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孟蘭 王艷
摘 要:隨著物流行業與企業的迅猛發展及高職教育的深化改革,1+X證書制度作為教育部首推的重大改革措施,對我國物流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物流專業開展實施“1+X”證書制度,對于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進一步發揮物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性、先導性作用,意義重大。本文從1+X證書制度的重要意義、當前高職院校物流人才培養的現狀、高職院校物流專業人才培養路徑等方面探究了高職院校物流專業人才培養面向1+X證書制度的融合與優化,旨在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高質量復合型物流人才。
關鍵詞:1+X證書;高職物流;人才培養模式;實踐路徑
近年來基于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及信息技術應用等的多項國內外先進智能通訊技術產品上的成功普及與運用,現代物流業務必將得以實現進一步快速迅猛地向前推進發展,對未來物流業相關高端人才培養提出更高的能力層次要求,如何扭轉當前物流人才數量結構上的“供大于求”、結構層次上的“供小于求”的現狀,基于1+X雙證書制度所培養出來的應用型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必將會成為未來大勢所趨。
1? 1+X證書制度的重要意義
1+X證書制度下高職院校對物流專業人才培養的改革與實施,對培育對接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新型物流人才顯得尤為重要。有利于高職院校及時將行業企業的新發展、新要求和新技術融入到學院的專業人才培養工作中去,有利于提升物流專業學生的職業實踐能力,有利于推動校企合作雙元育人,實現產教融合。
2? 當前高職物流人才培養的現狀
一是對1+X證書制度重視不夠。1+X證書制度正處于試點階段,在國家政策號召下,雖然高職院校對其非常重視,但還沒有清晰的思路和機制及各方面的配套去踐行該制度如何融入到當下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中去,同時缺乏學生的重視和企業的認可。大多數學生的目標還停留在只是完成學校所要求的課程學習,獲得相應學分從而順利畢業。同時,國家并沒有出臺與1+X證書制度下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相關的政策,因此相比于職業資格證書,企業對1+X證書認可度不高。
二是人才培養不專業、課程體系滯后。由于缺乏時間、精力、資金等各項學院資源的支持和保障,目前大多數的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缺乏與行業內龍頭企業及培訓評價組織的深度密切合作,未能形成有效的用人單位對人才需求的專業意見,人才培養方案從內容和形式上未能體現市場和企業真實需求,出現人才培養方案與企業實際人才需求脫節、無法銜接的現象。高職院校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改革未能跟上發展的步伐,滿足不了1+X證書制度的要求。
三是缺乏深度拓展的校企合作。目前在全國范圍多數高職院校物流類校企合作培訓方式多為學校安排本專業優秀學生參加頂崗實習,服務各類大型企業能力建設深度不夠,缺乏對行業深度領域地進行有效地學習和融合,沒有形成能真正地有效的實現各類人才資源要素間共享互補與協同互惠,校企合作培養的機制尚不很完善,校企合作效果不明顯。
3 高職物流專業人才培養實踐路徑
3.1 切實轉變教育理念
教學管理觀念方式的有效轉變既是推動當前高校教育辦學方式整體優化與質量升級進步的根本基礎,同時這也是今后高職院校物流人才培養模式過程發展中非常關鍵的現實問題,如果教學的觀念不能及時從根本程度上發生轉變,那么學校要努力想達到快速提升自身教學整體質量,提高良好教育人才的培養效果,是極其不符合現實的。1+X證書制度背景條件下開展高職院校物流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注重采用一種更加有利于與時俱進實踐的先進教學評價形式教學方法和先進教學指導思想,不斷的豐富現代課堂與教學實踐形式,為我國職業院校現代物流人才培養教學體系框架的整體構建工作提供更為良好有利的現實基礎條件。
3.2 充分挖掘教育資源
大膽探索結合高職學校自身優勢學科資源及專業背景特點,挖掘整合現有教育資源,注重對于學科課程知識系統的分析運用,培養造就符合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德、智、體、美、勞多方面個性全面健康均衡協調發展,具有政治素質、人文情懷、職業道德、工匠精神的物流人才,為將來我國物流行業建設輸送相應的較高水平學術型附能復合型人才。
3.3 整體優化課程設置
制定高職物流課程體系時,要真正從實際崗位需求點出發,根據不同物流崗位需求情況確定了相應課程的X類證書內容模塊,從而重構課程體系。對接中國物流行業管理培訓“1+X”職業技能證書改革實施計劃中確定的核心專業知識模塊體系及核心職業基礎模塊,設計供應鏈經營管理、倉儲經營與分銷配送一體化管理專業等多門特色專業與核心課程,聚焦企業新發展業態新模式要求下企業的現代經濟組織管理、法律法規、辦公與操作管理業務知識,打造知識基礎、形成多交叉式、全知識覆蓋下的專業課程有機融合,以期全方位培養學生、多角度強化提高學生整體的工程專業能力,為以后學生的后續職業發展方向奠定堅實基礎。
3.4 完善強化人才培養
將“1+X”證書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融入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以學校為基本、以企業需求為導向,通過學校和物流龍頭企業(比如京東、菜鳥、德邦等)聯通,共同確定人才培養目標,最終制定出符合1+X證書制度的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突出供應鏈思維,強化人才培養模式的融合與優化,更好地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發展,優化形成”能力遞進、學創聯動”的人才培養模式。
3.5 鞏固拓展校企合作
校企建立健全合作制度,完善相關機制,通過1+X證書制度充分整合企業和學校兩方資源,雙方可以在學院建設實訓基地或合作學院,通過企業實際情況對人才的需求,依技能考核的項目標準,深度合作,拓展項目,開展有效地實踐教學活動。加強頂崗實習、開展現代學徒制,建立工學交替機制,讓學生有效地提升崗位技能,為學生畢業后進入職場打下良好的職業專業基礎。定期邀請物流行業和名企的管理者、專業技術人員和畢業的優秀學子舉辦講座,使學生們在校園里就可以及時感性地得到行業企業的最新資訊,搭建起校園與社會的溝通橋梁。
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迅猛發展對我國物流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養符合1+X證書制度下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高職院校尤其要緊緊把握抓住好此難得契機,進一步積極完善發展和持續創新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教育的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模式,加快高校1+X系列證書制度教育的課程改革深化和實施,培養社會需要的高素質高技能實踐人才,推動我國現代物流的長遠發展,從而為社會輸送更多高素養和高技能人才,開啟高職院校物流人才教育的新格局。
參考文獻
[1]盧怡.“1+X”證書制度下書證融合人才培養模式——以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為例[J].人才資源開發,2021(03):65-66.
[2]胡震.基于“1+X”的高職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路徑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1,20(02):263-264.
[3]崔媛.1+X證書制度下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崗課證對接、兩融合一"人才培養研究與實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31(22):297-298.
基金項目:全國高校、職業院校物流教改教研課題-面上重點課題“基于1+X證書制度的高職物流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研究”(JZW2022082);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教育科研規劃課題-職業教育專項“新時代職業教育協同鄉村振興發展策略研究”(CY2021ZZ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