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飛 綿陽外國語實驗學校
在社會發展以及經濟文化的發展過程當中,中國武術也伴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進步和完善,形成一個具有技擊特色、健身與教育為一體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我國武術產業的不斷發展,能夠對于傳統文化進行進一步的弘揚,加強群眾對于武術運動以及武術文化的認識,進一步提升當前國民的身體健康素質。近年來,隨著體育商業化、產業化的不斷發展與成熟,綿陽市青少年武術培訓機構如培訓基地、武館、學校、培訓班等不斷涌現,教學形式和教學手段不斷更新,基本上滿足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需求,但數量的增加,并未促進武術培訓市場的良性發展,相反國外的拳種卻迅速占據中國的武術培訓市場。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市場競爭大、經濟效益不佳、教練人員不足等方面。如何促進綿陽市青少年武術培訓機構健康、可持續的發展,已成為迫切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在本研究當中,主要的研究對象為綿陽市城區以及下屬的縣區當中所開設的經營年份為10 年以上的武術培訓機構。
(1)文獻資料法
通過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檢索關于青少年武術培訓等相關研究,通過閱讀當前收集到的文獻,了解當前的研究現狀以及研究理論。另一方面,在研究當中除了閱讀上述的研究理論以及研究形成之外,還對于運動訓練學、市場管理學、武術教學、教育學等相關研究的文獻進行了查閱和知識點梳理。對于以上所收集到的資料中的理論以及研究方法進行總結,作為本研究的理論基礎以及方法參考。
(2)實地調研法
在進行本研究過程當中,需要對于綿陽市開設的武術培訓機構進行實地調研,實地調研的主要內容包括當前武術培訓機構的培訓現狀、學員學習情況、周邊資源利用效果等。
(3)問卷調查法
本研究在進行問卷的編制當中,參考了在以往研究當中學者所進行研究的問卷,根據當前的研究目的,立足充分了解綿陽市青少年武術培訓機構發展現狀以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問卷問題的編制。在問卷編制完成之后,邀請體育領域相關研究專家對于當前問卷問題設置的合理性以及內容設置的合理性進行審查和修改,并最終確定調查問卷的問題設置。最終確定問卷主要了解學員基本情況;學員對于當前體育培訓機構的硬件條件、教練員素質、培訓方式等滿意度;培訓機構當前培訓現狀、教練員數量、收費情況、運營模式等。在本研究當中共發放學員問卷調查480 份,其中回收問卷數量為435 份,回收問卷當中有效問卷數量為400 份,整體的問卷發放有效回收率為83.3%。發放體育培訓機構問卷4 份,回收4 份,有效問卷為4 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綿陽市青少年武術培訓機構有常規的培訓中心、武術訓練基地及文武學校,主要的教學組織形式是興趣班、專業代表隊、武術學校,如表1 所示。

表1 綿陽市青少年武術培訓機構開辦年限與占地面積情況統計表
綿陽市青少年武術培訓機構的教師來源于:(1)待業求職的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畢業生;(2)已經退休的老教師;(3)留校任教的學員。因此,教師流動性大,敬業精神欠佳。在學歷構成上,教練員文化水平大學本科占60%,專科占40%,他們的教學水平和專業技術參差不齊,訓練的質量和效果差異甚大。在調查中發現部分學員對教練員的滿意度較低,而原因主要是對學員的管理太過嚴格,未能及時根據部分學員的學習情況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
(1)學員的年齡、性別狀況分析
綿陽市青少年武術培訓機構的學員大部分來自市區或縣城,家庭經濟條件較好。從表2 我們可以看出,綿陽市青少年參與武術培訓的男女比例分別為85%和15%,根據當前的調查情況,可以發現,在當前的家長傳統觀念當中,男生適合進行武術鍛煉,而女生不適合進行武術鍛煉,存在一定的對于武術鍛煉認識的偏差。年齡主要集中在10—12 歲和13—15 歲之間,分別占22.5%、52%,其中小年齡段和大年齡段人群當中,參與武術鍛煉的人數較低,呈現出中間大兩頭小的趨勢。出現該現象的主要原因為,小年齡階段的學生由于自身身體情況的原因,多數的家長不同意其參與武術訓練,擔心進行武術訓練會損害其自身身體健康。而大年齡階段的學生,由于自身面臨著學習的壓力,將多數的時間用于課業的學習,因此進行體育鍛煉的時間較少。

表2 綿陽市青少年武術培訓機構學員性別、年齡分布表
(2)學員數量
四所培訓機構都是自主招生,學員人數存在一定的差距和波動,部分機構學員人數大幅下降,部分機構學員人數趨于穩定。其中發展最好的三臺縣文武學校,學員人數逐年提升。如表3 所示。

表3 綿陽市青少年武術培訓機構近五年學員人數統計表
學費是各級各類青少年武術培訓機構經費來源的主要渠道。其中綿陽市少年宮校外培訓中心(涪城校區)和江油市武術培訓基地屬于按學時上課,利用假期和周末進行上課培訓,每期收費分別為600 元、800 元,分為春季、暑假、秋季、寒假四個學期。江油市太白文武學校和三臺縣文武學校屬于正規學校的上課機制,以年為期,每期收費分別為2000 元和5000元。收費標準與其社會聲譽、知名度、地理位置、師資力量和辦學規模有一定的關系。
綿陽市青少年武術培訓機構對武術教學的基本器械、器材的配備是相對完善的,基本能夠完成對各項武術教學內容的學習,但是對于未涉及的教學內容的器械、器材沒有配備。硬件設施也不盡如人意,其中三臺文武學校設施最健全。包括休息處、更衣室、音響、地毯、飲水處、衛生間等硬件設施,其他三家培訓機構只提供部分硬件設施。
綿陽市青少年武術培訓機構為了更好地進行招生與宣傳,成立相應地部門。如綿陽市少年宮校外培訓中心(涪城區)成立了宣傳部門、市場營銷部門和市場規劃部門,江油市太白文武學校和三臺縣文武學校成立了招生部門、宣傳部門和市場規劃部門。
為了讓學員及其家長更好地了解綿陽市武術培訓市場,各培訓機構的宣傳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如:發放傳單、電視廣播、報紙雜志及微信、網絡宣傳等。目前綿陽市青少年培訓機構主要開設的教育類型有:長短期培訓班、少兒培訓班、武術專業培訓班等,涉及的教學內容主要有傳統套路、器械、長拳、太極拳、南拳等。其中文武學校均開設了散打學習內容,在一定程度滿足了學員的需求和學習興趣。
在調查的四所培訓機構中,其中文武學校重視文武兼修,并且文化課的教學時數比例在逐漸增加。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教練員重視與學員及其家長進行情感交流,如利用節假日組織親子活動,提高學生對武術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重視學員的技戰水平和比賽經驗的訓練,組織學生參與比賽、等級段位考試以及商業表演等活動,通過這些方式來檢驗學員的學習情況。從表4 中可以看出,有91.0%的學員參加過過級考試,有70%左右的學生參與過省、市、區組織的比賽。這些活動可以增強學員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提升機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表4 綿陽市青少年武術培訓機構學員參與比賽、活動調查統計表
在本研究當中發現,當前綿陽市的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自身的教學設施較為簡陋,多數的教學設施不能夠滿足學員對于教學設施的需求。教學設施是提升學生進行武術訓練興趣的主要元素之一。良好的教學設施,不僅能夠增加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興趣,還能夠進一步增強當前體育訓練的效果。區域培訓機構在進行生源招攬過程當中,其自身良好的硬件設施也能夠獲取家長更多的信任,從而獲得更多的營業額。因此綿陽市體育培訓機構應當進一步更新自身的體育教學設施。
根據當前的調查,可以發現綿陽市的體育培訓機構給予了教練員一定的進修途徑,但是其整體的效果并不明顯。因此,綿陽市體育培訓機構應當進一步加強教練員對于執教理念、課程管理以及課堂安排等方面的培訓,提升教練員的整體教育素養,從而進一步提升教練員整體的代課效果。另一方面,綿陽市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應當要求教練員主動與學員進行交流,及時地了解學員在進行體育訓練當中存在的問題,對于學員不明晰的相關體育訓練動作,以及體育訓練方案進行個性化的指導,從而促進體育培訓機構對于學員體育培訓的培訓效果。
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體育教練的教學手段有了進一步的要求。傳統的武術教學理念已經不能夠滿足當前學員的需求,需要進一步豐富當前的教學手段。綿陽市體育培訓機構在進行教學手段的改進當中,應當也充分的調動學員學習的積極性為主要目的,對于當前的教學手段進行豐富,引進理念更加先進的教學方式,讓學員在進行武術體育訓練過程當中,不僅能夠體驗到進行武術體育訓練的樂趣,還能夠充分的完成當前課程的訓練目的。
進行體育武術訓練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武術素養,促進學生的身體素質,并加強學生的自信心。因此,綿陽市武術培訓機構在進行學員武術體育訓練的同時,還應當為學院提供進行自我展示的平臺和機會,幫助學員建立自信心,并進一步達成學員進行終身體育訓練的目的。培訓機構可以組織學員參加省級、市級或者區級的比賽,或者是用比賽表演的方式,邀請當前機構的學員參與機構所組織的表演比賽,對于學員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進一步挖掘學員進行體育鍛煉的興趣。
進行武術訓練不僅僅是培養學生健康的身體,還應當磨煉學生的意志品質,讓學生知曉武術的精神內涵。綿陽市武術培訓機構在進行學員武術培訓過程當中,應當將武術的精神內涵融入當前的培訓課程當中,讓學生充分的感悟到中國傳統武術的博大精深。另外,教練員可以在進行武術訓練的間隙,講解當前所進行訓練的武術內容及其發展和其文化歷程,進一步加強學生對于武術精神的了解,傳承中國傳統武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