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杰川
【摘要】新課改下的兒童美術教育,必須要借助感知性空間設計的角度進行研究與思考,在關注設計情況的同時實現更加深入的研究,在為每一名兒童提供最佳的美術感知體驗的同時,為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打下夯實基礎。本文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對兒童美術教育感知性的空間設計情況進行分享與研究,希望能夠為廣大同行從業者帶來幫助。
【關鍵詞】兒童美術教育;感知性空間設計
“雙減”政策背景下的兒童美術教育感知性空間,不僅能夠緊密地與教育主管部門所頒布的中小學藝術評價制度進行融合,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更是能夠從更加宏觀的角度來突出現階段,人們對藝術教育的重視程度。特別是在“三孩”政策逐漸開放的今天,兒童美術教育更是成為了很多家長關注的焦點。相關從業者和管理者必須要從市場現狀調研、兒童心理研究、兒童美術教育研究的角度展開研究與探索,走出一條適合新課改理念發展的感知性空間設計之路。
一、現階段兒童美術教育感知性空間概述
在這個物質文明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精神世界也需要在這個過程中得到進步與創新,特別是對于很多家長朋友而言,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程度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想法存在,他們已經不再單純地將孩子們“語、數、外”作為衡量“優秀”的唯一標準,相反,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更加多元化的學習中得到提升,特別是美術教育方面,更是投入的更多的精力。因此,在這種背景下,廣大兒童美術教育相關工作者,必須要從兒童認知需要的角度,對感知性空間設計進行整理和規范,真正在強化兒童美術感知性空間設計的過程中,將感知性空間設計運用到“未來美學”的實踐上來。
一方面,要做好整個教育空間環境的科學設計,在關注空間尺度調整、情景造像調動、色彩運用設計、光影氛圍打造等元素的同時,也應當關注兒童的生理特點和認知特點。另一方面,則是要從啟發性、安全性、趣味性的角度,對兒童的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進行引導,利用聯想記憶等方式來獲得兒童求知欲的提升和探索欲的增強,最終從提升兒童美術認知力、美術理解力、美術綜合能力等方面,獲得較大提高。
二、兒童美術教育感知性空間設計的要點
“空間設計”作為一種全新的設計理念,在進行專業發展和專業創新的過程中,必須要借助室內設計、空間組織和微觀建筑體系結構等因素進行有機的關聯。對于兒童美術教育感知性空間設計來說,則是要突出感知性理念,在結合兒童發展特點和美術教學需要的同時,突破現有室內空間局限,在做好內部與外部空間流動關系的過程中,滿足兒童美術學習的多元化需求。針對新時期下的兒童美術教育特點,在感知性空間設計的過程中應突出如下幾個方面:
(一)感知性空間的啟發性
兒童美術教育的感知性空間構建過程中,必須要關注對兒童認知的啟發,在五光十色的墻體上、在造型各異的幾何圖形上,都能夠為兒童帶來啟發。因此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從業者必須要從“啟發性”入手,為兒童們提供各種美術聯想空間,在觸摸、感知、欣賞的同時,感受到藝術的美好和美術的神奇,在潛移默化的模仿中養成對藝術思考、分析與臨摹的習慣。
(二)感知性空間的安全性
在兒童美術教育的感知性空間布局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兒童活潑好動的特點,從安全性的角度盡可能減少一些狹窄、幽深的空間設計,在元素的展示過程中也要盡量避免使用一些尖銳和鋒利的邊緣進行設計,各類教具與兒童美術學習桌椅也要盡量采用圓弧收邊、組合式教學用品的家具,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現兒童自己動手拆裝。從顏色設計上來看也應當以暖色和亮色為主,減少深色使用。在一個寬敞、明亮的空間內,通過簡潔的空間布局來提供兒童自由學習、自由活動的空間,兒童在一些顏色搭配的元素作品下感知藝術之美。
(三)感知性空間的趣味性
兒童美術本身就是一個充滿趣味性的色彩藝術,因此在進行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感知性空間設計必須要滿足其內在的趣味性,特別是要考慮到低齡兒童們的認知規律,在顏色上進行充分創意,在各種色彩的搭配中幫助兒童們能夠借助視覺、觸覺來感知美術空間,在鮮艷的色彩作用下不斷激發兒童的視覺發育。此外,在進行空間設計的過程,從業者還應當通過走進兒童內心深處,來聆聽他們所理解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是什么,通過有趣的藝術造型和科學的色彩搭配中,對兒童的興趣及想象力空間進行有效的調動,讓美術教育空間成為兒童們感知性認知的重要平臺。
(四)感知性空間的環保性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在兒童美術教育感知性空間設計過程中還應當關注相關設計材料的環保性,由于兒童們身體各項技能尚未發育完善,因此在成長的過程中必須要選擇一些健康、環保的材料進行空間設計。特別是在木制材料的選擇方面,更是必須要選擇那些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環保用料,為兒童們的健康成長提供支持。此外,在實際的空間搭建過程中,也應當通過室內設計和環境設計來讓兒童們對環保太空泥、環保教具等有所認知,在設計的適合也應當適當放大這些環保材料的應用,通過感官與設計的融合來提升兒童們對自然世界中所存在的各種元素的理解和應用,從環境心理學的角度來調動兒童的感官認知和理解,為他們的視覺、觸覺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三、兒童美術教育感知性空間設計策略
(一)用好各類元素
在設計的兒童美術教育感知性空間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從業者要通過導入更多的圖形元素,來讓兒童們感受到更多的趣味性。例如,在實際的設計中,就可以通過引入圓形的方式來進行表達,通過色彩、明暗的搭配和過渡,讓兒童們在美術學習的同時,也能夠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觀察這個具有魔力的圖形過程中,想象著過山車、棒棒糖、旋轉木馬、風車等一系列讓人感到愉快的美好元素。另一方面,設計師還可以在感知性的設計方案中,融入更多的圖形組合,在打造出一個多元化認知體系的同時,通過圖形對稱、圖形重復、圖形疊加等技巧,來滿足兒童們對各種美術元素的向往和期待,在不斷挖掘兒童思維水平與想象力的同時,實現既定的美術感知教育目標。
(二)關注造型感的表達
在兒童美術教育感知性空間設計的過程中,還應當結合不同年齡段學生的需要,通過滿足需求的方式來引入一些造型感十足的元素,在拉近兒童們與美術學習距離的同時,也能夠擁有更多的思想空間。例如,對于一些空間較大的美術教育區域而言,設計者就應當從關注其空間舒適性和適應性的角度進行考量。此外,在設計的過程中,對一些露天的活動場景進行設計與研究,鼓勵兒童們能夠在美術擴展活動中,對周圍的環境有所感知和融入,在緩解學習壓力的同時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觀察到更多的美術元素,為后續的美術教育寫實能力提高打下夯實基礎。
四、總結
新時期下的兒童美術教育感知性空間設計,必須要結合現階段兒童審美特點和藝術教學需要,從有效提升兒童審美能力的角度入手,在實踐中、在環境中、在空間中給與充分的渲染。確保每一名兒童在進行美術學習的過程中,都能夠擁有一個較好的認知空間,在一種無聲的教育中感知到美術學習的重要性和魅力。
參考文獻:
[1]宋燁.兒童美術課的創新型教育方式探究[J].濱州學院學報,2020,26(2):4.
[2]徐淑婷.幼兒美術教育現狀分析及指導策略探究[J].讀天下:綜合,2021(4):1.
[3]申燕.幼兒美術教育現狀分析及指導策略探究[J].中外交流,2019,26(48):322-323.
[4]張華.少兒美術教育培訓班的發展現狀與實施研究[J].明日風尚,2020(19):1.
責任編輯? 彭晉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