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雪豐?鄭萬超?常家輝




摘? 要: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復合羅哌卡因對低位硬膜外麻醉患者心率、呼吸頻率、平均動脈壓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大慶油田總醫院收治的80例低位硬膜外麻醉患者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表法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40例。給予對照組羅哌卡因進行麻醉,給予觀察組右美托咪定聯合羅哌卡因麻醉。比較兩組患者麻醉效果(感覺阻滯起效時間、感覺阻滯維持時間、運動阻滯起效時間、運動阻滯維持時間)、生命體征、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鎮靜評分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感覺阻滯起效時間短于對照組、感覺阻滯維持時間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運動阻滯起效、運動阻滯維持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麻醉前的心率(HR)、呼吸頻率(RR)、平均動脈壓(MAP)各項指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麻醉后,觀察組患者HR、RR、MAP水平波動程度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VAS低于對照組,鎮靜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右美托咪定復合羅哌卡因在低位硬膜外麻醉中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不但可以縮短患者麻醉后感覺阻滯起效時間,而且患者術后疼痛程度輕,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關鍵詞:右美托咪定;羅哌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鎮痛效果
中圖分類號:R614.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13-0-04
硬膜外麻醉屬于臨床低位手術中較為常見的麻醉手段,該麻醉方式能夠起到良好的鎮痛作用,還能夠保護患者呼吸循環功能,可促進手術順利展開,能夠促進患者術后盡快康復[1-2]。硬膜外麻醉具有較多的優勢,為了提高局部麻醉藥物麻醉效果,有必要尋找到更為合適且優化的局部麻醉藥物。羅哌卡因作為一種酰胺類麻醉藥物不僅起效迅速,還能夠維持較長的鎮痛鎮靜效果,廣泛用于低位硬膜外麻醉手術中。但是在手術過程中羅哌卡因容易導致患者交感神經興奮,心理上出現不良情緒,給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較大影響[3-5]。為了進一步了解不同藥物的麻醉效果,現對大慶油田總醫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80例低位手術麻醉患者進行研究,探究右美托咪定聯合羅哌卡因麻醉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大慶油田總醫院收治的80例低位硬膜外麻醉患者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表法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40例。給予對照組羅哌卡因進行麻醉,給予觀察組右美托咪定聯合羅哌卡因麻醉。對照組患者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45~78歲,平均年齡(57.03±4.10)歲;手術類型:盆腔骨折手術17例,下肢手術10例,闌尾炎手術13例;體質量54~76 kg,平均體質量(64.40±2.15)kg;
學歷情況:初中12例,高中16例,大學及以上12例;婚姻狀態:已婚35例,離異或喪偶5例。觀察組男性患者22例,女性18例;年齡44~75歲,平均年齡(56.19±4.21)歲;手術類型:盆腔骨折手術16例,下肢手術12例,闌尾手術12例;體質量55~67 kg,平均體質量(64.39±2.10)kg;學歷情況:初中10例,高中20例,大學及以上10例;婚姻狀態:已婚34例,離異或喪偶6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本次研究所納入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大慶油田總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病情明確,均接受低位硬膜外麻醉,并具備《硬膜外阻滯療法中國專家共識(2020版)》[6]制定的低位硬膜外麻醉適應證;②年齡在40歲以上者。
排除標準:①合并竇性心動過緩、傳導阻滯者;②合并患有精神病史、心理障礙者;③合并呼吸系統、中樞神經功能障礙者;④對麻醉藥物過敏或合并椎管內麻醉禁忌證者;⑤合并嚴重肝和(或)腎功能不全、低血容量與休克者;⑥合并凝血功能異常或傳染性疾病者;⑦合并顱內壓升高或入組期間需接受抗凝治療者;⑧穿刺部位存在破潰者;⑨依從性差者。
1.3? 方法
對照組低位硬膜外麻醉手術患者給予羅哌卡因進行麻醉治療,患者側臥位,兩手抱住膝關節,下頜緊貼前胸,成屈曲狀。取正中直入法,穿刺點局部注入利多卡因。待麻醉起效后在L 3~4間隙進行穿刺入皮膚,然后用硬膜外穿刺針眼刺入,經過皮膚皮下組織及上韌帶、棘間韌帶、黃韌帶,穿透黃韌帶,阻力感消失后即進入硬膜外間隙。置入硬膜外導管注入試驗量后,沒有全脊髓麻醉的現象,注射0.75%羅哌卡因(生產企業:河北一品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463,規格:10 mL:75 mg)12 mg,麻醉完成。
觀察組患者則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右美托咪定[生產企業: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183390,規格:2 mL:200 μg(按右美托咪定計)]注射劑進行麻醉,在手術前10 min行右美托咪定0.5 μg/kg靜脈注射,10 min內完成,然后給予右美托咪定0.4 μg/(kg·h)持續泵入。術中密切監測患者的呼吸頻率、平均動脈壓等變化,并給予對癥處置。
1.4?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低位手術感覺、運動阻滯起效與維持時間;并不同時間:給藥前(T0)、手術完成時(T1)患者的生理指標,其中包括心率(HR)、呼吸頻率(RR)、平均動脈壓(MAP);評估并記錄兩組患者麻醉清醒后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鎮靜評分(Ramsay評估)。VAS評分標準:0~10分,0分表示無痛,10分表示劇痛。Ramsay評分標準:1分表示患者焦慮不安、2分表示平靜、手術合作,3分表示入睡但是聽從指令,4~5分表示嗜睡反應遲鈍甚至對刺激無反應。觀察兩組患者麻醉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頭痛、心動過緩、呼吸抑制。不良反應發生率=(頭痛+心動過緩+呼吸抑制)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感覺、運動阻滯的起效與維持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感覺阻滯起效時間短于對照組、感覺阻滯維持時間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兩組患者的運動起效、運動阻滯的維持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麻醉患者不同時間生理指標比較
T0時,兩組患者的HR、RR、MAP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T1時,觀察組患者HR、RR、MAP水平波動程度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蘇醒后疼痛、鎮靜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麻醉蘇醒后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鎮靜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麻醉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5.00%、10.0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低位硬膜外麻醉中羅哌卡因屬于常用藥物,但羅哌卡因的溶解性相對較差,在手術過程中易導致患者交感神經興奮,產生不良情緒,甚至還會對患者的心臟以及中樞神經系統產生毒性,從而降低治療安全性與預后,給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較大影響。右美托咪定作為一種新型鎮靜藥,該藥物屬于ɑ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能抑制患者交感神經興奮性,減少去甲腎上腺素激素釋放,起到阻斷疼痛的作用[6-7]。而且右美托咪定屬于咪唑類衍生物,可以有效降低血液中的兒茶酚胺濃度,能夠有效改善血流動力學,有效維持患者生命體征平穩。此外,右美托咪定同時具有鎮靜與鎮痛等效果,應用于全身麻醉手術治療中,可以通過抑制腎上腺素分泌發揮鎮靜效果,并減輕對患者機體造成的影響[8]。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感覺阻滯的起效時間短于對照組、感覺阻滯的維持時間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兩組患者的運動起效、運動的阻滯維持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右美托咪定與羅哌卡因復合麻醉后,起到了良好的協同效果,而且兩種藥物不會產生相互作用,使得麻醉效果明顯增加。Ramsay鎮靜評分用于判斷患者的鎮靜水平與麻醉深度,能夠反映出患者鎮靜效果是否理想。在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采取右美托咪定復合羅哌卡因進行麻醉后,觀察組患者VAS評分低于對照組,Ramsay鎮靜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表明在低位硬膜外麻醉患者中應用右美托咪定復合羅哌卡因,不但疼痛程度輕,而且鎮痛效果理想。右美托咪定靜脈注射后,可為患者取得良好的鎮靜效果,促進其疼痛閾值的提升,有效緩解手術操作引發的疼痛感[9-10]。同時,右美托咪定給藥后是在患者中樞系統直接發揮作用,同時結合外周α受體,對交感神經末梢突出前、后α受體興奮性及神經興奮遞質進行抑制,激活神經中樞細胞鉀離子后干擾腎上腺素的分泌,進而降低神經末梢突觸后膜興奮性,達到鎮靜的目的[11-12]。相對于其他麻醉藥物而言,右美托咪定起效迅速,靜脈滴注6 min后即可分布患者全身,在控制心率、血壓等指標的同時也能夠促進患者血流動力學水平的改善,并減少糖皮質激素、兒茶酚胺的釋放,減輕手術與麻醉對患者機體造成的影響[13-14]。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5.00%、10.00%,比較兩組數據發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在低位硬膜外麻醉患者中應用右美托咪定復合羅哌卡因的安全性較高,患者不易發生頭痛、嗜睡等不良反應。分析是兩種藥物聯合使用可發揮協同作用,促進麻醉與鎮痛效果的提升,并穩定患者術中的呼吸循環系統,在保障手術順利進行的同時預防頭痛與嗜睡等不良反應的發生[15]。右美托咪定鎮痛效果的發揮需要作用于患者神經藍斑核脊髓背角α2受體,從而減少具有傷害作用的肽類,對突觸前膜P物質的釋放進行抑制,避免疼痛信號進入腦組織,加之右美托咪定具有保護重要臟器(肝、腎等)功能的作用,用于麻醉后不會對患者臟器與組織造成較大影響,故既能夠充分保證鎮痛作用,又能夠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16-17]。此外,在劑量合理的情況下,右美托咪定并不會對患者各項組織功能造成嚴重影響,本研究應用的劑量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患者術后易蘇醒,既能夠減少炎癥因子的釋放,又能夠對患者腦組織有保護作用,避免或減少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18-20]。
綜上所述,右美托咪定復合羅哌卡因在低位硬膜外麻醉患者中的臨床療效確切,有助于維持感覺阻滯,起到更為理想的鎮靜、鎮痛作用,并且麻醉安全性高,患者在麻醉后不易發生不良反應。
參考文獻
[1]譚衛衛,王祥,成守亮,等.右美托咪定復合羅哌卡因在低位硬膜外麻醉的臨床效果研究[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20,48(2):211-213.
[2]徐建成,廖蘇蘇.右美托咪定復合羅哌卡因在低位硬膜外麻醉中的臨床應用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20,24(31):4582-4583.
[3]譚衛衛,陳為國,王祥,等.右美托咪定復合羅哌卡因在中低位硬膜外麻醉的臨床效果研究[J].中國處方藥,2020,18(2):101-103.
[4]孟昭偉.右美托咪定復合羅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下肢骨折手術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21,16(11):30-33.
[5]邱郁薇,趙政政,吳鏡湘,等.復合右美托咪定或硬膜外阻滯對全身麻醉下胸腔鏡肺癌手術患者圍手術期炎性因子的影響[J].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2020,41(1):43-47.
[6]賀純靜,蔣宗濱,段自坤,等.硬膜外阻滯療法中國專家共識(2020版)[J].中華疼痛學雜志,2020,16(3):166-176.
[7]丁力,魯舜蓉,王林艷,等.羅哌卡因復合右美托咪定硬膜外麻醉對剖宮產產婦應激反應及新生兒Apgar評分的影響[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20,28(9):1417-1419,1424.
[8]黃承云,黃琴,陳聞碧.右美托咪定復合羅哌卡因對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 早期康復效果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9,25(1):78-80.
[9]李偉,鄒聰,廖夢丹.不同劑量右美托咪定聯合羅哌卡因在上肢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四川解剖學雜志,2020,28(1):105-106.
[10]程小兵,鄧姍,劉小勇.右美托咪定復合羅哌卡因對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早期康復效果的影響[J].貴州醫藥,2021,45(11):1765-1766.
[11]李春偉.右美托咪定復合羅哌卡因麻醉對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術后恢復期的影響[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9,25(5):135-136.
[12]陳笑紅,黃德輝,郭慶聰.右美托咪定復合不同濃度羅哌卡因對行下肢神經阻滯麻醉患者的鎮痛效果觀察[J].藥物生物技術,2019,26(6):529-532.
[13]余定華,方麗萍,孫敏.不同劑量右美托咪定配伍羅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股骨干骨折患者中的臨床應用[J].現代醫學,2019(3):316-320.
[14]馬波,劉志恒,趙昭,等.羅哌卡因復合右美托咪定對超聲引導下低位肌間溝入路臂叢神經阻滯效果的影響[J].廣東醫學,2019,40(13): 1932-1935.
[15]沈霞.羅哌卡因復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股神經阻滯對TKA患者的影響[J].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1,33(5):507-512.
[16]劉禹含,嚴程,張璇,等.右美托咪定復合羅哌卡因腹橫肌平面阻滯對全身麻醉下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鎮痛效果及術后恢復的影響[J].癌癥進展,2020,18(23):2449-2452.
[17]冷春.不同劑量右美托咪定聯合羅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對股骨干骨折患者的麻醉效果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21,29(24):26-27.
[18]陸瑞斌,蔣濤,許旭東,等.右美托咪定復合羅哌卡因對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術后鎮痛效果及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醫藥,2021,16(12): 1846-1850.
[19]許金梅.羅哌卡因腹橫肌平面阻滯復合右美托咪定在低位直腸癌根治術患者中的麻醉效果[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21,21(18):98-99.
[20]陳華永,馬丹丹,張華朋,等.超聲引導右美托咪定聯合羅哌卡因胸椎旁神經阻滯對開胸手術患者的麻醉及術后鎮痛效果的影響分析[J].系統醫學,2021,6(23):13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