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雪
摘 要:在幼兒教育進一步發展背景下,教學方法及教育方向的構建要重視以多元化及科學性為核心,全面提升幼兒綜合學習效果,促使幼兒在完善的學習體驗中進一步提升綜合能力水平。將游戲化教育方法和教學模式應用至幼兒園教育體系中,可以通過多樣化教學策略進行充分展現,促使幼兒全面體會游戲學習模式的趣味性和多樣性特點,全面提升幼兒教育整體質量和教學效率。基于此,本篇文章對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運用與融合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游戲;幼兒園教育教學;運用與融合;
引言
幼兒階段是接受新知識的最佳時期,也是幼兒智力高速發展的重要階段。幼兒教師應抓住這一有利時機,開展游戲化教學,吸引幼兒的參與興趣,讓幼兒在玩樂中進行學習,從而提高幼兒教育的質量和效率。
一、游戲教育的特點
(一)趣味性
幼兒會本能地對各種游戲產生興趣,并從游戲中學習和收獲快樂。在這樣的情況下,通過將游戲教育與幼兒教育進行較好的融合,可以很好地保證幼兒園教育的趣味性,讓幼兒通過不斷的活動和游戲完成發展目標,通過這樣的方式保證幼兒個體今后的教育更順利地進行,保證幼兒可以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多樣性
在幼兒階段中,由于自身的認知能力尚處于發育階段,幼兒對各種食物的認知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同時面臨認知不完善等問題。此過程中,游戲可以憑借自身的多樣性和趣味性更好地吸引幼兒,對教學資源和活動空間進行有效的利用,讓幼兒可以在更加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中完成學習,這對提升幼兒成長速度具有較為明顯的幫助。
二、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融合中的問題
如今,我國大部分幼兒園依然選擇傳統教育方式作為主要的教育模式,在這樣的簡單教育模式下,幼兒的成長與發展會受限。只有幼兒教師在開展幼兒園教育教育的過程中積極地應用各種教學方式,才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兒成長過程中的變化和需求,以此更好地保證學前教育的整體質量。但目前為止,大部分幼兒教師在開展幼兒園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對游戲教育的意識明顯缺乏,一方面教師采用了傳統的講授方式,使幼兒園教育的氛圍比較枯燥,幼兒很難在課堂上集中自身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在進行游戲的時候教師也沒能抓住機會開展教育教學,這使幼兒并沒能在游戲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甚至存在部分教師選擇使用對待高年級學生的教育方式開展幼兒園教育,這樣的方式很容易導致幼兒對學習和幼兒園產生排斥心理,這對其未來的成長和發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三、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運用與融合
(一)利用肢體語言展開游戲教學
幼兒在生活閱歷、常識等方面均有明顯的不足,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之中,更想以肢體語言來提高自身的安全感和對于相關知識內容的認識程度。所以在參與游戲時,如果幼兒對于相應指令未能予以充分的了解,那么教師也可以采用一定的肢體語言來促進幼兒對相關內容的了解,這樣就能夠確保幼兒更為充分地投入游戲之中,從而實現以游戲的引入來保障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開展效果。例如對于嚇走了小兔子以及藏起來等相關的場景,如果以語言講述的方式,幼兒難以切實了解,而如果能夠利用肢體語言加以講述,再展開課堂游戲,那么幼兒就可以迅速了解相關內容和要求。幼兒不具備成人一樣的語言理解力,在邏輯方面也不如成人,這導致幼兒在接收指令時,難以快速有效地理解指令的內涵,以至于無法保障游戲教學的應用效果。如果教師通過動作語言來將抽象的概念性指令進行具體闡釋,那么幼兒就可以通過這種直觀的表現形式來理解教師的指令,從而在參與游戲時獲得良好的游戲體驗,并在游戲參與過程中,實現自身能力的提高,這樣可以使幼兒獲得全面的進步。
(二)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相關游戲情境
在幼兒園游戲教學方法應用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幼兒創設相關游戲情境,促使幼兒以高效率學習模式完成游戲目標,提升游戲參與效果。例如,幼兒園游戲“小動物搬新家”教學方案設計過程中,主要游戲環節在于引導幼兒通過不同的輔助材料,創作不一樣的小動物,為小動物尋找一個新的家,激發幼兒愛護動物的思想情感。在本課教學方案設計期間,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幼兒創設相關教學情境,分別利用音樂、視頻等直觀展示模式,促使幼兒充分體會不同小動物的基本特點,完成制作目標。同時,在信息技術輔助作用下,了解不同小動物的居住環境。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幼兒認知能力,還可以幫助幼兒在豐富的學習情境引導作用下進一步提高主動探索意識。除此之外,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游戲情境的具體教案設計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的直觀展示方法,引導幼兒主動操作多媒體設備,提升幼兒感受能力和游戲參與興趣。因此,利用信息技術教學設備,為幼兒構建豐富的游戲情境,將全面提升游戲教學方法的應用效果。
(三)家長配合教學課后鞏固
在幼兒課程教學活動開展進程中,要想充分發揮游戲化課程的效用和價值,既需要幼兒園支持培養,又需要幼兒家長配合。家長要認同游戲化教學觀念,并在家庭教育中不斷延續游戲化課程,以此有效鞏固幼兒在園學習的規則意識與求知意識。唯有家校共同努力,才可推動幼兒更好地成長。比如,在培育幼兒動手操作能力的課程教學中,幼師會為幼兒安排相應的任務,即要求幼兒收集各種廢舊報紙和礦泉水瓶,并將自身收集到的物品帶到幼兒園。因考慮幼兒年紀較小,要想完成此任務需要家長積極配合,但老年人無法理解此課程任務如何培育幼兒動手操作能力,認為收集各種廢品浪費時間,也難以為幼兒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基于此種背景,如若幼師要求家長積極配合,定然會引發家園矛盾。所以,幼師要做好溝通,讓家長認識到幼兒園教學主旨與核心理念,明確此教學任務背后隱藏的底層邏輯,使家長從最初被動配合轉變成主動支持,從而提升游戲化課程教學成效和質量。
結束語
幼兒園教育對于幼兒的啟蒙教育和學習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定程度上關系到幼兒教育教學的效果,并且在實際的幼兒教育過程中,應該利用游戲化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改革。利用游戲化教學方法,實現現代教育教學效果的優化,更應該注重游戲化教育方法的良好融合,把握一定的原則,確保課程游戲化能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吳曉熙.淺談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運用與融合[J].當代家庭教育,2020(10):55-56.
[2]朱婷婷.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運用與融合[J].家長,2020(10):145-146.
[3]于傳鵬.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運用與融合[J].智力,2020(09):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