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李志龍
2021年9月1日正式生效的新的《安全生產法》中納入了建立企業風險分級管控及隱患排查治理體系,要求生產經營企業要建立風險分級管控及隱患排查治理防控制度。所以,企業想要增強其生產綜合預防控制力,就必須建立風險分級管控及隱患排查治理防御體系。首先,企業若長期嚴格、規范與合理的實施該體系,則能有效完成風險管控、隱患清除與生產保障。另外,企業身為生產主體,其所擔負的安全生產責任極其重大。可見,有效開展風險分級管控及隱患排查治理活動,不斷健全企業風險分級管控及隱患排查治理機制的建立,是一項企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工作,同樣是必須踐行的一項法定義務。
近年來,在高速發展的社會經濟下,我國諸多企業均擁有較強的管理基礎與能力,使企業的安全生產具備了強大的資金與技術保障。未來應該利用增大在安全方面的投入,培養出優秀的專業團隊,健全監督考核體系等策略,對企業的風險分級管控機制建設開展多維度的強化與健全。
加大安全投入
安全生產,與管理者的關注有密切關系,更與物資支持、人員管理及良好的資金投入息息相關。必須有效開展安全投入,才可保障安全工作的高效與有序實施,從實質上確保生產的安全。
明確工作思路,精心制定考核工作方案
管理者要對自身企業的風險辨識工作加以重視,并在工作中發揮模范領頭羊作用,引導所有職工進行探討與判斷,分別設置領導小組與工作小組,利用對領導小組的設立,深入規范及引導企業的風險分級管控評價激勵制度,建立評價工作辦法,確定工作方式,制定評價工作核心理念工作試點與進度方案、工作程序及內容等。在建立出與企業實際相符的工作辦法下,才可以使工作得到良好的開展與落實,實現預期目標。
通過“內、外”合力,提升專業管理水平
基于企業風險分級管控評價及咨詢的工作要求,企業應對內部管理人才進行計劃性培養,實施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需要時應聘用我國的高素質人才隊伍,通過外腦來判斷企業風險。外界專家能精準理解法規條款,而企業職工較熟悉生產步驟及設備設施,二者相輔相成,配合得當會讓風險的辨識效果加倍。
定期開展風險識別回顧,實現風險源PDCA循環
企業辨識風險時,難免會出現漏項,在企業生產運營的不間斷和對外界事故案例的搜集參考下,應將安全管理事故的教訓內化成自身管理經驗,每年要按時實施全員的風險辨識。讓職工在辨識中對安全認知進一步鞏固,再次了解崗位具有的安全風險,并不斷復習安全策略,讓辨識過程成為職工安全再教育的關鍵所在。借助企業與職工的互動落實細化企業安全風險辨識的工作,增強企業的安全管理能力。可見,企業利用全員全流程的風險辨識,鞏固了在規范化生產的意識與認知,明顯增強了自身的規范化生產能力。
嚴格落實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企業方面。基于對EHS(Environ ment Health Safety)風險進行辨識的前提,預防控制職業病或許導致的危害,持續健全既有隱患排查治理機制,有效開展安全風險警示工作,良好管理控制企業安全風險,合理判斷實際的風險等級及識別。風險指的是借助系統,可以界定風險、評估后果和風險的出現幾率,評價實施中的風險防控管理策略。探索、制定及規劃過程中,要盡快評價產品或者工藝的隱性影響。利用按時及不定時檢查,與專項及系統檢查相結合,強化領導者關注和全員共同參與,建立出水平及垂直面均比較廣闊的企業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并在隱患排查治理時,應該有效開展對治理過程的機構保障,提升治理策略的合理性與科學性,治理完畢后,應該進行確認及驗證管理,實現閉環管理。生產時,應該從實質上完成清楚安全隱患的任務,完成全過程的安全生產。
部門與班組方面。企業內不同部門應針對風險辨識及界定結果,建立詳細的管理控制風險的策略,制定企業生產班組及部門各級隱患排查方案記錄,基于安全風險辨識及界定的不同,讓生產班組以日為單位落實組織域內隱患排查的工作,但部門卻僅用按時對普通類風險進行隱患排查,對不常見風險組織抽查,保證在一個周期中能實現全面檢查,從實質上完成安全管理工作關鍵在于發現風險,而非單純管理隱患。制定完善的風險分級管控及隱患排查治理防御機制,則需要把管控風險放在隱患排查治理前面,把隱患排查治理放在事故前面,把企業的最終防線確定為事故的應急救援,以全面發揮出雙重預防機制的功能。
加強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執行力度
企業識別判斷風險時不僅應考慮充分覆蓋,還應側重于對不同風險源開展進一步梳理與總結,充分檢查企業安全生產時產生的多方安全隱患問題。企業應利用安全生產委員會按時組織評價審核,并建立具體的企業內部預防方案及制止不同事故的工作記錄,對于各類安全隱患,企業應利用高度的自信和意志,基于對投入力度的加強實施踐行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強化工作的實施力度。
隱患排查治理對象
企業的隱患排查治理目標主要是在事故要素前提下所劃分出的人因、環境、物因及管理四大隱患目標。此四大目標分別代表了人、環、機、管。而是指人的危險行為、機器的危險狀態、環境因素不良、管理策略失位。人因隱患主要涵蓋了如失誤作業、違章違規作業及違章指揮等各類危險行為。物因隱患主要涵蓋了設備運行異常、設備安裝及維護等的短板。環境隱患主要涵蓋了場所的設計、環境及危害超標等問題。管理隱患主要涵蓋了管理制度及組織構架等問題。目標不一樣,風險管控的重點也就存在差異。在隱患排查治理過程中,人因隱患的工作重點在于保障作業人員的身心健康安全,物因隱患的工作重點是保障設備設施的正常無異的運轉,環境隱患的工作重點在于為作業人員提供一個優質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氛圍,而管理隱患的工作重點在于對管理機制的進一步健全。
隱患排查治理運行流程
隱患排查治理主要涵蓋了隱患排查、隱患評價、隱患報告、隱患治理以及隱患驗收五大流程。隱患排查主要針對的是上述所說的人、環、機、管,詳細的排查方式是應該發掘出風險的管理控制,以及安全的教育與管理等層面的詳細辦法,排查企業在運行時的整個生命周期中的風險隱患。對隱患的評價主要分成兩步,首先是排查和判斷事故隱患,對事故是屬于重大隱患類型還是普通隱患類型進行界定。其次是將風險作為根據來對重大隱患的級次展開科學合理的認定。隱患報告與評價清單中的隱患內容相結合,把不同類別的隱患按級次逐一向上匯報,同時有效開展通知整改和整改之后的反饋,并結合事故隱患級次有效開展等級劃分工作,編制具體的信息檔案。隱患治理應該針對整改難度的差異來展開工作,難度不大的一般由班組中的管理人員開展直接的整改,但難度較高的就應該在上報后建立具體的整改措施。而隱患驗收則是在完成隱患治理后,對隱患治理成效進行評價,在相關技術人員及專家進行驗收并通過后,完成隱患的記錄與銷賬。
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具體工作方法
首先是健全隱患排查體系,落實企業的隱患排查職責及任務。企業在排查隱患的時候,應該注重增強隱患排查體系的健全化及合理化,進而更為準確的建立隱患排查的任務,有效開展充分的隱患排查工作,才能蜻蜓點水的現象。其次是明確出隱患排查的詳細周期,細分隱患排查人員的工作。在隱患排查時常常出現“誰都可以管但誰都不想管”的問題,也有很大幾率形成諸多排查漏區。為避免此類現象的發生,進行隱患排查時應該對企業隱患排查人員的工作職責進行深入細分,同時建立隱患排查的具體周期,如有必要建立日、月、年等詳細的排查日期及周期,進而為隱患排查人員提供出清晰的工作安排。對其中的日排查而言來說,主要偏重于對普通隱患的排查,月排查及年排查卻對于關鍵隱患的排查更為重視。另外,還應該對已經整改完畢的隱患進行再次排查。再次是有效開展隱患排查分級治理。各類隱患對企業的運營及發展所造成的影響是不一樣的,所以分級治理應該從隱患的類別、出現幾率和危害大小等的差別入手。建立一個隱患排查的具體治理級次,如對于普通隱患與關鍵隱患選擇有差異性的相應排查治理模式及力度,最終使隱患的排查治理成效得以增強。最后是制定有關的培訓獎懲機制,企業管理層要加大對人員培訓機制、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和評價機制的構建,將各項管理規范落實到位,有效實施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的評價制定,進一步將安全生產責任制度落到實處,從而保障企業風險分級管控及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建設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的良好運用。
(1魯西新能源裝備集團有限公司)(2山東時風(集團)聊城農業裝備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張建斌.企業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構建探討[J].企業科技與發展,2022(01):169-171.
[2]李欣欣.構建企業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J].化工管理,2021(08):100-101.
[3]辛盼盼.企業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構建研究[J].安全,2020,41(01):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