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紹育
摘 要:語文的培養與教學,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與此同時,閱讀與寫作也在語文教學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比重。閱讀能使得語文知識有效吸收,而寫作又是語文思想的有效輸出,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筆者常使用教育部語文教材進行教學,其教材構建的閱讀與寫作教學體系,更加要求教師注重讀寫結合教學,在教閱讀的同時訓練學生寫作?;诖耍疚膶某踔姓Z文教育教學出發,探索當前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法發展現狀與應用策略,以期能更好促進教師語文教學與學生學習更好發展。
關鍵詞:教學策略;初中語文;讀寫結合;發展實踐
閱讀與寫作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據著大半江山,雖然二者皆屬于語文科目中的不同學習分支內容,但其在實際學習當中常常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初中,作為我國教育教學的重要階段,是學生們知識學習與能力提升的關鍵時期所在。而在初中語文教學當中,讀寫結合,提高的不僅僅是教師課堂有效教學效率,也更加促進了學生語文學習與素養的有效提升,促進了語文學科的整體發展教學。那么結合當代初中語文讀寫發展現狀,教師要怎樣更好開展讀寫結合教學,促進學科發展呢?
一、當前新時代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發展的現狀分析
在教學中,筆者發現即使教師對于語文“讀寫”這兩部分教學都是十分重視的,但依舊存在部分教師受以往傳統教學模式影響,將“應試”作為教學主要目標,難以將“讀寫”二者進行有效融合教學。
同時,這樣觀念影響下的教師往往也難以深刻認識閱讀與寫作之間的深刻聯系,較少運用讀寫結合認知與教學方法,對于教學效率與質量都會產生極大的阻礙,在無形之中增添閱讀與寫作結合教學的難度與負擔。
初中生面臨中考升學等的壓力,其語文學習的主要練習多在于閱讀與寫作,所以讓學生通過閱讀學習表達技巧與知識,再應用到寫作當中,是有效“讀寫結合”教學的必然發展趨勢。
二、新時代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有效策略的應用與創新
(一)多樣發展“讀寫結合”教學方法,有效建設“讀寫結合”課堂
想要更好地進行“讀寫結合”的有效教學,教師們可以從將教學方式多樣化發展著手,盡可能多地豐富讀寫結合的語文教學方式。
就比如在進行相關文章的閱讀教學之前,教師可以提前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先自行閱讀,引導學生對語言進行賞析以提高自己精確運用語言的能力。
我國作文學習并沒有系統的寫作教材,想要提升學生寫作多是依靠閱讀教材來完成,所以教師也可以在閱讀中帶學生領略不同題材的文章。
例如《再塑生命的人》中的倒敘寫作手法;《秋天的懷念》中的插敘巧妙運用,還有議論文與記敘文的不同寫作運用手法等。讓學生在進行不同的閱讀學習之后,再相對應地進行仿寫嘗試,促進學生在閱讀學習的同時,也能更好地提升其寫作水平發展。
(二)從基礎教材出發,精心進行“讀寫結合”教學設計
教材往往是學習之本。實踐中筆者發現,立足于教材進行有效教學設計,積極拓展閱讀與寫作素材并聯系讀寫學習,能有效促進讀寫結合教學。
部編版教材是單元式的編排特點,每單元都圍繞不同主題展開。在這樣背景下,教師想要更好地發展讀寫結合教學,就可以著眼于每個主題單元進行不同教學設計,在教學設計中努力結合發展讀寫教學。
例如,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主題為“四時之景”,有《濟南的冬天》《春》《雨的四季》三篇教讀文章與一篇自讀文章。那么教師就可以在教學設計中,有效結合生活觀察促進讀寫結合。三篇教讀文章內容基本描繪的都是生活中尋常的景或事物。那么教師就可以進行有效引導,為什么身邊隨處可見的景物能被作者描繪得如此生動呢?在這些文章中有哪些特點技巧是可以被我們所模仿學習與運用的呢?循序漸進,逐步引導,讓學生在進行課文閱讀學習時,也能了解到寫作的精髓與特點;讓其寫作“有話可說”,積累更多更好閱讀與寫作素材,促進讀寫結合更好發展。
(三)利用多元信息教學手段,更好發展“讀寫結合”
在實踐中筆者發現,想要促進語文讀寫結合更好發展,也可以有效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
就像現在常用的互聯網“微課”形式,有著快速濃縮與可循環播放等特點。教師可以利用短小精煉的視頻來實際講解展示不同的閱讀文章內容或寫作技巧運用。例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具體手法,能夠被視頻更好的表達展示出來,促進學生更好理解學習發展。
信息化在教學中的輔助應用,為教師提供了更多樣有效的教學選擇,更好地緩解了教師教學的多重壓力,提高教學效率與水平。
三、小結
讀寫一體化教學,其實就是閱讀與寫作之間的有機教學學習。這在語文學科的教學發展當中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讀寫循環互促的良好語文學習系統,才能真正實現語文能力提升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舒春燕. 部編版初中語文記敘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研究——以七年級為例[G].江西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