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 ]
張琳,女,湖南益陽人,湖南省安化縣自然資源局,中級測繪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測繪工程。
[ 摘要 ]
自然資源測繪的實踐工作能夠提供自然資源管理的科學數據支撐,確保結合專業化的測繪操作方法來全面了解自然資源的基本屬性信息。在目前的測繪技術方法轉型發展中,對于自然資源實施GPS測繪的技術手段有明顯優勢,客觀上達到了測繪準確性提升的良好實施效果。因此,本文探討了自然資源測繪實踐領域的GPS技術運用要點,提供自然資源的管理保護決策科學根據。
[ 關鍵詞 ]
GPS技術;自然資源測繪;實踐應用要點
中圖分類號:P2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7.054
近些年以來,自然資源測繪的重要基礎性工作已經獲得了全面深入進展。自然資源測繪的預期實施成效目標是否得到完整地發揮體現,直接取決于測繪技術手段的實踐運用過程。與人工實施自然資源測繪的傳統方法相比,運用傳感智能化測繪儀器支撐的GPS測繪業務實施方法更加可以確保測繪數據的精確性,對于測繪時間成本以及人工勞動成本進行了顯著的控制。由此能夠判斷出,自然資源測繪的全面開展實施過程必須要建立在GPS測繪手段的支撐保障基礎上。
1 GPS技術的基本特征及優勢
GPS的測繪工程技術手段就是衛星自動化的定位測繪技術,基本的技術實施思路方法就是測繪業務人員結合自動定位導航的測繪儀器裝置來實現針對測繪工程對象的特征數據采集,并且匯總與管理現有的測繪數據信息。因此從總體角度來講,GPS的測繪業務手段具有測繪精確性較高、測繪操作過程快捷、測繪成本較低等明顯優勢。在當前時期的智能化測繪業務全面開展背景下,GPS手段已經日益獲得了測繪技術人員的重視。
自然資源測繪的具體實踐工作具有復雜性,因為測繪業務人員首先必須要準確定位現有的測繪空間位置,然后通過構建工程測繪網絡的技術手段來采集完整的測繪對象數據。測繪業務人員通過完成以上的實踐操作過程,能夠充分確保各項測繪數據準確。工程測繪的業務人員對于采集測繪對象數據的操作實施過程應當給予重視,正確運用智能化的定位導航測繪設備系統來降低測繪數據誤差,切實防止測繪數據結果的片面性。
測繪工程技術的基本組成要素包含遙感攝影測量技術以及自動化的導航定位技術,對于后者可以縮寫為GPS技術。近些年以來,自然資源原有的測繪技術手段正在全面獲得優化。自然資源的科學管理實踐目標就是確保自然資源獲得最大限度的合理分配,杜絕與防范自然生態資源的過度開發消耗。因此對于各種類型自然資源實施全方位的科學管理利用舉措必須要依賴于測繪工程手段,自然資源技術人員針對自然資源的測繪數據信息需要進行完整的匯總,確保提供了自然資源科學利用規劃的重要決策參考。自然生態資源構成了支撐各個社會領域運行發展的關鍵物質前提,自然資源是否可以得到科學的優化配置,在根本上關系到目前時期階段的社會經濟整體發展。現階段測繪工程的技術手段非常豐富,并且自然資源測繪工程技術以及資源管理保護實踐工作的銜接程度更高。
2 GPS技術運用于自然資源測繪的必要性
2.1 準確采集測繪數據信息
空間衛星設備、地面監控站設備、測繪終端儀器共同組成了完整程度較高的自然資源測繪網絡系統。與原有的測繪業務開展實施方法進行對比,能夠發現自然資源測繪領域中的GPS手段更加可以達到數據誤差控制的目標。這是由于,GPS的自動定位測繪并不需要借助測繪業務人員的人工操作,而是只要做到了完整配置測繪自動化裝置即可。在此種情況下,通過實施衛星自動化定位采集得到的測繪業務數據很少存在誤差,因此有益于測繪準確程度的優化提高。
GPS自動導航定位的智能化工程測繪手段具有自動識別以及精準定位的效果,目前已經被推廣運用于自然資源的管理利用實踐工作領域。測繪的業務人員通過全面實施自動化的導航定位,能夠實現準確導航定位,切實有效防止了測繪影像數據的誤差。GPS測量技術的本質體現在構建動態化與立體化的三維測繪網絡,用建立測繪基準站的專業技術手段來拓展測繪網絡的覆蓋范圍。現階段動態化的實時定位以及精密單點定位測繪技術方法正在得到全方位的普及,體現了GPS測量技術以及立體建模技術全面融合的價值。GPS自動攝影測量的測繪技術關鍵就是測繪技術人員運用專業化的遙感衛星數據信號采集系統設備,并且針對特定區域的地物影像信息進行全方位的匯總。
近些年以來,GPS自動化攝影測量的數據采集裝置正在全面趨向于完善。測繪技術人員針對高分系列以及資源系列的遙感測繪專用衛星設備儀器應當進行正確選擇,要嚴格確保遙感攝影測量的圖像數據真實,防止現有的地物測繪數據與結論錯誤。具有良好清晰度的地物影像采集攝像裝置應當安裝于GPS系統的前端,運用實時性的測繪數據共享傳輸模式來準確判斷測區的總體地形。GPS的自動測繪儀器對于遮擋物可以進行自動化的去除,保證了測區的高程坐標以及點位坐標達到最小限度誤差。全站儀與水準儀都屬于GPS的自動測繪系統組成部分,自動化測繪業務的全面實施開展不能缺少全站儀等測量裝置系統。GPS的自動導航以及衛星系統定位識別技術方法能夠保證測繪結論的準確性,確保了測繪地形圖能全面反映出測區地表的總體形態與結構。
2.2 簡化自然資源測繪的操作實施過程
自然資源測繪的科學結論數據應當提供自然資源管理的重要基礎,自然資源的管理保護開展實施過程如果缺少了測繪數據作為支撐,那么管理部門人員針對目前各個城鄉區域的現有資源數目以及資源種類等信息就無法進行準確的統計。從當前時期的測繪業務實施狀況來講,自動化的GPS測繪數據采集管理方法更加有益于測繪操作過程得到簡化,確保了測繪業務人員實施更加快捷的測繪信息采集操作。便攜式的小體積測繪儀器能夠讓測繪業務人員隨時攜帶保管,并且還可以運用自動化定位的技術方法來準確判斷特殊區域地形的測繪數據結論。從以上角度來講,自然資源測繪中的GPS方法對于簡化測繪操作過程具有非常顯著的實踐影響作用。GPS測繪技術的重要意義優勢就是通過建立移動式的地理信息采集終端,確保達到了全面覆蓋測繪對象區域的目的。
測繪業務人員應當重點針對三維立體化的傾斜攝影測量模型進行完整建立,結合自動化建模的操作實施方法來確保成圖結果的準確性。GPS地理信息成圖技術手段正在向智能化發展,實現了圖數分離的地理測繪信息采集目標。測繪技術人員在完整采集各個層面角度的地物信息影像數據過程中,能使經過整改優化后的測繪影像數據信息達到更加準確的效果。自然資源管理全過程中的測繪信息化手段具有完整收集地物特征數據的價值,能防止自然資源的管理部門人員盲目開展資源保護。
測繪技術人員針對自然資源的現有數目信息以及資源完整程度信息應當進行全方位的科學采集歸納,有效保障了自然資源的科學利用決策能夠建立在測繪數據的客觀結論支撐前提下。自然資源測繪人員如果要達到更快的測繪數據采集處理速度以及更高的測繪實踐效率,就要正確運用GPS測繪系統。GPS自動化測繪模式下的全站儀屬于自動測量裝置,測繪業務人員在自動化儀器設備的支撐基礎上,確保核對測繪數據、提取測繪點位信息、整合與處理原始測繪數據等關鍵操作環節都能有更好的工作效率。GPS衛星定位與識別的自動測繪儀器對于復雜程度較高的測區地理條件能夠予以較好的適應,還能自動檢測與識別測區采集的原始數據誤差,縮短了測繪數據的整合處理時間。
2.3 節約自然資源測繪的實踐工作成本
測繪實踐管理成本重點包含測繪人力成本、測繪時間成本、測繪設備儀器成本等。現階段的自然資源管理實踐工作領域正在不斷擴展,那么客觀上就需要測繪業務人員實施更大規模的資源測繪工作。GPS的測繪輔助技術手段可以確保測繪業務人員實現針對工程測繪誤差的準確判斷查找,明顯節約了針對測繪數據進行人工采集與歸納的時間成本。具有小型化發展趨勢的GPS自動測繪儀器目前已經能夠全面支撐多種類型的測繪業務的開展,體現了降低測繪成本與引進測繪新技術之間的內在聯系。針對地形狀況較為復雜特殊的自然資源測繪工作,如果測繪技術人員能夠正確操作使用GPS儀器系統,那么將有助測繪實踐資源得到最優化的科學規劃配置,明顯降低了自然資源實踐管理工作的成本。
從整體角度來講,經過自動化改進創新后的GPS測繪輔助技術手段具有明顯簡化測繪業務流程的優勢,避免了測繪技術人員投入較多的測繪實踐工作成本。在傳統測繪業務的開展方式下,多數測繪業務人員會運用人工統計現有測繪數據的方式。實施人工統計與歸納得到的測繪數據處理結果很難避免存在某些誤差,影響到了測繪工程的實踐效率。然而結合GPS衛星導航定位儀器的全新測繪工程開展方法可以減輕測繪業務實施過程中的負擔,有效確保了測繪業務人員進行智能化的測繪數據收集與處理。
3 GPS技術在自然資源測繪中的實踐運用措施
城鄉地區的自然生態資源構成了支撐城鄉社會與經濟發展的必要物質條件,政府管理部門針對自然資源應當展開嚴格的測繪管理工作,旨在能完整收集動態化的自然資源變化數據結論,對于自然資源的科學管理工作應當提供客觀數據作為支撐。由此可見,測繪業務人員目前必須要充分結合自然資源測繪的基本實踐工作思路,科學合理地劃分現有的自然資源測繪種類,因地制宜地進行測繪技術手段的選擇。在此前提下,自然資源測繪中的GPS技術應當有如下的實踐運用方式:
3.1 水下自然資源的測繪工作
湖泊、河流以及海洋等多數水下地形區的整體地勢比較復雜,將會明顯增加水下自然資源的測繪數據采集處理難度。近些年以來,工程測繪人員已經能夠準確地了解各種特殊性較強的水下測繪地形結構,體現了測繪業務手段運用于水下地質測繪實踐活動的必要性。超聲探測的GPS儀器設備應當充分運用于檢測水下的地形地勢特征,構建多元化的三維坐標體系。測繪技術人員針對自動化的水下測繪儀器設備應當展開定期的保養維護工作,防止由于水分侵蝕以及其他自然因素而導致自動化的測繪儀器設備出現損壞。
3.2 自然資源的精準定位
自動定位技術屬于非常關鍵的自然資源測繪管理手段,測繪業務人員要想準確判斷自然資源的基本屬性特征,就要準確定位自然資源的所在空間區域。GPS的測繪儀器設有自動定位的裝置設備,因此能夠運用實時性的系統定位技術手段來判定自然資源的所在位置。測繪技術人員必須準確記錄現有的測繪數據信息,切實提升測繪實踐工作的總體實施效率。針對構建立體化的測繪網絡結構體系,工程測繪人員還要格外關注測繪網絡的全面覆蓋性,避免自然資源測繪的某些關鍵區域被遺漏。對于特殊地形區域的自然資源觀測對象來講,應當保證現有測繪網絡的完整覆蓋,切實促進測繪實踐效率的提高。
3.3 自然資源的動態觀測以及變形測量
自然資源具有動態變化的顯著特征,所以必須盡快建立完善的自然資源的動態測繪管理實踐機制。針對自然資源的數目、覆蓋規模面積、資源特征屬性等關鍵信息應當運用動態化的測繪技術手段進行正確判斷,防止測繪信息數據出現滯后性。除此以外,測繪技術人員目前還應當正確掌握自然資源的變形測量實踐技術手段,構建GPS的立體化測繪測量網絡結構體系。對于永久性的工程測繪點,應當將其布置在合理的測繪區域位置,從而實現完整覆蓋自然資源測繪區域的目標。
4 結束語
經過分析可見,自然資源測繪的關鍵實施要點應當包含采集測繪數據、判斷測繪地物的特征屬性、形成完整的測繪結論方案、提供自然資源保護的決策根據等。在目前的情況下,自然資源測繪的實踐工作范圍正在擴大,自然資源測繪的數據信息總量也在迅速擴展。在運用GPS的智能化測繪技術手段過程中,測繪業務人員應當著眼于自然資源的準確定位識別,充分開展針對各種自然資源的動態變形觀測工作。測繪業務人員需要確保現有的動態測繪數據信息的完整性,提升自然資源管理實踐工作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孟香林. GPS技術在水文水資源監測方面的應用[J]. 內蒙古水利,2021(12):28-29.
[2]張本平,山鋒,王萬平. 基于GPS技術的礦山塌陷區巖體移動三維模擬研究[J]. 能源與環保,2021,43(11):70-75.
[3]劉巖,張康宇,姜旭梅. GPS測繪技術在工程測繪中的應用探討[J]. 冶金管理,2021(21):112-113.
[4]雷坤超,馬鳳山,陳蓓蓓,等. 基于時序InSAR和GPS技術的北京平原區地表三維形變場特征[J/OL]. 工程地質學報1-16[2022-04-20].
[5]單摯,胡勇. 測繪新技術在自然資源管理中的運用探究[J]. 工程建設與設計,2021(6):91-92.
[6]曾靈敏. GPS測量技術在土地測繪中的應用分析[J]. 科技風,2020(2):104.
[7]張明. 電子工程技術在農村自然資源測繪中的應用[J]. 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20(1):234-235.
[8]曾瑞棟,肖俊. GPS-RTK技術在礦山測繪中的應用探討[J]. 世界有色金屬,2019(16):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