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
摘? 要:城鄉規劃建設和土地管理是近些年來各級政府較為關注的問題,為了統籌開發利用城鄉空間,全面提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就需要對城鄉建設與土地管理進行統一、完整、系統的規劃,讓城市與鄉村發展工作齊頭并進。其中,土地管理是城鄉各類規劃實施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認識土地管理對規劃實施的重要意義,建立健全土地管理的有效策略是十分重要的。
關鍵詞:城鄉規劃;土地管理;現狀;有效策略
土地資源在城鄉規劃建設過程中起著關鍵性的支撐作用,要想進一步發展城鄉建設,就離不開土地資源的支持,因此加強土地管理對城鄉規劃建設有著極大現實意義。我國國土面積排行世界第三,資源豐富,但適合人類生存發展的土地資源較少,人均土地面積較低。面對這樣的客觀情況,在城鄉規劃建設中,不斷完善土地管理相關策略,加強土地管理力度,是促進土地合理使用、實現城鄉經濟繁榮、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手段。
1、 城鄉規劃建設與土地管理的實際意義
1.1區域規劃
區域規劃是國土空間規劃中比較重要的工作,要提升國土空間規劃質量,就要做好區域規劃。首先,要做好各個區域的現狀狀況調查,在上位發展規劃、空間規劃和主體功能區規劃等指引下,結合區域實際發展需求謀劃區域發展目標和發展路徑。例如,明確市、縣、區等不同等級區域的不同發展需求,對區域規劃計劃進行分層設計,保證不同等級區域的發展需求都能得到滿足。其次,在進行區域規劃時,也要充分考慮城市改造實際進行過程中可能面臨的細節問題,保證區域規劃滿足城市改造的實際環境條件。在進行區域規劃時,相關人員需要考慮到城市環境的復雜程度,對城市中各個設施的改造要求有所了解,腳踏實地設計區域規劃方案。最后,要注意做好對區域規劃的審核工作,有關人員要定期將區域規劃設計相關文件上交審核,保證區域規劃情況能夠及時反饋給領導層,進一步保證區域規劃的科學性。要重視區域規劃在國土空間規劃和城市改造中的重要性,為城市改造工程的進行提供良好的空間規劃基礎。
1.2做好頂層設計
相關部門需要做好頂層設計,明確國土空間規劃和城市改造的最高要求,并在此要求下保證各項工作的協調性,從大局上保證國土空間規劃的質量。有關部門要堅持“普適性”原則,在進行國土空間規劃時,要保障規劃方案能夠滿足多種需求,盡可能擴大國土空間規劃方案的可應用面積,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在城市改造工程中的指導性作用。有關部門也要做好規劃過程中各個項目主次關系的安排與協調,例如,如果在規劃過程中發現該城市的環境問題比較嚴重,就要把國土空間規劃中改善環境的工作項目作為主要工作項目,適當加強該項目的工作和管理強度。同時,有關部門也要明確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進行范圍,做好不同工作項目的范圍劃分,盡可能避免部分范圍職權交叉的同時部分范圍無人負責的情況,保證國土空間劃分工作的高效性。頂層設計在國土空間規劃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框架作用,是該項工作能夠順利完成的上層保障,因此,頂層設計的強化是非常重要的,對于城市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1.3保證環境優先
國土空間規劃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保證社會、經濟、自然三者共同和諧發展,因此,在進行國土空間規劃時,要始終把環境保護放在第一位,要保證環保理念在各個具體的工作項目中都能得到體現。首先,要做好土地劃分,在規劃過程中明確區別有害土地和無害土地;尤其對城市改造用地要重點進行檢查,避免土地問題影響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其次,要做到節約資源,在進行國土空間規劃時考慮到城市各個區域建設所需要的資源,在保證城市改造水平的基礎上盡可能采用所需資源較少的空間規劃方案,進而保證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再次,要重視生態地區的規劃,在進行城市改造空間規劃時要盡可能在城市中設計更多的生態綠化空間,以完善城市的生態網絡,打造全新的生態布局。當前生態環境保護是我國城市建設中一個比較重要的命題,也是城市改造工程無法避免的問題,對此要在國土空間規劃的過程中堅持環境保護優先的理念,提高城市的清潔度,為居民提供更加良好的城市環境。
2在城鄉規劃建設中加強土地管理的有效策略
2.1加強前期預判,增強土地使用的科學性
土地管理與城鄉規劃建設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所以提高城鄉規劃合理性就離不開對土地的前期預判。在前期預判過程中,一是要摸清土地利用的具體情況,包括土地面積、土地性質、基礎設施情況、文化遺址情況、區域經濟情況等;二是要對項目土地使用用途進行市場調研,這項工作不僅涉及項目發展方向,還對區域性協調發展起到促進作用;三是綜合考慮土地發展方向,不能因為一時之利,不考慮土地今后實際情況,違反了可持續發展原則,并影響后期城鄉規劃的順利發展[2]。
2.2完善監督體系,加強規劃實施監管
為確保規劃實施中的各項建設工作順利開展,應當建立健全合理恰當的監督機制,將責任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人員身上,保證任務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建設監督體系可分為多個層面,首先是嚴格控制涉及民生的基礎設施、公共設施、生態設施和安全設施用地不被侵占,切實保證城鄉居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重量。其次是健全工程建設的安全監督體系,逐步完善城鄉建筑市場監管、房屋產權交易等多方面的監督系統。最后是要加強相關部門的工作服務意識,端正工作人員的思想態度,確保規劃實施中建設項目保質保量竣工。
2.3協調多方利益訴求,提高國土空間利用效率
空間規劃編制是借助科學手段對國土空間資源保護利用進行指導,以便城鄉建設管理向更規范的方向發展。在編制空間規劃時,要在保護土地、能源等自然資源以及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將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與國土空間開發利用的規劃部署有機銜接起來,使城鄉建設在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范圍內執行。在宏觀上,國土空間規劃涉及多專業多部門的政策要求和發展訴求,需要多方參與,相互協調,共同制定,避免造成規劃與實際建設不符而出現偏差,確保能將規劃落到實處;同時國土空間規劃要考慮城鄉遠期發展的不確定性,預留出一定的彈性和留白空間,合理規劃建設預留地。在微觀上,國土空間規劃要加強對土地開發強度的管控和開發模式的指引,實現國土空間利用的高效性,節約土地資源。
2.4建立多元化融資渠道,助力空間規劃實施
在建設現代化強國的社會背景下,要強化規劃實施,優化城鄉規劃建設,必須要在保證政府投資穩定的基礎上,增加新的投資主體,擴大建設資金來源的渠道,保證土地順利開發。對此,各行政區政府須根據本地區經濟發展實際情況,吸引社會機構、企業、組織等多方的融資,并且對各個投資者樹立統一目標,圍繞土地管理,把政府、企業和個人等多個主體緊密聯系起來,使渠道立體化[3]。
3、結 語
總之,對于我國城鄉建設工作來說,空間規劃和土地管理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是整個建設工作的基礎和根本,只有發現當前城鄉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對癥下藥科學地制定相關措施,才能確保城鄉規劃和建設管理工作順利、有效、科學地推進。
參考文獻:
[1]范少鵬.城鄉規劃建設與土地管理研究[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1(13):2356.DOI:10.12253/j.issn.2096-3661.2021.13.2330.
[2]富詩雯,趙雪婷.城鄉規劃建設與土地管理的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16):91.
[3]樊文凱.對城鄉規劃與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現代裝飾,2021,480(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