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壽斌
摘 要:農民希望自己種的莊稼長勢好、長得高、長得快,通常在施肥前都要幫莊稼松土、拔草,使其更好的吸收。我們教學也是一樣,教學它是一個雙邊活動的過程,要把教師的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從教師內化到學生身上是需要學生積極消化,學生消化不了,教師講得再多再好,都是竹籃子打水。因此作為教師一方面我們要找教學對策,另一方面我們利用好身邊的資源找教育對策,千方百計想方設法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變被動學習為積極主動學習。
關鍵詞:靈活使用教材、精心設計教學;讓數學課堂充滿“藝術”
一、靈活使用教材、精心設計教學
課本中每章節都是專業人員根據學生接受能力情況作的精心編排,但未必適合我們自己學生的實情,因此需要進行校本研究,有策略的進行一些改變,優化教材,合理使用。下面以幾個課例拋磚引玉,認為好的大家可以借鑒,取其精華,不足的,棄其糟粕。
例如:湘教版九下第二章二次函數是我們初中階段難度系數最大的一章,教材是由通過左右平移得到,上下平移得到,同時左右上下平移得到,體現由特殊到一般,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教師們授課,通常是先給一個特例,畫出圖象,總結規律,借助數形理解,這是數學課必須灌輸的思維方式。然而二次函數難學,圖象性質中談到的頂點、對稱軸、極值、增減性歸根溯源就在解析式中的二次上,二次意味著是非負數,當a>0時,令x+h=0,此時就會出現最小值K;當a<0時,令x+h=0,此時就會出現最大值K;此時頂點坐標均為(-h,k),頂點橫坐標就是對稱軸,縱坐標就是極值,對稱軸的左右兩側就是兩種情況的增減性。只要教師分析透徹非負數,所有問題都從x+h=0引伸出來,那么二次函數的性質就不難理解了,因此吃透教材,根據自己學生的實情創造性的運用教材,可以幫助學生緩解學習壓力,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課堂中:打造魅力課堂,讓數學課堂充滿“藝術”
沒有吸引力的課堂縱使老師講得天花亂醉,結局都是竹籃子打水,學生不是暈暈入睡就是厭學、逃學、輟學。藝術型課堂追求課堂效率最大化,創造性的改進數學課堂,使學生愿學、樂學、會學,從而激發出濃厚的數學學習興趣,藝術課堂好比戀愛中的男孩使盡渾身招數,千方百計吸引對方好感。例如:在教學《平方差公式》時,對公式總結簡記為:“一同二反,一方減二方”;并告知名稱來由和公式特征:因右而得名,右側兩項象我們人臉,平方與2有關,因此左邊也是兩個括號,每個括號都是兩項,第一項一定要同,第二項一定要反,才有右邊的計算一方減二方,左右兩邊均可以找到一和二;在找一和二時,我利用下面題組演變讓學生去體會誰是一誰是二,即鞏固本章知識,又為后續因式分解做鋪墊。
課例:在教學《冪運算》時
遵守一個規律:右邊指數的運算總比左邊的運算要低一級,今后看到是指數運算,說明給出的是等號的右邊,要我們寫出左邊,反過來逆用,左邊就應該比右邊指數運算高一級。我們還可以形象的把這三個公式認為是兩對夫妻加一個單身漢,這樣把公式的特征通過普通而又巧妙的語言總結出來,學生在做這類習題時就會“有據可依、胸有成竹”。
三、教育對策
1.開展課外活動,創建和諧的師生育人環境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做好學生思想工作的前提和保障,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其一可以拉近師生的距離,尋找學生的特長和愛好,以學生的興趣為突破口,開啟師生“志趣相投”的心靈窗口,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其二可以在學生面前施展老師的才華,通過老師的多才多藝贏得孩子們的敬佩,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從而產生愛屋及烏的情感效應。其三利于師生間、學生間的團結友誼,增強班集體凝聚力,正能量潛移默化的感染著學生朝著積極上進的心態去對待學習和生活。
2.轉化思想,端正態度
思想是行動的指南,態度決定人生。針對各學生的實況 ,首先從思想上入手 ,通過過對學生的細心觀察和聊天,在全面掌握學生信息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實施攻心戰術,通過感恩教育視頻、中學生勵志影片去洗禮學生的心靈,開展主題班會課、辯論會,課前5分鐘小故事來引導、熏陶、教育學生努力學習,學好文化知識將來用知識創造財富,用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用真誠去感化他們,使學生真正認識到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 ,社會競爭還會更加激烈 ,自己不能依靠父母一輩子 ,今后的路要靠自己去走。沒有知識、沒有文化 ,今后就很難適應社會生存和發展。每節數學課前5分鐘給學生講述一些名人發奮讀書的故事,使他們樹立正確、遠大、健康、向上的人生奮斗目標,培養他們熱愛科學、追求真知、好學樂進、奉獻社會的人生精神追求。同時,加強班級管理 ,使班集體有正確的行為規范 ,有嚴明的紀律約束 ,特別是有崇尚學習、奮發向上的良好班風 ,使他們在良好班風的感染下 ,在群體規范的制約下 ,逐漸改變厭學態度。
三、家校共育,促生進步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師,成功的教學自然離不開家庭教育的配合,贏得家長的信賴與支持是一個重要的工作,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我們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1.不定期分類召開小型家長座談會、家長經驗交流大會:家長會上不一定非得談成績、說紀律,揭家長和學生的傷巴,我們可以引導家長去介紹、討論、交流一些好的育人理念及方法,充分發揮家長的教育潛能。有針對性幫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達到最佳的家校共育合力。
2.通過信訪、電訪、家訪多與家長聯系,建立老師與家長的私人感情,從而取得家長的支持和理解:我們可以利用節假雙休日走進精準扶貧戶、留守兒童戶、單親家庭、特殊家庭、學困生家庭,給孩子送暖問寒,送上自己一件件舊衣、提上三兩斤水果、還孩子生日蛋糕心愿,通過這種近距離的關愛,建立彼此信任、相知相交的關系,用誠懇和真情感化家長和孩子,從而親其師信其道。
3.抓住每個宣傳陣地,利用每個平臺,做好家校工作:我們可以利用家長微信平臺,傳遞一些正能量或反面教材的視頻、圖片、文字去教育家長,從這些素材中去感染、同化家長和孩子,爭取使他們產生共鳴,心靈上受到洗禮,真正使家長意識到教育好孩子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之事。從而取得最大的家校配合效應。
讓家長明確肩上重任,知曉家教規律,解除家庭教育中種種困惑。充分發揮家長的教育潛能,通過這些措施來改善學生家庭的學習環境,調動家庭對學生學習影響的積極作用,使學生的學習動機有不同程度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