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顏卓
【摘要】0-6歲是幼兒閱讀的關鍵期,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中,教師運用適宜的支持性策略能有效提升幼兒的閱讀興趣。幼兒早期閱讀活動的支持性策略主要包括:創(chuàng)設早期閱讀的支持性環(huán)境;選擇適宜的圖畫書,師生共讀;選用適宜的閱讀模式,鼓勵幼兒以游戲的方式對閱讀內容加以回應;轉變家長觀念,引導家長主動參與幼兒園各類閱讀活動。
【關鍵詞】幼兒;早期閱讀;支持性策略
研究表明,0-6歲是幼兒閱讀的關鍵期,早期閱讀對幼兒一生的成長、學習都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當前,教師如何運用適宜的支持性策略,支持幼兒早期閱讀活動,激發(fā)幼兒持續(xù)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初步的閱讀能力,是許多幼兒園教師面臨的問題與困難。
一、創(chuàng)設早期閱讀的支持性環(huán)境,激發(fā)幼兒閱讀興趣
幼兒園應重視早期閱讀的支持性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支持性環(huán)境包括硬環(huán)境和軟環(huán)境。
硬環(huán)境是指為幼兒提供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和條件。幼兒園各班應在光線充足的地方為幼兒創(chuàng)設閱讀區(qū)和圖書角。圖書角內盡可能多地為幼兒提供一些符合其年齡特點的內容健康的圖書,書籍的種類不宜過多,每本書最好有復本。每隔一段時間,書籍要進行更換。陳列新書后,教師可向幼兒簡單介紹新書的內容,把新書放置引人注意的地方。同時,還可與別的班交換圖書。教師也可以根據近期幼兒討論的熱點話題或主題提供相應的閱讀材料,如,班級通過創(chuàng)設“小作家書柜”,將幼兒自制的故事書、家庭故事照片書、幼兒創(chuàng)編的兒歌集等集中放置在這里,供幼兒自由交流分享。班級中的閱讀不僅僅是書籍,所有能被幼兒所閱讀的材料都是幼兒閱讀的內容,這樣的閱讀環(huán)境能極大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
此外,可設立藏書豐富、溫馨舒適的幼兒圖書閱覽室。閱覽室可根據幼兒興趣、需要劃分為科學類讀本區(qū)、故事類讀本區(qū)、益智類讀本區(qū)、詩歌散文類讀本區(qū)等不同讀書區(qū)域供幼兒自由選擇閱讀。教師要提供相對安靜的地方,尊重閱讀學習的個別需要,盡量減少干擾,要與幼兒共同制訂相關的閱讀規(guī)則。
軟環(huán)境是指教師營造自由開放、寬松和諧的閱讀氛圍。教師要有意識地和幼兒一起從書中尋找生活中的事物或答案,讓幼兒實際地感受到圖書的作用,體會通過閱讀獲取信息的樂趣,從而親近圖書,喜歡讀書。教師要鼓勵幼兒學會自主選擇圖書,如幼兒過生日,以幼兒自選的圖書作為禮物,等等。
二、選擇適宜的圖畫書,師生共讀,促進幼兒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
教師要盡可能多地為幼兒提供不同體裁(如,兒童詩、童話、散文、民間故事等)和題材(如,品德、科學、安全、益智等)的兒童文學作品,豐富幼兒的閱讀經驗,內容的深淺程度要符合不同年齡幼兒的接受水平。
圖畫書藝術質量和水平,可以從以下角度綜合考慮:故事是否富有趣味并容易理解;角色是否刻畫得立體、真實;圖文結合是否和諧,是否具有個性風格與特點;細節(jié)是否生動與豐富,是否具有經典性、代表性及傳播影響力,等等。
在幼兒閱讀過程中,教師要始終以積極心態(tài)關注幼兒早期閱讀行為。教師可采取適宜的師生共讀方式激發(fā)幼兒閱讀興趣,培養(yǎng)閱讀習慣。師生共讀的方式主要有兩種:
第一種是分享閱讀。教師在閱讀過程中,要引導幼兒認識封面、封底,在閱讀文字時,手從左至右地指著相應的文字逐字逐句地讀,讓幼兒感受到字與它的發(fā)音之間的對應關系,以及從左至右的閱讀順序。教師要通過運用表情、語調、重音、重復、簡短的問題,引發(fā)幼兒的興趣和思考。閱讀完后,教師要引導幼兒檢核自己的猜測,幼兒可以提問,相互回答問題。
第二種是互動閱讀,即重讀。在閱讀中,教師與幼兒之間主動對話。其目的主要是發(fā)展閱讀理解的技能和策略(猜測、推理、驗證、解釋、說明等),促進幼兒書面語言意識和行為的形成,感受文學作品的美。教師讀書時,可以對重點進行提問或評論,引發(fā)幼兒思考、傾聽,可以提問和回答問題,做推測或評論。讀完以后,可幫助幼兒理解關鍵詞和關鍵句,激發(fā)幼兒思考故事或資料的內容和意義;可鼓勵幼兒依據畫面線索與細節(jié)大膽想象故事情節(jié)。
三、選用適宜的閱讀模式,鼓勵幼兒以游戲的方式對閱讀內容加以回應,在閱讀中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能力
要促進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發(fā)展,不僅需要成人主動參與幼兒的閱讀活動,教師還要了解不同的閱讀模式與幼兒語言發(fā)展之間的關聯。
游戲是孩子最喜歡和最容易接受的一種方式。在日常閱讀活動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游戲的情景引導幼兒以游戲的方式對閱讀內容加以回應,當閱讀活動引起了幼兒強烈的情感共鳴,角色扮演或身體動作就成了幼兒對圖畫書內容加以回應的一種表現方式。這種多感官參與的表現方式為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或故事中角色提供了幫助,幼兒在游戲的情景中體驗到閱讀的樂趣,參與閱讀的積極性高。例如,在閱讀活動《長長的……》中,教師為幼兒提供長長的吸管,讓幼兒模仿蜂鳥覓食游戲,體驗蜂鳥嘴的外形特征,真實感受到蜂鳥嘴的長度。又如,在閱讀活動《泥土好可愛》中,教師帶領幼兒到戶外進行玩泥游戲,體驗泥的特質和有趣,進一步加深了幼兒對泥土的認識。
四、轉變家長觀念,引導家長主動參與幼兒園各類閱讀活動,營造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
幼兒閱讀興趣和能力的培養(yǎng),僅靠幼兒園的力量是不夠的,教師要將教育的力量拓寬到社會中,特別是家庭力量。幫助家長轉變對早期閱讀認識的局限性,指導家長創(chuàng)設溫馨舒適的家庭閱讀環(huán)境,積極參與幼兒園各類閱讀活動。主要做法有:
做法一:定期舉辦早期閱讀專題講座和參與式培訓,讓家長學會選擇適宜的圖畫書,懂得并在生活中運用親子閱讀的方法和策略。
做法二:組織開展“我和孩子的閱讀故事”家教經驗征文,引導家長通過敘述自己與幼兒的閱讀故事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幼兒園鼓勵家長踴躍投稿,并從中評選出優(yōu)秀文章在園內進行分享、交流和展示,不僅提高了家長參與親子閱讀的主動性、積極性,同時也增進了家園聯系及情感。
做法三:組建“故事爸爸媽媽團”,鼓勵家長主動參與班級閱讀活動,激發(fā)家長和幼兒的閱讀興趣。幼兒園可組建“故事爸爸媽媽團”,動員有語言表演特長的家長對自愿參與“故事爸爸媽媽團”的家長進行講故事培訓。家長接受培訓后,可自愿參加班級助教活動,來園給幼兒們講圖畫書中的故事。這項活動不僅提高了家長講述故事的能力,引導家長參與幼兒園的閱讀教學,同時,爸爸媽媽來園講故事也給幼兒帶來了新奇感和新鮮感,激發(fā)了幼兒閱讀的興趣。
做法四:開展“書香家庭”評選活動。幼兒園可根據本園實際,制訂適宜的“書香家庭”評選標準。通過班級推選、年級集體評議等方式評選優(yōu)秀“書香家庭”,激勵家長為幼兒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樹立正確的親子閱讀理念。
以上是筆者有關早期閱讀活動的策略和技巧的思考與實踐。事實證明,在幼兒早期閱讀活動中,教師運用適宜的支持性策略能有效提升幼兒的閱讀興趣,對幼兒閱讀習慣和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有極大的幫助。教師應不斷提高教育的自覺性,在教育實踐中認真探索和總結符合現代教育發(fā)展規(guī)律的閱讀活動的方法和策略,促進幼兒的學習、進步與發(fā)展,讓幼教工作在理智的軌道上不斷前進。
參考文獻:
[1]吉姆·崔利斯.朗讀手冊[J].中華家教,2011(11):1.
[2]陳暉.圖畫書的講讀藝術[M].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10.
[3]李麗娥,謝芬蓮.幼兒園早期閱讀教育現狀、問題及對策[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漢文綜合版,2016,35(6):3.
[4]周兢.關于幼兒園早期閱讀教育活動的思考[J].幼兒教育:教育教學,2009(12):3.
責任編輯? 羅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