身心上的放松和舒適,這有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和情緒宣泄;第三,體育訓練和比賽也會鍛煉學生們堅強的意志和非凡的勇氣,幫助他們培養不怕困難敢于拼搏的頑強體育精神,培養學生們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第四,毋庸置疑的是,通過體育課程的學習和適當的體育鍛煉,能有效地為學生們增強體質,同時促進其骨骼生長發育,養成健康強壯的體魄。
在中小學校的校園體育教學中,雖然存在著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只要廣大體育教育工作者能認真對待,合理采取針對性地教育教學的方法、手段和措施,同時借著“雙減”政策的實施,讓校園體育真正地被學校、家長和學生所重視,構建出良好的校園體育發展環境,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以開足開齊上好體育課、配齊配強體育教師,以及教會、常練、勤賽、系統化組織的教學方式來實現這四位一體的育人目標,進一步促進我國未來的校園體育事業極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