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期,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公立醫院正在不斷優化與改善自身的管理體系,進而達到提高整體運營效率的效果。構建完善的績效管理體系對于公立醫院而言至關重要,其可大大提高自身的管理質量。然而,就目前公立醫院績效管理現狀來看,其存在著管理機制不健全,成本核算問題突出,薪酬制度不完善等多種風險問題,制約著公立醫院的整體運營質量。對此,本文就基于風險控制需求的公立醫院績效管理展開了相關的分析與研究,旨在為后續的醫院績效管理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風險控制;公立醫院;績效管理
通常情況下,公立醫院的風險主要來自于常規組織結構的常見風險與特殊社會組織模式下的特殊風險,兩種風險給現代公立醫院的經營與管理帶來了嚴重的挑戰。對此,在開展醫院風險管控時,需要從這兩種風險著手,分析風險過程與成因,進而提出科學而有效的風險防控措施,以推動公立醫院健康而穩定的經營與發展。
一、公立醫院績效管理的基本概念
從本質上來講,公立醫院績效管理主要是為了達到一定的戰略目標,對醫院各個部門與員工工作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以及員工在醫療、護理、管理與校驗等方面開展量化考核與評價的行為[1]。績效管理的內涵主要包含四個方面:其一,績效管理的指導性原則。公立醫院主要是以公益性為基本導向,以人民的健康為核心,強調多勞多得來實施績效管理的考核。其二,績效考核目標。將醫院的戰略性目標作為重要基礎,依照具體層次與時間分解成為一段時間內的員工與部門目標,經過相關的溝通,以便讓員工可以充分把握怎樣實現自我工作目標,進而完成最終戰略性目標。其三,分層績效考核。積極開展院科間一級考核分配與科室內部醫護之間、醫療組間考核分配設計指導工作。其四,把獲得績效考核數據使用到醫院管理中去,旨在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二、公立醫院績效管理風險管控過程
就目前公立醫院績效管理風險控制理論體系而言,結合績效管理的具體流程,充分明確公立醫院績效管理與風險防控條件下風險管控過程,根據具體的風險識別與風險應對等工作,就能形成績效管理相關的動態閉環系統[2]。結合公立醫院績效管理的實際需求,深度研究此工程中的風險控制問題。具體來講,公立醫院績效管理風險控制的流程如下:
1、風險識別
一般來講,風險識別主要劃分為外部風險識別與內部風險識別兩種。其中,外部風險是來自于外部環境變化,如行業發展背景、醫療政策等;而內部風險主要是來自于結構組織的相關調整、管理方式變化以及人員任命更改等[3]。對醫院績效管理工作中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預測與識別,進而更好的處理各種問題。
2、風險量化
所謂的風險量化主要是以風險識別為基礎對風險實施度量與評價的相關工作。其一,可以將所識別到的風險危害實施具象化處理,由以往僅僅停留到意識層面的風險轉變為實際數據。其二,可對識別量化構建一定的模型,可為管理人士高效而有序的處理與應對風險提供重要支撐。
3、風險應對
風險應對主要是風險量化工作的不斷發展與延伸,通過一系列的量化分析之后,工作人員能夠充分了解不同風險點所產生的危害程度以及危險處理的優先等級,結合醫院當前的基本資源與經營條件,以制定出不同角度、不同層面的風險應對方式。例如,對那些不可逆的風險應做到及時止損,針對那些沒有發生的風險應及時應對與處理,防止出現損失,其均屬于風險應對方法[4]。
4、結果反饋
結果反饋是績效管理風險管控最后一步,也是績效管理風險管控動態閉環的新開始。結果反饋就是對動態循環風險管控進行分析,且給出相應的評價結果,還要反思其存在的不足與問題,而后將這些思考應用到下一個閉環中,進而提高公立醫院風險控制績效管理效率。
三、公立醫院績效管理風險的成因分析
1、組織結構較為特殊
結合當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標準與要求,績效考核機制不可和企業一致,也不能以經濟為重要原則,應充分結合醫院自身公益性特征展開考核,其給公立醫院績效管理帶來諸多限制。行政部門考核與評價指標應局限到此框架內,即績效管理工作主要是將上級行政部門考核體系作為重要基礎開展科學性的考核。
2、內外環境相對復雜
通常情況下,公立醫院的外部環境相對復雜,且醫院可以控制的相關因素較少,導致外部環境發生變化,致使醫院績效管理效能大打折扣[5]。同時,公立醫院的內部系統相對復雜,且不同部門與古銅科室間的關聯方式呈現多樣性,且相關功能又是完全獨立存在的。基于此,公立醫院系統運行會呈現出靜態穩定、動態變化的特征,在相對復雜的內外氛圍之下,若想高效科學的開展績效考核與風險防控工作難度比較大。
3、人員結構多樣化
公立醫院管理結構特殊化決定著醫療人員既要具備高度的技術素養,還要具備高度的行政管控能力,基于此,才可在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不斷完成績效考核的相關指標。但是,醫療人員均需要5-10年的學習周期才能熟練掌握醫療技術,導致崗位工作人員的相關工作無法代替?;诖?,我們必須要不斷推進績效考核進程,傳統簡單的績效考核模式是行不通的,因此,必須要構建科學而合理的考核機制,由大角度、長時間方向不斷切入,尋找最佳績效考核目標,勢必會給績效考核工作帶來風險。
四、基于風險控制需求的公立醫院績效管理措施
1、完善治理架構
公立醫院需要根據自身發展實況,構建完善的以信息分析風險量化、醫務人員為核心的運行策略,還要以院長為重要主導,以骨干人員作為輔助,完善醫院風險控制績效管理隊伍。醫院工作團隊一旦成型,應在第一時間構建應急處置機制,明確各個人員的分工,對工作流程與職責分工進行合理的調整,強化組織實施與應急預案構建,建質公平、公正、公開的基本原則,與臨床部門展開積極溝通,從而保證醫院治理結構的規范性與合理性。
2、科學設定目標
自21世紀以來,我們政府部門就公立醫院發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與指導性意見,要求公立醫院應始終堅持以公益為目標開展管理,一切以人民健康與安全為原則,以實現管理精細化為重要目標,以提高醫院質量效益為基本方針,以求設定科學的風險控制績效管理目標。同時,結合國務院關于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提出了相關的意見,公立醫院應結合學科的基本屬性、醫療風險、崗位特征與操作難度等相關因素,構建相關的績效考核指標,進而科學設計權重與考核周期[6]。
3、績效實施
績效管理屬于共同合作、凝聚的工作,除了要具備相應的績效管理制度以外,還應選擇合理的管理方法,以獲得實質性效果。若想確??冃Ч芾砼c風險管控的效能,應僅僅抓住績效管理與績效管理的基本風險點,還要對相關的風險進行評估與分級,構建風險管理的具體實施方案,從而確??冃Ч芾砉ぷ鞯靡愿咝嵤?。
4、科學審閱與調整
績效評價主要是針對公立醫院某一段時間內對于不同核算單元內的工作效益與效率展開分析和評價??冃Ч芾韴F隊必須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則,將績效管理制度視為重要參考,及時識別與判斷其中可能存在的不足與風險,對現有的應急方案進行及時調整,及時簡化與論證風險點,以求盡可能的提高醫院的績效管理風險控制效果。
5、完善信息、溝通與報告系統
新時期,我國信息技術取得了實質性的發展,其促使現代醫院管理的難度大大降低,而電子報告單與電子病歷的使用、RBRVS得分、DRGS分組以及績效分析系統等科學化應用,均是現代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重要產物。對此,我們應強化對信息技術的有效研究,能很好的提高信息有效性。另外,公立醫院還要積極開展風險控制績效管理工作,會定期生成具體的工作報告,還會進行收集與反饋,以便信息可以順利的流動,可為公立醫院戰略推進奠定基礎。
結束語:
綜上所述,公立醫院績效管理工作會面對一系列的重難點問題,對此,必須要健全績效管理制度、確定好具體目標以及完善工作流程等等。同時,醫院工作人員應意識到公立醫院自身具有特殊性,其在績效管理方面還存在著一系列的風險點。對此,公立醫院在開展績效管理工作時,必須要具備風險防控意識,制定科學的風險防控方案,以控制公立醫院績效管理質量,可為推動公立醫院績效管理的風險防控工作做出一系列的努力。
參考文獻:
[1]楊海寧,姜媛媛.公立醫院績效管理考核體系創新研究——以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為例[J].投資與合作,2022(01):123-124.
[2]胡宜耀.基于風險控制需求的公立醫院績效管理思考[J].企業科技與發展,2020(10):194-196.
[3]譚慧娟.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財經界,2020(28):70-71.
[4]詹井超,姚景春.基于風險控制需求的公立醫院績效管理探析[J].中國醫院管理,2020,40(05):70-72.
[5]衛敏.公立醫院績效管理體系的優化探討[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0(05):95-96.
[6]戴澤軍.公立醫院績效管理的現狀、問題和對策研究——以安徽省L醫院為例[J].經濟管理文摘,2019(16):128-129.
作者簡介:邊佑君,女,浙江杭州,1987年2月,本科,會計學,助理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