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相榮
摘 要:習主席在全國教育大會上講到:培養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這就是新時代的一代新人。習主席還講到:辦好教育事業,家庭、學校、政府、社會都有責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由此可見,新時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我們要創設良好的家庭人際環境促進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家庭人際環境包括家庭氣氛、家庭關系、家庭生活方式及家庭教育方式等。良好的人際環境對孩子身心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
一、有意識的構建和睦的家庭關系
古今中外無數事實都說明這樣一個道理:和睦是家庭教育的良好基礎,而“問題兒童”常常出現在家庭關系不和睦,不和諧的家庭。
溫暖、和睦、積極向上、有正能量的家庭環境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品格、智力和身體發育。反之,沒有和睦的家庭關系,孩子會過早的承受感情折磨,從而恐懼、情緒緊張、注意力分散、無法專心生活、學習。許多不健康的孩子都是家庭關系不和睦,缺乏正常家庭教育的結果。那么怎樣建構和諧、美滿的家庭關系,創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呢?
首先,夫妻要恩愛忠誠,相敬如賓、互相尊重、相互支持。如果夫妻間有矛盾,要有效溝通,以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式解決。如果感情出現裂痕,做父母的應該從孩子的利益出發,設法彌補,消除產生裂痕的原因。為父母之表,不要當孩子的面爭吵,會讓孩子的幼小的心靈受到刺激,產生障礙。其次,做好榜樣,處理好家庭其他成員之間的關系,尊老愛幼,讓孩子感受到更多的撫愛和教育。
二、積極創設和諧的家庭氛圍
家庭氛圍對孩子身心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在輕松、愉快、幽默的家庭氣氛中,孩子會保持愉快的情緒,表現出樂觀、自信和積極向上的性格特點。
1.勤奮進取的學習氛圍
如果家長喜歡讀書、看報家庭中的書籍就會很多,會潛移默化的感染孩子,孩子也就喜歡學習,反之,家長電子產品不離手和眼,再有一些不良的喜好,孩子就會亦步亦趨,產生厭學、不想學的情緒。
2.不畏艱苦的勞作氛圍
家長除了以身作則外,要從小培養孩子不畏艱苦,熱愛勞動的品質,鼓勵陪伴孩子一起動手勞作。如:帶孩子一起搬東西,剛開始孩子會興趣滿滿,上下樓兩次,孩子就會覺得疲憊,這時候有心的家長一定適時的介入到他的勞動中,鼓勵孩子堅持,并以游戲的方式帶領孩子一起搬或者合作搬,讓孩子不知不覺就把本次的勞動堅持下來。孩子實踐中長本領,健身體,強意志,養成自信、自強、自立的良好品質,同時孩子也感受到成功的快樂!
3. 克勤克儉的持家氛圍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要想孩子早知艱苦,家長要以身作則,在日常生活中熏陶感染孩子,從小學會勤儉節約。如:洗手、洗碗、洗衣服節約用水,淘米的水可以澆花,使用水不放長流水,洗碗水、洗衣水都可以沖廁所,襪子破洞和孩子一起縫,衣服小了,可以送給比自己小的孩子,吃飯不掉飯粒,不剩飯等都有助于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品質,生活上與差的比-知足,學習上與好的比-永遠不知足。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4.尊老愛幼,禮儀可嘉的氛圍
孩子們的模仿能力強,父母的一言一行會不自覺的模仿,所以家長一定是孩子的榜樣,講文明懂禮貌,不可口出污穢的言語。舉止端莊大方不可粗俗野蠻,知書達理、尊老愛幼、禮儀可嘉。如:早上到幼兒園家長一定要問:老師好!幼兒離園家長一定要說:老師再見!帶孩子去朋友家做客或是在路上遇到朋友,家長首先都要向朋友問好。休息日家長帶孩子看老人,家長給老人洗澡、洗腳,給老人洗衣做飯等,孩子都會耳濡目染,長此以往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收到影響,進而就會成為一名“有愛”的好孩子。
因此,家長一定要有目的、有意識、科學的創造輕松、活潑、健康、和諧充滿愛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健康、積極、向上發展。
三、科學創設健康、有節奏的家庭生活習慣
家庭生活習慣是否文明健康,勞動、學習、娛樂活動的安排是否合理而富有節奏也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要和孩子每周制定生活計劃,結合幼教365平臺內容,和孩子一起討論每周每天的任務,如:周一爸爸日,就要和爸爸一起制定一項有意義的活動,周二媽媽日,和媽媽共同完成一項任務,周三獨立日,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和父母商量自己完成一項勞動。周四閱讀日,和父母一起讀書,并互相介紹自己的內容,周五運動日,一起完成一項體育活動或體育游戲,周六周日祖孫日,和爸爸媽媽一起到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家,完成一項尊老孝老的任務。孩子每天的生活都有驚喜、有期待,幸福感十足。這樣科學、健康、有計劃的生活方式,養成了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四、張弛有度的家庭教養態度
過于嚴厲和過于溺愛的教育態度都不利于孩子的個性發展,只有以民主、理智的教育態度和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才能保證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教養孩子是一項艱巨而光榮的任務,作為家長一定要與時俱進,多學習,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點,才能對癥下藥,家園共同攜手讓孩子快樂、健康、幸福的成長。
綜上可見,家庭人際環境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我們一定要經營好,建設好!
參考文獻
1.《家庭教育促進法》
2.?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美國已故兒童大師海姆·G·吉諾特一生的力作
3.《解放孩子的潛能》作者:馬丁·洛森
4.《家庭教育》作者:陳鶴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