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雪麗
【摘要】互改作文是新課標的要求。那么,一開始時應該從哪些方面引導學生進行互改呢?應從互改的框架、發現“閃光點”、范例引導、仿寫模寫評語幾個方面細化指導,邁開小學語文作文互改第一步。
【關鍵詞】細化指導;習作互改;小組學習;小學語文素養
修改作文是有效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作文批改方式是學生作文教師改,跟教師命題學生作文一樣,學生都處于被動地位,是易讓人累還沒有效率的活。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過:“我當過教師,改過的學生作文不計其數,得到深切的體會是徒勞無功……”《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養成自己修改作文的習慣,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培養能力?!边@就是課程改革倡導習作評改方法——建立一個學生習作評改的模式,引導學生進行習作互改,以提高教學效率。
互改作文有什么好處呢?首先,互改作文讓學生處于主動地位。互閱互改是一個主動學習的過程。在批改實踐中,學生也能更加牢固地掌握寫作的基本要求,在不斷的互改練習中強化作文的意識,更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其次,互改也能為教師“減負”,教會了徒弟,師傅不就輕松了嗎?
筆者身邊很多教師也進行了作文互改嘗試,但是在互改指導中很多教師遇到了相同的問題:班里成績好的少數學生會參與到活動中,大部分成績一般的學生根本就不動筆。究其原因:不會改。在一些學生自我教育能力不強的班級,互改課堂更是一塌糊涂。如何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參與到互改活動中來呢?筆者認為,邁開互改第一步,細化指導很重要。
一、固定互改的框架,提高效率
每個小組多少人,由誰擔任評改組長,作文評改的流程、評分標準,這些都是習作互改的框架,固定下來才能夠有效率。習作互改是小組學習,四人成組比較適宜,由語文成績較好的一名學生擔任評改組長。組長把握整組的評改質量關,有異議時做裁決。在初次嘗試評改之前,對小組長進行指導培訓后,在全班鋪開工作就容易多了。
評改流程分三個環節:讀—改—評。讀:組員輪流讀完要評改的四篇作文。在這個過程小組員之間相互交流,指出病句、錯別字,或者詢問小作者寫作意圖。這是一個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的過程。改:充分交流后,習作小組長分配組員一人一個本子,動筆修改。評:指評等級,寫評語。
小學好作文標準大同小異,固定下來更有利學生對好作文要求的理解領悟。例如,在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習作一《推薦一個好地方》評改課堂指導上,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制訂了互改評分標準:
1.題目恰當。(10分)
2.文章結構完整,分段合理。(10分)
3.內容具體,突出了景物特點。(30分)
4.語句通順,表達清楚,有好詞好句(含引用)。(20分)
5.卷面整潔,書寫認真,少錯別字,標點正確。(10分)
6.構思獨特:選材、角度、想象力……(10分)
7.開頭新穎,有趣;結尾自然、會點題。(10分)
二、以尋找“閃光點”為突破口,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
欣賞,是有力量的,會創造奇跡。“賞識教育家”周弘在培養他的聾啞女兒婷婷時發現:所有孩子心靈深處最強烈的需求和成年人一樣,人性中最本質的渴求——渴望得到別人的賞識。寫作動機是驅動學生進行寫作的內動力,我們想要讓學生愿意寫作,喜歡寫作,就要激發學生的寫作動機。如果自己的習作成為同學們的笑柄,久而久之,哪有學生還愿意寫作,還愿意在作文評改課上展示自己的作品?成功的喜悅就是原動力。因此,在剛開始引導學生進行作文互改的時候著重引導學生做的一件事就是找出每篇文章的“閃光點”:好詞、好句、運用了恰當的修辭、書寫好,甚至可以是寫作的態度……筆者要求學生把這些“閃光點”用波浪線、著重號標畫出來。難嗎?不難,每個學生都可以找。在旁邊注明自己認為好的原因,也可以表達感受,這就旁注了。經過這樣的訓練,學生作文鑒賞能力自然會有所提高。以尋找“閃光點”為突破口,“不會評”的學生都會評了。這樣,學生也就能參與到課堂互改中來。
三、先易后難,范例引導,逐漸學會修改
接觸新生事物有畏難情緒很正常,教師在開展互改教學活動前,要創設輕松愉快的互改氛圍,先易后難,先“扶”后“放”,示范評改,不讓學生產生畏難的心理。
筆者在指導《推薦一個好地方》習作評改時,是這樣做的:先和學生總結了修改習作的四個字“刪、掉、添、換”。接著,以課前初稿審查時找到一篇錯別字比較明顯的作文為范例,出示。然后,共同找錯別字、不當詞,示范修改,學生就基本能夠明白怎樣修改了。如果學生確實找不到,小學生作文“的、得、地”“在、再”這一些常見的錯字、不當詞,教師提示一下,就很容易能找到并修改了。成功的體驗是順利開展互改的前提,讓學生敢于在同學本子上落筆,互改指導第一步就成功了。至于表達不具體,描寫空洞這些小學習作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四年級學生還沒有達到修改這種問題的水平,只能在往后的習作教學中總慢慢滲透,不能過高要求。
四、仿寫模寫評語,學會鼓勵他人
寫評語是個難題,怎樣指導才能讓學生覺得不難呢?仿寫模寫。在指導《推薦一個好地方》互評時,筆者根據學生的表現,把四級評語分別作了一個范本,讓學生對照,寫下自己負責評改本子的評語:
A(90分以上):小作者按照一定的順序介紹了景點的特點,能運用修辭方法,把景物的特點描寫出來。在語言運用和書寫上還要繼續努力哦。
B(80-89分):小作者按一定的順序介紹了景點的特點。能運用修辭方法,把景物的特點描寫出來。在語言運用和書寫上還要繼續努力。
C(60-79分):未能按一定順序來描寫,語言表達不夠通順,修辭方法引用少,字跡馬虎。要加油哦。
D(不合格):……
如此示范,學生對照,能加上自己的語言更好,學生就不會再說自己不會寫了。關于評語,筆者提倡用鼓勵性語言。過去,很多教師寫評語會這樣寫:“文章選材新穎,主題突出,內容充實,結構嚴謹,層次清楚……”一線教師的經驗告訴我們,這樣的評語學生讀不懂,不理解,沒有用。曾經,筆者要求評語只由評改組長來執筆,但是后來發現這樣不科學,一是剝奪了組員參與學習的機會;二來課堂的時間也是不夠的。事實證明,人人參與才是共同提高的渠道。但是,出現的問題就是書寫有差異,所以在指導中,需要強調評改態度的要求。
總而言之,互改指導越細化就越有效果,學生更容易上手?;ジ氖翘岣哒Z文習作評改效率,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方法,是語文作文教學工作的方向。在教學工作中可能還會遇到其它問題,一線工作者都應該想辦法克服它,而不是繞過它,走老路。
[本文系廣東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教育科研在研項目“小學語文高年級習作互改多評的策略研究”(課題編號:2020YQJK51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吳中民.構建高效課堂的理念和方法[M].吉林大學出版社,2014.
[2]楊建國.廣東省小學語文教學改革30年[M].語文出版社,2010:181-182.
[3]周弘.教你賞識孩子——賞識教育實操方法[M].武漢出版社,2011:76-89.
責任編輯? 梁婷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