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 ]
李瑾,女,浙江杭州人,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應急管理局,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防汛防臺抗旱。
[ 摘要 ]
本文主要以防汛抗旱物資儲備倉庫管理現代化為重點進行闡述,首先分析防汛抗旱物資儲備倉庫管理的現代化價值與防汛抗旱物資儲備倉庫管理的問題;其次從增加設施搭建資金、關注現代化的倉庫管理設施構建與形成儲備倉庫管理結構體系和體現倉庫管理的標準化等幾個方面深入說明并探討倉庫管理的發展思路,旨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 關鍵詞 ]
防汛抗旱;物資儲備;倉庫管理;現代化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7.018
如果沒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就無法開展抗洪救災工作,在實際的抗洪救災工作過程中,防汛抗旱物資儲備倉庫提供物資質量的保障支持,有助于防汛抗旱管理工作的現代化建設。防汛抗旱物資儲備倉庫管理效果的好與壞關系到防汛項目是否可以有效開展,新時期下國家相關人員應站在現代化的視角,對防汛抗旱物資進行有效儲備,內化倉庫管理環節,不斷構建完善的防汛物資管理體系。
1 防汛抗旱物資儲備倉庫管理的現代化價值
在北方地區,6—9月份屬于多發雨水階段,大多數區域會出現暴雨與洪水災害,洪水的出現,不單單降低地區經濟發展,還會威脅到人們的財產安全。通過防汛儲備倉庫管理工作及時保障物資調度供應的成效,可以給抗洪搶險提供保障。保存好防汛物資,作為江河規范化治理的基礎條件,所以防汛抗旱物資的保存與利用是防汛項目的重點內容。防汛抗旱物資屬于抗洪搶險工作的范疇,洪水可能造成房屋與基礎設施的完整性被破壞,因此應有效地提供防汛抗旱物資。防汛抗旱物資儲備倉庫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相關人員應重視倉庫管理的作用,使防汛抗旱工作能有序開展。
2 防汛抗旱物資儲備倉庫管理的問題
2.1 倉庫管理硬件設施建設不夠先進
現階段一些物資儲備倉庫在建設過程中不能估計到數量的持續化增加因素,物資儲備倉庫實際面積指數比較小,同時倉庫的布局不夠合理化。所以在場地相關因素的影響下,一些人員在進行防汛抗旱物資管理工作中可能做出混合保存物資的事情,沒有遵守明確物資類別的管理規定。一些防汛抗旱物資出現了堆積的現象,底層防汛抗旱物資受到上部物資擠壓,可能產生部分防汛抗旱物資變形甚至破損的問題,出現物資報廢的情況十分常見。除此之外,一些物資儲備倉庫建設的時間比較長,在后續的運用中受環境以及實際結構的影響,無法保障倉庫的儲存作用能充分發揮,造成倉庫管理質量難以提升。
2.2 物資儲備倉庫管理的標準化不強
在我國物資儲備倉庫管理基本機制的影響下,防汛抗旱物資類型以及數量都有所增加,現階段防汛抗旱物資管理工作出現巨大變革,嚴格要求了倉庫管理質量。然而一些區域仍然運用之前的法律法規,對應的倉庫管理標準也沒有及時建設,這樣各個區域內的倉庫管理效果不同,降低了物資管理質量。換言之,在防汛抗旱物資儲備倉庫管理中,因為管理內容不夠完整,不能有效地提供管理工作引導內容,管理成效勢必會受人為主觀因素制約,產生物資潮濕或者物資損壞的相關問題。與此同時,增加物資儲備量,導致新時代的防汛抗旱物資倉庫管理工作面臨更多壓力,若不能引進先進的管理方法,沒有構建強有力的管理隊伍,可能會制約倉庫管理工作的創新。
2.3 物資儲備倉庫管理缺乏法律支持
我國十分重視防汛抗旱物資儲備倉庫管理工作,為此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然而一些區域的物資管理出現應付法律法規的現象,管理效果也是參差不齊。一些區域不能及時制定有效方案,對應的約束機制不夠完善,產生管理責任不能落實到個人的問題,無形中埋下防汛救災工作的安全隱患。在倉庫管理上,一些管理工作者缺少專業的管理經驗,自身擁有的物資保存知識不夠扎實,導致一些物資沒有被科學地維修與保養,轉變為殘次品,使得防汛抗旱物資的功效流失,甚至對人們的生命安全帶來威脅。
2.4 物資儲備倉庫管理的資金投入不夠
從整體來看,防汛物資的倉庫管理工作體制不夠健全,較多的管理方案也是圍繞法律法規制定,所以一些區域政府不能結合具體情況進行撥款,導致無法滿足防汛抗旱物資管理的現代化標準需求。防汛抗旱物資管理工作應由專業人員進行,洪水來臨時,多個單位的人員互相協調落實自身工作職責。可在具體實踐中,單位的人員協調度指數不高,造成資金缺口以及防汛物資浪費的結果。
3 防汛抗旱物資儲備倉庫管理現代化發展思路
3.1 增加設施搭建資金,關注現代化的倉庫管理設施構建
在實際的防汛抗旱物資儲備倉庫管理工作中,要想滿足現代化的發展需求,政府的有關部門要加大資金支持力度,提高物資倉庫管理效率。相關人員應關注倉庫管理設施構建,首先,合理設置倉庫搭建的面積,一些倉庫面積不足,可以保存的防汛抗旱物資數量少,產生的結果便是一些物資被堆積在臨時擺放區域。在問題比較嚴重的情況下,容易出現防汛物資變形破損的問題,所以應從整體上研究物資儲備量增加的趨勢,明確物資類型與儲備管理要點,適當增加倉庫的面積,在倉庫內部進行區域劃分,做好防汛抗旱物資類別化保存工作。其次,研究物資裝卸通道,防汛抗旱物資儲備倉庫的管理者應重視裝卸通道的作用發揮,因為裝卸通道是物資運輸的媒介,和外部公路銜接。若無法保持裝卸通道以及外部公路之間的順暢,勢必會降低防汛抗旱物資的管理成效。如一些物資儲備倉庫對應的裝卸通道相對狹窄,不能實現大規模運輸車輛的通行,那么搶險救災的項目進展中能夠通行的車輛承載量受限,就會增加防汛抗旱物資的實際運輸時間。所以針對物資倉庫的管理工作,管理者應提前規劃好裝卸的路線,增加通道寬度,使通道可以保持平直化的狀態,控制通道彎曲處儲量。盡可能地讓防汛抗旱物資裝卸通道不受到其他因素阻礙,對裝卸通道以及物資保存區域加以一定的間隔設置,也不要在裝卸通道兩側放置影響物資正常裝卸的障礙物。第三,管理好物資倉庫的容量,在保障防汛物資儲備倉庫管理效率的過程中,管理者應該系統化地管理好倉庫庫容量,在設計階段安排專業的工作者參與工作,依托對應標準充分設計好庫容量。并且相關單位要結合不同類型物資的儲備條件設定不同的標準,作為倉庫能夠標準化建設的基本條件。針對儲備相同種類物資的倉庫,設計工作者引進統一化標準,運用科學的方式保障物資及時發放,幫助救災工作者節約一定的時間,促進抗洪救災工作的開展。最后,管理好倉庫內的其他設備,若防汛抗旱物資倉庫的管理設施比較完善,要重視其他設備的管理,包含貨物起重設備與貨物裝卸設備,制定儲備倉庫的應急處理措施,時刻強調防汛抗旱物資儲備的保溫以及避光管理,工作者要有針對性地對物資進行防潮與防盜處理,不斷強化物資儲備倉庫的管理效果。
3.2 形成儲備倉庫管理結構體系,體現倉庫管理的標準化
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在防汛抗旱物資管理工作中有較大發展前景,不僅可通過信息技術突破時空制約,提高物資倉庫管理效率,還能夠多元化地處理物資管理工作。引進主動監督功能與信息查詢功能,滿足防汛抗旱物資倉庫管理現代化建設要求。引進現代化的管理結構體系,發揮信息技術優勢,在結構體系內安設險情搶護模塊、物資保障模塊以及物資轉移模塊等,比如物資保障模塊的設置,設定相關功能,包含儲備物資表查詢功能、物資分布圖呈現功能、物資采購功能與物資入庫信息記錄功能。工作者可以運用分布圖的功能,在信息技術的終端界面上體現出某個區域中水利工程的實際分布圖,標注存在險情的部位,直接了解多種防汛抗旱物資倉庫儲備的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救災計劃。
3.3 完善倉庫管理的最佳模型,促進倉庫管理工作
以往的物資儲備倉庫管理作業存在物資入庫不夠科學與物資潮濕的問題,不能保障防汛抗旱物資的出入倉庫系統穩定運作。對于相關問題,在倉庫管理過程中,相關人員應完善倉庫管理的數學模型,借助數學模型研究的手段,將物資庫存量信息、物資倉庫管理變量以及物資生產量信息結合起來,保存在相同的系統內,利用計算機得到物資庫存量與出入庫量的結果。防汛抗旱物資儲備倉庫管理會受到一些新型變量的影響,不能時刻保證入庫、庫存與出庫的平衡指標不變,那么管理工作者要科學地校正物資庫存量,指數是正數時,代表庫存量大于理想數值,指數是負數時,代表庫存量小于理想數值,動態調整物資入庫量與出庫量,使倉庫管理工作更加科學。
3.4 從法律視角出發,嚴格把控好物資的出入庫過程
國家應健全法律機制,為物資倉庫管理工作提供法律依據。在防汛抗旱物資倉庫管理的入庫過程中,工作者應全面檢驗物資數量信息與質量檢驗信息,在入庫單等相關數據足夠齊全的情況下登記物資,細致標注好防汛抗旱物資的類型和數量,把內容傳輸到信息庫中完整保存。在后階段的物資倉庫管理上,工作者查閱資料信息,整理好防汛抗旱物資實際數量。優化物資倉庫管理的入庫盤點工作包含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直觀檢驗,貫徹物資檢驗標準,逐步檢驗多個物資,或者引進抽查的手段檢驗少量物資樣本,把不能達到質量嚴格標準的防汛抗旱物資進行退回處理;第二個層面是物資的基礎檢驗,分析物資規格與包裝等基本情況,以此為前提實施防汛抗旱物資入庫操作;第三個層面是提交檢驗物資報告,工作者要明確物資檢驗質量的信息和物資類型信息,并把相關數據上傳到計算機系統中。物資出庫管理要引進先進先出的理念,基于物資在倉庫中的入庫順序安排物資出庫,借助信息技術備份防汛抗旱物資出庫信息,檢驗手續文件是否齊全,若查詢到存有對應的文件信息,代表物資出庫管理有效,若沒有查詢到文件信息,要質疑物資出庫審批的真實性,控制防汛抗旱物資出庫項目的進行。
3.5 整合物資報廢機制,對物資倉庫進行安全管理
思考到防汛抗旱物資倉庫管理的時間,要想在長時間儲備中避免出現物資潮濕與損壞的問題,應該整合物資報廢機制,工作者定期對防汛抗旱物資進行清點,記錄物資受損的數量,結合具體情況對物資進行等級劃分,處理好不同等級的物資。在長時間儲備物資過程中,要對需要長時間保存的物資進行流轉處理,構建與之相對應的物資流轉單位,工作者提交流轉物資報告,便于多個救災區域的人員開展搶險救災任務,提高防汛抗旱物資倉庫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另外是對物資倉庫進行安全管理,因為許多類型的物資都具有可燃性,尤其是防汛抗旱物資,若倉庫中存有安全隱患,可能增加火災出現的幾率,引發人員和財產的安全問題。若救生衣等相關存在可燃性的防汛抗旱物資在倉庫中燃燒,會不間斷地生成有毒濃煙,嚴重威脅人員的身心安全。所以應重視安全管理,結合科學的安全管理方式,最大限度地消除物資倉庫安全隱患,使物資應急處理工作水平得到提升。要把預防為主當作核心原則,完善防汛抗旱物資倉庫的安全管理計劃,如消火栓的安全使用要點、照明燈具的安全使用要點和物資與墻體相隔的距離等,在倉庫之中安設探煙器與火災報警器,若發生火災事故,滅火系統可以對火點進行判斷,及時在著火點上灑水控制火勢蔓延,體現出防汛抗旱物資倉庫管理的安全性與可行性。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開展防汛抗旱物資儲備倉庫管理現代化工作非常重要,在抗洪搶險任務中,防汛抗旱物資儲備是基礎保障,新時期下國家應關注物資儲備倉庫管理,研究物資儲備倉庫管理的有效手段,引進先進的管理思路,繼而給高效率的抗洪搶險作業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余培峰,王雪峰,梁松嶺. 新形勢下防汛抗旱物資儲備工作的發展基調及規劃[J]. 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21,50(6):17-18.
[2]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山西局在中央防汛抗旱物資太原倉庫調研[J]. 山西水利,2019,35(9):19.
[3]張園. 寧夏防汛抗旱物資儲備工作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J]. 中國水利,2018(3):41-43.
[4]趙芮,王麗晶,詹莉莉,等. 北京市防汛物資儲備體系研究[J]. 北京水務,2017(2):33-35.
[5]蘇楓,鄒佳佳,蘇昆琨. 防汛抗旱物資儲備倉庫管理現代化路徑研究[J]. 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6(10):103-104.
[6]任吉武. 實現水利物資供應管理新突破[J]. 河北水利,2015(2):15-16.
[7]湯少林,孫標林. 奮進在希望的征程上——陜西省水電物資總公司近年發展紀實[J]. 陜西水利,2015(1):31-32,16.
[8]謝尚文,姜吉宇. 防汛物資儲備倉庫的空間布局[J]. 東北水利水電,2011,29(9):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