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霞
新課改的深入實施對初中英語教學的要求日益提高,而英語教學中的閱讀這一重要組成部分也頗受公眾關注。英語成為當今世界的一種通用語言,為此,引導學生掌握好這一語言,學會表達,學會交流,則需要在初中英語課堂中加強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通過恰當的方式與方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一、當前英語閱讀教學現狀一探
從目前的一些英語閱讀教學中發現,英語閱讀的教材較為單一,教師缺乏向學生推薦英語閱讀書目的意識,如引導和鼓勵學生更好地閱讀有益于身心的英語雜志、圖書等,而學生也缺乏主動閱讀課外英語書籍的積極性以及閱讀能力。不少學生閱讀的英語素材僅僅就是練習冊或者考試卷中的一些閱讀理解,導致英語閱讀水平沒有得到明顯提升。
而當下,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閱讀素材處理時,則是竭盡所能,能詳盡講解便詳盡講解。實際上,這種講解方式雖然能讓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卻沒有起到促進作用。學生長期依賴教師的講解以及翻譯,自行閱讀英語文章的意識欠缺,英語閱讀能力始終止步不前。
現階段,由于初中生要面臨的考試科目很多,課業繁重,學習壓力大,課堂上留給學生英語閱讀的時間較少,也缺乏良好的英語閱讀環境,導致一些學生對學習英語產生了畏懼心理。也有學生由于急于完成英語作業,未能認真進行英語閱讀,導致閱讀效果較差,有的甚至喪失了英語閱讀的信心和熱情。
二、英語閱讀教學實現有效性的具體策略
(一)打好預習前仗,為后續教學做足準備
在英語閱讀教學之前,教師要引領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為其后續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為此,教師在課前就要對具體教學內容進行研究分析,同時結合教學內容創設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導入環節。要求學生在課前做好預習,鼓勵學生按照英語閱讀素材中的一些情景或者故事編排短劇,學生投入其中,以角色扮演等形式提前了解待學文章,建立初步印象,為后續教學打好基礎。預習形式的新穎性和多樣性,能喚醒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也能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表達能力。教師根據學生的預習情況“以學定教”,有針對性地采取教學策略。
(二)多媒體輔助教學,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
當前,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信息技術也進入課堂中,并且發揮了其獨特的優勢。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也能讓學生在視覺沖擊下面對鮮活畫面以及動人的聲像,逐步增強對閱讀內容的了解與理解,幫助學生減輕閱讀壓力,節約教學時間。
(三)指導學生閱讀英語書籍,提高閱讀技巧
根據中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閱讀水平,教師為學生推薦適合其閱讀的英語書籍,通過在班級的圖書角為學生添置英語閱讀材料,不斷地激發學生閱讀的積極性,開闊視野,提高閱讀能力。與此同時,在講解英語課文時,引領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結合不同的英語閱讀素材開展閱讀訓練,使學生理清英語文章內容的脈絡,對其中心思想和組織有所了解。通過漸次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技巧,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從而培養其閱讀素養。
三、開展英語閱讀有效教學要注意的問題
一是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與空間,激發學生的主體性。英語閱讀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要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去完成英語閱讀任務,避免教師單純、詳盡的講解,而是將閱讀的權利放手給學生,讓學生在自我閱讀中發揮主體性作用。通過搭建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圍繞英語閱讀問題展開討論,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二是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師生之間相互尊重,彼此友好。教師結合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為學生創造愉悅、輕松的學習環境,在語言上經常給予學生正向的鼓勵與激勵,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減輕學生學習壓力,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從而確保英語閱讀的有效性。三是教師充分結合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認知情況、接收能力,采取適宜的閱讀教學方法,尊重學生認知差異,盡量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圍繞教學內容與學生需求設計教學目標、任務。同時在閱讀訓練中采取因人而異、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教學步驟,根據學生認知層次逐步加大難度,使不同認知水平的學生都能夠在“最近發展區”“跳一跳、吃果果”。為不同認知水平的學生“量身定做”閱讀練習內容,梯度式地提高學生閱讀自信心,促使學生的閱讀水平得到提高。
總之,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實現就在于教師切實圍繞教學內容采取適宜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技巧以及閱讀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參考文獻:
李紅霞,馬慶泊.淺談初中英語閱讀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