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美言
摘 要:游戲是幼兒認知的主要活動環境,對幼兒的成長起著特殊的教育作用,它寓教于樂,是符合幼兒身心發展需要的快樂而自主的實踐活動,而民間流傳的許許多多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不同風格的游戲,主要流行于幼兒之間,多為幼兒自發行為,自創自編,不僅生動有趣,而且可以增強幼兒的體質,提高幼兒的動作協調能力,對幼兒的思維能力也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因此,民間游戲的開展對幼兒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關鍵詞:民間游戲 幼兒 發展
民間游戲,顧名思義,就是民間盛行的嬉戲娛樂活動。民間游戲工具簡單,自主隨意,可以就地取材,找一根細繩、一根木棍、一些石子就可以開始游戲,不受場地和人數限制,玩法簡單易學,趣味性強,規則還可以自創,增強了游戲的挑戰性,給很多人留下了美好的童年回憶。
進入新時代,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孩子們喜歡的是電動玩具、變形金剛、機器人等,有的甚至一天都與電子產品為伴,孩子長時間低著頭坐著,導致運動量減少,身體協調性降低,還影響視力和身體發育,嚴重的還會出現一些情緒和性格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引起了幼兒園專家們的高度重視。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指出: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根據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和指導游戲,因地制宜地為幼兒創設游戲條件,促進能力和個性的全面發展。“民間游戲的種類很多,有益智的,有健體的,有娛樂的,有助于幼兒各方面的發展,如體能,語言,社會性等。因其趣味性、娛樂性、實用性強,深受幼兒喜愛。
一、民間體育游戲促進幼兒體能發展
《綱要》指出:幼兒園必須“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幼兒體質。作為父母,都希望孩子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將民間的體育游戲融入幼兒的課程中,幼兒以游戲的形式參加鍛煉,可以提高幼兒鍛煉的積極性,對增強幼兒的體質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斗雞”,兩人一組,單腳站立,抬腿,用手抓住腳踝,雙方用膝蓋碰撞或用躲閃等動作使對方失去平衡,孩子們單腳打游戲,不僅要保持自己的平衡,而且要去破壞對方的平衡,不僅鍛煉身體平衡和腿部力量,還能促進大腦思考。“跳皮筋”、“貼人”等,練習跳躍、奔跑的能力與技巧,提高幼兒身體的平衡感與節奏感。“拍蝴蝶”,用竹竿掛上蝴蝶,讓“蝴蝶”飛起來,對蝴蝶進行拍打、追逐,提高幼兒的跳躍、奔跑、靈敏、速度、協調能力,提高幼兒的彈跳能力。在這些游戲中,都有手、腳、腿的動作,促進孩子骨骼肌肉的發育,鍛煉孩子的運動技能,平衡能力和肢體協調能力,同時不斷的跑跳,心跳加快,提高孩子的心肺功能,更有利于孩子身體的健康發育,增強身體素質。
二、民間群體游戲促進幼兒社會能力發展
當今社會的高速發展,需要會協調,會溝通,懂協作等素質的人。民間游戲所蘊含的社會性教育價值,非現代游戲可比。民間游戲一般是小組、結伴、合作進行,需要幾個孩子或更多的孩子一起玩才能進行,給孩子提供了交流和溝通的機會。從與同伴、同學一起游戲,到與同伴一起游戲,再到與年齡較大的小朋友一起游戲,拓寬了交友的空間。跳皮筋至少三個人,面對面,一起玩,邊跳邊說兒歌,可以交到不少好朋友;丟沙包,在競爭中協作,在協作中競爭,爭取集體榮譽;九連環,互相開動腦筋,集體協作,促進了學習,增進了友誼;踢毽子幼兒一邊踢毽子,一邊誦讀兒歌,熱火朝天的毽子在同伴之間飛來飛去,互相配合,共同提高,促進幼兒之間的溝通。翻花繩,年幼的孩子一邊念著歌謠,一邊翻著花,手指飛舞間,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都是一次自由溝通的機會。拔河、丟沙包、分組游戲,調動學生的體育興趣。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還能促進團隊協作意識和榮譽感,克服孩子嬌氣、任性的壞毛病。擠油糟,通過身體的親密接觸,通過腿部的力量相互擠壓,在游戲中可以左擠右擠,也可以左擠右擠等等。編花籃,參加游戲的幼兒,互相抬腿搭在另一個人的膝蓋彎里,同時用手搭在前一個人的肩膀上,自然地圍成一個圈,大家一起叉腰念兒歌,一起蹲下,像丟手絹一樣,大家一起游戲,親親熱熱,孩子關系親密。孩子天生自由,不斷調整的幸福感是現代桌面游戲無法取代的。幼兒三五成群地進行游戲,還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做伙伴,通過相互協調,學會與他人友好相處,自己解決人際矛盾,控制情緒和行為,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育。
三、民間益智游戲促進幼兒創新思維發展
民間游戲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既要動手,又要動腦筋,看似簡單,實則挑戰重重。動手動腦,手眼配合就可以進行,非常有挑戰性。幼兒在玩耍過程中的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創造力、語言、思維、情感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發展。跳格子,傳統游戲玩法按照數字空出一個單腳跳,創新思維后的游戲規則轉變為“分組PK”、單雙號碼區分等。不僅能增進伙伴關系,還能增強游戲中的數概念,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丟沙包,由傳統雙方對抗,創新為圓形隨機打擊,既考驗攻防雙方的反映能力,又鍛煉幼兒的觀察力、專注力和判斷力。孩子們挑著高粱茬,一邊念兒歌,互相對答,提高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邊追邊跑,訓練他們的傾聽能力、快速反應能力。挑小木棍,一把木棍握在手心,撒手后按規則調動任意木棍并不能與其他小木棍摩擦,是鍛煉幼兒觀察力、分析能力等方面的最好游戲。翻花繩游戲幼兒通過自己的想象用繩子翻出各種圖案,“走石頭”游戲一定要集中注意力,記住對方的動向,才能取得勝利。幼兒要邊觀察邊思考,在游戲中鍛煉了幼兒的思維能力,激發了幼兒勇于向困難挑戰的精神。
四、民間活動游戲促進幼兒良好個性發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到的五大教育領域中的健康領域都有這樣的目標:在集體生活中,身體健康、情緒穩定、心情愉快。現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小皇帝,小公主,孩子們恃寵而驕,養成了任性的壞脾氣,同時孩子們也失去了很多自主性和獨立性,而民間游戲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和娛樂性,孩子們在游戲中享受著充分的自由,沒有任何干預,孩子們的心情是放松的,沒有心理壓力,是孩子們情緒放松的好方法。幼兒可以任意地跑、跳、鉆、爬,滿足孩子天性好動的需要,釋放孩子體內多余的精力和對現實生活不滿的情緒,經過一系列酣暢淋漓的“釋放”,孩子臉上洋溢著自信和滿足的笑容。有些民間游戲規則性很強,每個幼兒都必須控制自己遵守規則,否則游戲就不能進行下去,相互之間也不能溝通和交流。“彈珠、吹紙人、摔豆干”等都是在固定的游戲規則下進行的彈性思維游戲,游戲之間自然形成規則意識,對孩子成年后形成規則意識是有利的。同時,在爭辯輸贏的爭執中,也鍛煉了幼兒明辨是非、解決問題的本領。《跳皮筋》從一根到多根,從一級到多級,從易到難,程序和現在的電玩闖關大同小異,在這些競爭激烈的游戲中,孩子們也會面臨失敗,不過游戲的趣味性吸引了孩子們繼續參與游戲。在此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抗挫能力和對挫折的調整修復能力。民間游戲歷史悠久,承載了我國民間文化,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對少年兒童進行民族文化教育的熏陶,增強了少年兒童對祖國、對家鄉、對身邊人積極向上的情感,養成了講文明、懂禮貌、守紀律等良好行為習慣,并在游戲中展示了誠實、堅定、勇敢等健康的性格特點。
參考文獻
[1]馮瑞.淺談民間體育游戲融入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策略[J].學周刊,2017(26):175-176.
[2]燕精晶.幼兒園民間體育游戲教育資源的開發利用研究一以 W 市幾所幼兒園為例[ D ].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