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悅濤
摘 要:海洋漁業作為我國重要的產業之一,其產生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越來越受社會的關注。為了實現海洋漁業效益的最大化,促進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需要根據海洋漁業目前的發展現狀做出科學性的調整,進一步優化海洋捕撈、生產和養殖技術。本文主要針對海洋漁業發展的現狀以及采取的相關保障措施進行了探究,希望能夠為海洋漁業的發展提供有效的參考。
關鍵詞:海洋漁業;發展現狀;保障措施
在海洋漁業迅速發展的背景下,海洋漁業也逐漸向多元化的新興產業進行發展。這不僅有助于海洋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而且能夠滿足市場對于海洋產品的需求,增加農民的收入,對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也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不過目前海洋漁業在發展轉型的過程中依然面臨著諸多問題還需要進一步優化和解決。下面就針對海洋漁業的現狀和保障措施進行簡單闡述。
一、海洋漁業的發展現狀
其一,海洋漁業發展面臨過度捕撈問題。目前雖然海洋漁業捕撈設施和捕撈技術得到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但是隨著市場對于海洋產品的需求量的不斷增加,捕魚量也與日俱增。如果對海洋生物進行無限制的捕撈就會嚴重影響海洋生物的可再生發展,尤其是一些野生魚類已經處于瀕臨滅絕的邊緣了。
其二,海洋漁業發展面臨著產品安全問題。目前海洋環境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和污染,隨著污染問題的日益加劇,導致其向深海范圍進行擴散[1]。尤其是漁船在深海捕撈過程中由于漏油所引發的海洋污染問題,這嚴重的影響了水產品的質量,導致食品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再加上商家為了保持產品鮮活,對保鮮防腐劑進行濫用,產品運輸過程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等相關問題嚴重威脅著海洋產品安全性。
其三,海洋漁業發展面臨著生態環境破壞的問題。隨著生活和工業廢水向海洋中排放量的不斷增加對海洋原有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不僅影響了海洋生物的繁殖,而且還導致大面積海洋生物出現死亡。再加上養殖的不科學以及相關添加劑和藥物的使用進一步破壞了海洋生態環境。
二、保障海洋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相關措施
(一)遵循海洋漁業發展的自然規律
海洋漁業要想獲得健康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對自然規律和特點進行嚴格遵循。首先要從捕撈和養殖方面入手加大對海洋漁業的管理力度。在良好的生長環境中海洋生物可以實現生產、繁殖的往復循環,這也就充分的體現出了海洋生物的可再生性特點。不過要想實現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在海洋生物繁殖、生產的過程中遵循自然規律,對于海洋生物的生產期和繁殖期進行科學合理的把握,在魚汛期抓緊生產,在休漁期對海洋生物進行科學養殖。同時也可以通過小規模以及岸上漁業生產活動的開展有效發展海洋漁業的新興經濟,打造具有特色化的海洋漁業品牌,實現生態漁業的發展模式。
(二)規避海洋漁業發展過程中的風險
在海洋生物資源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通過相關保護措施的積極采取和落實加大對稀有海洋生物資源的管理力度。海洋生物資源為海洋生物的成長和發育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重要的能量。即使在海洋漁業發展過程中采用的是人工養殖方式也不需要在海洋生物生產養殖的全過程中投入大量的人力[2]。與其他產業相比,海洋漁業能夠節省一定的人力投入。當然海洋漁業在發展過程中對自然資源的過度依賴勢必也會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因素,提高了海洋漁業發展的風險。比如出現了海洋污染問題或者發生的自然災害現象等,這些都會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海洋生物的健康生長,對海洋漁業產值的提升產生不利的影響。加上海洋產品對新鮮度要求比較高,要想提升海洋產品的價值,不僅需要保鮮技術的支持,而且還需要高速的物流支持。因此在與海洋漁業發展過程中要對相關的風險防范措施進行有效實施,避免海洋產品出現腐爛變質的情況,以此來不斷提升海洋產品的競爭優勢。
(三)實現海洋漁業的轉型升級
目前可以通過漁港經濟的發展來改善漁場管理不規范的情況,促進海洋漁業由原來的單一產業向多元化產業方向發展。其一,海洋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對原有的經營機制進行改變和創新,將家庭式的經營方式轉變成公司式的經營模式,改善以前分散經營的問題,實現海洋漁業的規模化發展,不斷提升海洋漁業的專業化水平。改變以前海洋漁業的勞動密集型特征,促進海洋漁業向知識與技術相結合的方向進行轉變。加大技術扶持力度,與高校進行合作開展有關于海洋漁業方面的科技研發工作,并在海洋漁業產業發展過程中將科研成果進行有效應用。其二,不斷優化捕撈作業的技術裝備。針對遠洋捕撈加大技術和設備方面的研究力度,進一步研究和開發先進的加工、保鮮和冷凍技術,最大限度的保持海洋產品的鮮活。其三,通過漁港經濟的大力發展,實現漁港經濟的一體化發展,進而代替原有的小規模漁場。一方面可以采用生態漁業發展模式,另一方面可以建設海洋牧場,同時也可以進行休閑漁業品牌的打造,不斷提升海洋漁業發展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四)做好海洋漁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
要想促進海洋漁業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首先要從根本上對污染源進行有效治理。對生產生活所產生的污水和廢水的排放進行嚴格控制,通過對產業結構和布局的進一步調整和優化,采取相關的措施改造和升級污水排放不合格的企業,對于產生嚴重污染的產業、能耗比較高的產業進行嚴格控制,加大對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力度。其次,要針對實際情況對水資源保護區進行有效建設,通過相關保護措施的采取和落實及時恢復被破壞的海洋生態環境。通過生態防治措施的科學合理應用最大限度的降低災害發生的概率。比如可以通過養殖近海海藻對生態結構進行調整[3]。最后,要通過校企合作工作的開展加大對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吸收更多的高科技人才不斷壯大海洋漁業人才隊伍,加強在海洋生態環境監測、評價和修復方面的高科技人才團隊建設力度,為海洋漁業的發展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持,實現海洋漁業良好生態環境的創建。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想實現海洋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需要對海洋漁業的發展現狀進行有效明確,分析海洋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進一步優化和完善,一方面要遵循海洋漁業發展的自然規律,規避海洋漁業發展過程中的風險,另一方面要實現海洋漁業的轉型升級,做好海洋漁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實現海洋漁業環保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付奕奕.淺析海洋污染與海洋漁業資源保護[J].科技風,2020:133-133.
[2]李選積,鐘方杰.淺談廣西欽州海洋漁業經濟轉型經驗[J].農業與技術,2020:126-128.
[3]鄒芳泉.我國海洋漁業管理現狀與對策思考[J].南方農業,2019: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