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 ]
王特,男,湖南長沙人,長沙市生態環境局開福分局,研究方向:環境監測管理。
[ 摘要 ]
鑒于近些年城市居民數量不斷增加,日常居民生活用水、工業用水量增加,城市水污染嚴重,不利于促進水環境良好發展。本文將著重分析城市水污染的情況,包括水污染的來源、水污染的誘因及水污染現狀,進而結合案例來分析和探討如何加強城市水污染控制與水環境保護綜合整治。
[ 關鍵詞 ]
城市;水污染控制;水環境保護;綜合整治
中圖分類號:X5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7.055
水環境就是自然界中水的形成、分布及轉化所處的空間環境。目前我國各地區地表水、地下水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導致水環境發展狀況不佳。對此,應當對城市水污染情況及誘因予以掌握,以此為切入點合理地規劃并實施水污染控制與水環境綜合整治技術,切實有效地解決水環境污染和破壞的問題,努力構建環保型城市。
1 城市水污染情況分析
1.1 城市水污染的來源
1.1.1 生活污水
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人口數量持續攀升,加之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的日常生活呈現出多元化特點,使用含有化學原料的物品增多,這就使得人們日常生活中所排放的生活污水普遍含有多種有機污染物,且隨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提高生活污水排放量逐漸增大。這就給城市污水處理系統帶來較大的負擔,如若超出水環境自凈能力及污水廠污水處理能力,那么城市水污染因子將逐步累積,水環境污染程度將有所加劇。
1.1.2 工業染污
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近些年工業行業發展態勢良好,雖然我國高度重視并且落實環境保護相關政策,對工業廢水、廢氣排放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但日常工業生產的過程中依舊會排放較多的工業廢水,如若廢水處理不當,那么含有有害物質的污水排放到大自然之中,勢必會給生態環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進而阻礙城市生態化建設與發展。另外,工業廢氣、廢物所產生的污染會有部分進入水環境之中,比如二氧化硫、石油類、重金屬粉塵等,致使水環境不佳,給人類身體健康及生產生活帶來一定的威脅。
1.2 城市水污染的誘因
為了能夠切實有效地治理水環境,控制水污染,應當找出誘因,從根源上加以遏制,如此才能逐漸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城市良好建設與發展。具體來講,城市水污染產生的誘因主要為:
城市建設與水環境保護不匹配。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背景下,我國各個城市均有不同程度的發展,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黨中央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環保理念,應在城市建設的同時加強水環境保護。而立足于現實層面,經濟發展,城市建設也要對實際情況予以分析,部分城市未能充分考慮當前河流保護實際情況及需求,并以此為切入點來優化調整城市建設方案。導致某些工程項目的建設投產,以及城市化進程建設給河流保護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致使水環境保護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如地表水污染、黑臭水體產生、湖泊富營養化等。國家雖然在不斷加大環境保護力度,但水環境質量下降的情況在很多地區仍然很普遍。
工業污水排放超標,排放總量不斷加大。在國家相關政策及法律法規約束的情況下,工業企業應當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來處理和排放工業廢水、工業廢氣、工業廢物等,避免給水環境帶來負面影響,促進我國城市良好建設,促進國家可持續發展。但部分工業企業為了能夠降低經營成本,創造較高經濟效益,在實際進行工業生產的過程中未能嚴格按照相關制度要求,超總量排放工業廢水,甚至偷排超標工業廢水,導致當地水環境遭到嚴重破壞。
農業面源污染廢水收集處置率低。農業面源污染廢水是指在廣大農村地區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中產生的含有化肥、農藥、畜牧糞便等物質的廢水,這種廢水無法集中收集處置,隨意排放會污染地表水環境。雖然近幾年在國家相關政策要求下,地方環保部門也加大了對農業面源污染的管控,特別是農業廢水管控。但受管控力度不強或受區域地理環境、經濟環境、政府財力等情況的約束,農業生產生活廢水集中收集處置的資源化利用程度低,部分收集處理后排放的尾水排也不能達到設計排放標準,經處理后的廢水依舊含有較多的污染物,會對水環境造成污染。
1.3 城市水污染現狀
目前,雖然各地方政府加強了對水污染問題的整治,但依舊存在某些工業企業為了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而未能合理地設置污水處理系統,導致所處理的工業廢水依舊達不到國家相關規定,相應的所排放的工業廢水可能會污染河流、農作物種植等,間接危害人們的身體。使用受污染水源對人體的傷害十分巨大,污水成分復雜,其中的重金屬、超標礦物質、有機物和微生物等都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威脅,部分地區的自來水出現水質渾濁、有異味等問題。這充分說明了城市水污染控制還有待加強。
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的背景下,我黨和政府越來越重視水環境的改善,對于當前城市水污染排放提出了嚴格的要求,要求地方政府能夠基于本地實際情況,制定可行管理制度,組織相關部門貫徹落實水污染控制工作,逐步改善水環境質量。而現實情況顯示則是全國各大城市地下水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且城市污水治理比較困難,它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工程,需要基于不同時期城市建設實際情況及水環境實際情況,制定可行的水污染控制措施,如此才能夠逐漸消除負面影響,為促進城市良好建設與發展創造條件。所以,在近些年水環境有所改善的情況下依舊不能放松,需要正視水污染的控制實際存在的問題,持續投入大量精力、時間及資源行進管控和修復,逐漸提高對水污染控制力度,盡可能地改善現狀,為促進城市生態化發展創造條件。
2 城市水污染控制與水環境保護綜合整治技術研究
2.1 案例分析
響應國家政策要求,長沙市城區北部的開福區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水環境保護工作,切實加大了水污染防治力度,采取了一系列工程性措施和管理性措施。行政區域內湘江主要支流瀏陽河、撈刀河污染物濃度持續下降,水環境質量改善趨勢明顯。但由于區域內水系復雜、大型城鎮污水處理廠較多、撈刀河以北的區域開發及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區域內污染物排放負荷較大等諸多原因,目前區域內水環境保護工作壓力依然很大,個別區域和流域水環境問題非常突出,亟須穩步推動綜合整治。
就以撈刀河水開福段為例,根據國控斷面水質通報,2019年1~3月入湘江河口斷面共3個月份的水質評價為Ⅳ類,超標因子為總磷;2020年5月、6月和8月共3個月份的水質評價為Ⅳ類(根據生態環境部相國控斷面水質關評價方案,6月份的水質評價參照了5月份的評價數據,未進行實際手工采樣檢測),超標因子為CODcr(化學需氧量)。根據區相關部門委托第三方機構開展的常規監測,自2019年下半年開始,開福段流域各監控斷面水質基本能達到Ⅲ類標準。在此基礎上客觀地分析撈刀河開福段水質的影響因素:
2.1.1 生態流量偏小。撈刀河生態流量基本應維持為5.2m3/s,但受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年均極不均衡。又因為撈刀河干支流全流域缺乏水利工程,所以不同月份生態流量變化較大,這就使得其存在季節性生態流量不足的問題。
2.1.2 全流域污染負荷較重。在撈刀河流域周邊構建了9個工業園區或者工業集中區,日取水量較大、日污水排放量也較大。目前撈刀河水資源利用率已達到51.5 %,遠超40 %的控制要求。工農業取水和污水排放量較大的問題客觀造成了流域污染負荷重,水環境容量不足。
2.1.3 容易出現污染物累積的情況。因撈刀河與湘江交匯處水體流動性較差,自凈能力有限,而撈刀河流域設置的工業園區較多,這就使得工業污水排放超過撈刀河自凈能力,污染物容易在下游段積累,進而影響水質。
2.1.4 蘇托垸污水處理廠投入運行,增加下游段污染負荷。于2020年9月建成的蘇托垸污水處理廠雖然能夠按照準Ⅳ類標準排水,對區域水環境治理有利,但其也會產生不利影響,比如納污區域較大,會增加撈刀河最下游的污染負荷;尾水排口距離國控斷面不到2 KM,準Ⅳ類水的排放標準低于斷面達標管控的Ⅲ類標準的管控要求。
2.2 水污染控制的基本內容
伴隨著城市人口數量的持續攀升,城市水資源需求增加,所產生的生活廢水也有所增多,這就使得城市廢水處理廠所承擔的廢水處理負荷增加,日處理生活廢水、工業廢水較多,容易出現超流域承受能力的污染總量情況,各種污染因子進入水環境,勢必會加劇水環境污染物累積程度。而水污染控制則是以防治為主,對城市水環境發展實際情況及水污染發生情況予以掌握,按照國家政策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客觀且全面地分析,進而科學合理地規劃防治措施,加強城市水污染的預防及管控,逐漸改善水污染情況,使水環境得到有效保護。
2.3 水污染控制與水環境保護綜合整治的做法
2.3.1 明確水環境綜合整治重點
為了保證水環境綜合整治獲得良好效果,應當明確該項公眾重點,進而有側重性地規劃和實施該項工作,如此才能保證所落實的各項整治措施與水環境污染實際情況相貼合,進而發揮整治作用,逐步改善水環境。基于此,應當對城市水環境發展的實際情況予以了解、城市水污染發生的情況予以明確,結合相關政策要求及法律法規,客觀地分析水環境綜合治理的重點:
2.3.1.1 制定關于城市水環境綜合整治方案之際,應當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從保證生態環境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思考和探究如何有針對性地處理水污染、水景觀及水生態,進而提高水環境整治成效。
2.3.1.2 在城市水環境整治規劃之際,應當明確城市水環境的實際狀況,客觀分析此水環境污染的原因,以此為切入點來制定有針對性的、有效的治理對策,比如加強城市河道整治、加強污水處理管網建設等等,通過多種舉措的同步落實,最大限度地改善水環境。
2.3.1.3 在具體落實污水處理工作之際,應當根據城區水庫建設與使用情況,結合河流、湖泊的發展情況,提出有針對性的污水防治措施,進而有效落實各項防治工作,盡可能地降低水污染。比如針對撈刀河污染實際情況,應當注意加強對撈刀河開福段所有排口、泵站的排水監管,實施排水的統一調度,避免在短時間內排漬泵站同時開啟,減少污水集中排放,切實保障入湘江河口的斷面水質;遵循相關規范要求,貫徹落實截污措施、淤泥清除措施及補充水資源措施等,改進撈刀河流域的實際狀況,營造良好的水環境。
2.3.2 構建健全的、完善的水環境綜合整治體制
不同地區水環境發展情況及水污染發生情況均不盡相同,所以在國家政策及法律法規的指導下地方政府還應當基于本地區實際情況,從促進城市良好建設與發展、促進水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制定適合的、有效的、健全的水環境綜合整治體制,切實有效地約束和規范水環境整治工作,以便提高該項工作的有效性,逐步改善水環境。為了能夠真正做到這一點,應當詳細了解國家頒布實施的相關政策、相關法律法規,同時對以往所落實的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實施情況進行分析,客觀地反映綜合整治體制存在的不足,以此為切入點來科學合理地修訂水環境綜合整治體制,提高其適用性,如此勢必能夠指導和規范工作人員,制定適用性較高的整治措施,加強水污染的處理和控制。比如在撈刀河綜合整治期間,強化撈刀河右岸區域黑臭水體管護,即加快截污管網建設,減少污水排放量;切實做好淤塞河道及渠道的清淤和水面垃圾的清理等常規管護工作,保持水體流動性,提高自凈能力;切實加強對黑臭水體一體化治理設施的維護和監管,確保設施正常穩定運行,達到收集和處理的效果,防止黑臭水體反彈,提高整體水環境質量。
3 規范排污整治標準及處理系統
城市水污染綜合治理工作的有效展開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各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能夠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政策及法律法規,結合本地區水污染實際情況及治理目標,制定適合本地區應用的政治標準及處理系統,進而標準化地處理廢水,加強河流的治理與維護,如此才能夠逐漸改善城市水環境,為促進城市良好建設與發展創造條件。當然,要想真正做到這一點,需要當地區政府制定合理的發展規劃和準入制度,各部門各司其職。企業注重清潔生產,明確企業主體責任,盡可能地保證各個生產環節均能夠合理利用水資源。比如制定完善的生產責任制,將具體的工作職責落實到人頭,讓工作人員認真負責地操作生產工藝,真正做到清潔生產。提出生態化工業生產理念,積極推動管轄區內工業園區朝著生態化的方向邁進,也就是通過頒布相關政策,鼓勵下游企業收集和利用上游企業生產廢料來進行工業生產,如此即可延長生產鏈,減低生產成本及廢料的產生,努力實現“零排放”的目標。
4 結束語
水環境的破壞比較容易,而水環境的維護和改善卻是非常困難的。在我黨和政府大力提倡節能環保的今天,為了能夠促進各大城市生態化發展,應當正確認識到水環境維護的重要性,客觀地審視當前城市水污染的實際情況,提出水污染控制與水環境綜合整治技術,逐漸消除負面影響,改善水環境,為良好建設和發展城市、社會,乃至國家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唐旖旎,唐冰. 城市水污染控制與水環境保護綜合整治技術的研究[J]. 皮革制作與環保科技,2021,2(10):82-83.
[2]代艷偉,劉恩,吳曉姣,等. 城市水污染控制與水環境保護的綜合整治技術[J]. 皮革制作與環保科技,2021,2(20):130-131.
[3]路建華. 城市水污染控制與水環境保護的綜合整治技術[J]. 環境與發展,2019,31(12):68;112.
[5]熊驍鹿. 雨花臺區水環境綜合整治與污染控制治理的策略[J]. 區域治理,2021(49):10-12.
[6]檀雅琴,陳江海,曹卉. 九江市中心城區水環境狀況及污染控制措施分析[J]. 凈水技術,2021,40(S2):61-66.
[7]支超紅. 城市河道水環境污染治理對策研究[J]. 資源節約與環保,2020(9):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