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能源汽車需求加大,軟磁材料的作用越加明顯。軟磁材料屬于新型材料,具有耐高溫、耐腐蝕、耐潮濕、耐酸堿等特點,應用新能源汽車上,可在無線充電、起動器電機、無鑰匙系統、音響喇叭等起到關鍵作用,保證新能源車的整體性能。
關鍵詞:軟磁材料;新能源車;應用
近些年來,隨著新能源車需求不斷爆發,各國關于新能源車補貼政策相繼出臺,歐洲各國更是從2020年1月開始執行全球最嚴碳排放法案,這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長。從國內來看,受到疫情影響和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新能源汽車需求增速不及預期,轉為負向增長,但是隨著《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關于促進制造業產品和服務質量提升的實施意見》、《關于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通知》中長期政策的發布,新能源汽車的需求有望進一步增長。軟磁材料是磁性材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由金屬軟磁、非晶軟磁、鐵氧體軟磁、納米軟磁四大類。我國主要是鐵氧體軟磁供應國,每年生產量為21萬噸左右。隨著新能源車、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市場的發展,軟磁材料需求進一步加大。對于新能源車而言,軟磁材料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應用到新能源車上的無線充電軟磁片、汽車部件等方面,不可或缺。
一、新能源車需求現狀
近些年,隨著低碳環保經濟提倡得到越來越多的國家認可,低碳環保成為各個國家所要踐行的標準。新能源汽車研發就是在這種大背景下產生的,重點是解決石油、煤、天然氣等燃料燃燒造成空氣污染、水污染等問題,而應用軟磁材料就是解決該問題的關鍵。從Wind、各公司官網、億歐、EVTank、伊維智庫、EVsales、天鳳證券等聯合發布的新能源汽車報告來看,全球新能源汽車每年銷售量從2016年的71萬輛上升到2021年的607萬輛,且汽車市場滲透率達到8%;地區上,歐洲市場上新能源汽車每年銷售量從2016年的19.92萬輛上升到2021年的200萬輛,美國新能源汽車每年銷售量從15.82萬輛上升到55萬輛,中國市場上新能源車發展較晚,2019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有109萬輛,但發展到2021年已經有327萬輛,其汽車市場的滲透率從4%上升到13%。從國內外新能源車需求來看,由于疫情影響,其市場需求雖有所放緩,但是銷售量在增加,市場滲透率也在增加。從國家政策角度來看,2020年9月,工信部、農業部、商務部聯合下發了《關于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通知》,這表明政府大力推薦新能源車進入農村市場,形成城市和農村市場的閉合。工信部產業發展規劃,更是要求新能源車2025年滲透率達到25%,復合增速達到30%以上,這均表明新能源汽車將成為國家政策大力推廣新型車型。隨著新能源汽車需求的加大,軟磁材料的開發力度逐漸加大,應用范圍更加廣泛。
二、軟磁材料在新能源車的應用
軟磁材料是磁性材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在磁場下磁化,也可在無磁場下退磁化,具有較好的磁導率、磁感應強度,磁滯性較好,被廣泛應用到變壓器、繼電器、電感鐵芯等產品當中,對新能源汽車構建具有重要作用。
(一)無線充電
軟磁材料的突出作用就是無線充電的導磁降阻、隔磁屏蔽作用,其發射端為鐵氧體,接收端鐵氧體、非晶、納米晶并行,考慮到納米晶綜合磁性能更優,且能做到柔軟超薄化,預計將成為未來高端無線充電器械的主流,而鐵氧體在發射端和大功率接收端的應用上將占主導。應用匯軟磁材料進行無線充電,效率高、磨損小。對于新能源車而言,軟磁材料實現的無線充電可有效解決新能源車續航里程問題,有助于提升新能源車市場需求。隨著無線充電機在新能源車中應用越加廣泛,新能源車市場也將成為軟磁材料實現社會價值的一個風口。與傳統充電相比,無線充電具有靈活性、安全性,尤其是在動態充電模式,能夠對行駛過程中的電動汽車進行實時充電,更能滿足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續航的要求。
(二)汽車部件
軟磁材料作為新能源車的汽車部件,主要是由鐵氧體軟磁為主。鐵氧體軟磁具有耐高溫、耐腐蝕、耐潮濕、耐酸堿,鹽霧環境無影響,可應用于起動器電機、無鑰匙系統、音響喇叭、制動器系統用電機、變頻器、風電電機、倒車雷達系統等部件。以變頻器而言,軟磁作用下的變頻器可根據新能源車實際需求,實現雙向能量流動的變頻器,避免對驅動性能造成影響。因為新能源車轉速范圍較廣,行進過程中要進行多次制動、啟動,會造成蓄電電壓變化較大,若是供電電壓不穩,可能造成對驅動性能的損傷,造成駕駛隱患。再如無鑰匙系統,主要是無鑰匙進入系統,是通過軟磁材料的特點頻率、磁導率、溫度等共同屬性,實現無鑰匙進入系統。
結語
軟磁材料與新能源汽車直接密不可分,隨著汽車市場對新能源車需求加大,軟磁材料在新能源汽車中的應用會得到進一步推廣,不僅在無線充電上,更在汽車部件上,為新能源汽車運行提供物質基礎,保證新能源汽車的使用功能和壽命。
參考文獻
[1]鄒芹,向剛強,羅文奇,王明智.新型磁性材料的研究進展[J].燕山大學學報,2021 45(201)1 5-14.
[2]高凌宇,周會軍,王成,裴瑞琳.新能源車電驅動系統的發展概況及趨勢分析[J].電工鋼,20202(3):30-34+37.
[3]黃輝,周祥,張娟.政府補貼下的新能源車雙向雙渠道閉環供應鏈的定價[J].系統工程,2020,38(310):73-81.
[4]張瑜,車曉波,王勇,于良杰.新能源車輛遠程監控系統優化設計[J].現代電子技術,2019 42(530):104-108.
[5]姚可夫,施凌翔,陳雙琴,邵洋,陳娜,賈薊麗.鐵基軟磁非晶/納米晶合金研究進展及應用前景[J].物理學報,2018,6(7):1 8-15.
作者簡介:張保國1970-10,男,甘肅靖遠縣,漢,本科,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材料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