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紅
摘 要:“雙減”政策實施以來,作業是一條減負提質的新思路。當下的學校語文作業設計仍然面臨過多低效、機械重復性等誤區,增加了學生的課業負擔,本文在雙減基礎上實施分層作業,幫助學生學習重要的語文點并應用所學知識,并且教師不能循規蹈矩,必須積極研究各方面,才能取得突破和創新。
關鍵詞:雙減;初中語文;優化設計
引言
語文作業的分層是提高課堂語文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前提,可以彌補學生知識整體不足,為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法,促進學生之間的競爭,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當前語文作業存在的問題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相信大量的家庭作業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但實際上由于功課的壓力,學生們每天都做功課已經厭倦了,一點也不享受。目前,小學生的學習壓力很大,每天要學習幾門課,而且是重復的,鞏固所學內容通常很困難,而且也沒有時間在課前預習;長期以這種教學模式,只會讓小學生害怕語文作業,給學生帶來嚴重的心理壓力,而在布置語文作業長期以來教師會布置偏理論的作業,并沒有與日常相結合,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下降,影響日常正常教育活動。
二、布置分層作業
語文教師在布置語文作業時,分層作業并非一成不變的,應隨著學生學習情況的不同適時加以調整,同時,分層作業設計應形成低層次的學生向高素質成長的激勵機制,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其閱讀興趣,提升小學語文質量。在語文教育中,可將學生分成ABC個層次。A層語文功底堅實,具有豐厚的語文積淀和優秀的語文能力,讀書習慣良好,具有優秀的語文專業素質。B層語言功底一般,具有一定的語言積累和表達技巧,閱讀習慣一般,有一定的語文學科素養。C層語文基礎薄弱,由于語言積累和對語言技巧的缺乏學習習慣不良,不具備基本的語文學科素養。學生的分層為分層布置作業打下了基礎。
比如,在教學《與朱元思書》時,要求一組的學生進一步掌握文言文虛詞、實詞、句式,結合課下注釋,四人一小組合作交流,如有困難詞句,可隨時提問出來。要求一組學生作者是如何描寫山水的奇異的?學生從文章中找出相應的語句并加以概括;因此通過這樣分層的教學方式,可以滿足各種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生運用自己所理解的知識,教師布置的分層次教學,讓不同階段的學生,能夠進一步地學習語文,布置分層次的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兼顧學生學習方面的差異性,使得不同水平的學生得到提升,不斷促進學生的作業質量完成度越來越高[2]。
三、依據作業量進行分層設計
在初中的語文課堂上,教師除了讓學生做語文作業外,對學習方式應加以擴展,如舉行合作方式。布置小組合作作業時,教師引導小組合作注意事項,以便讓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一方面,通過學生互相交流與討論,可以激發學習語文新課程的火花,使思維更加科學合理,讓語文作業發揮藝術性和創造性;另一方面,小組成員可以幫助彼此學習,使語文作業更加出色。
例如,在教授《再塑生命》時,投影出來的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仔細看看,教師舉例說一下教學案例:在看了鋼鐵是怎樣煉成,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曾經說過:“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讓學生圍繞下面問題,小組討論,共同解決問題。如海倫·凱勒在什么時間,怎樣認識了安妮·莎莉文老師?這位老師對她有什么影響?在合作學習下,成員之間有分工和合作;讓他們在學習中競爭;這些協作過程,能提升學生對學習認識和小組合作精神,因此,通過讓學生小組方式,完成語文作業,可以彌補教師無法完全根據學生的能力教授時,讓學生互幫互助的方式;在合作教學的作業中,激發了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增加學生的實踐能力,閃爍著學生的智慧之光,讓他們在這次合作中快樂起來,這意味著語文教師要努力學習研究教材,再加上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特點,培養學生邏輯能力,顯示出學生對語文的感受力。因此教師發展學生的觀察力和感知力,語文需要細心觀察,對身邊的事物觀察也會越來越仔細,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更深入的了解[3]。看到學生錯誤進行了改正,老師立即加入鼓勵性評語,即:你的作業沒問題,在改掉壞習慣后老師也認為你一定能夠做得好。通過逐步培養嚴謹的學習精神,他們逐漸掌握了實踐技巧,并體驗了自主學習的實際快樂,對語文教學的評價教學也因此達到了效果。
四、作業分層形式要靈活
要承認學生的差異性,作業布置就不能"一刀切""同樣要求"。因此在設計作業時,老師就必須針對教材和學情特點,把握好難易程度和工作量的多少,作業設計出多種多樣的有聯系、有層級、有階梯、有彈性的系列教學作業,以適應不同個性、不同階段學生的需要。在難易程度上,以略高于相應階段學生的實際能力為宜,讓學生"跳一跳",就能達到要求。在作業量上,以各層次學生"吃得了""吃得飽"吃得好"為準則,合理調節作業量與作業的完成時限。
例如,在教學《俗世奇人》時,引導學生體會我國文化遺產的寶貴。分組討論:課文里有這么兩句話“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手藝人靠手吃飯,求誰?怵誰?”揣摩這些話,討論作者對待手藝和手藝人的態度是怎樣的?他的觀點在今天的社會環境中能行得通嗎?收集民間類似“刷子李”“泥人張”這類奇人奇趣的材料,寫成故事。在課堂上,語文老師要盡可能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作業設計要合理適當,語文基礎技能的積累是通過學生閱讀來完成的,這是一個需要不斷的耐心和循序漸進的過程。但是,如果教師一味地增加學生的學業負擔,不斷地增加課后作業,部分學生就做不到了。布置有趣合理及創新的作業,會使得學生更專注于做作業。滿足他們自身的求知欲。作業對于學生的學習很重要,教師設計創新作業時,重點發展學生的主要思想是非常重要的,讓學生可以在完成布置的作業時自我檢查,并且逐漸提高學習效率,通過對本節課堂知識點的有效掌握,評價學生的作業狀況,設計實踐情況、歸納總結情況,增強了學生的自主探索信心。
結語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和深化,初中語文課程的重要性日益明顯。語文教育不僅僅是一種教育形式,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加深學生的語文理論知識,提升學生感知色彩變化的能力。本文希望通過分析初中語文作業布置的安排過程,達到推動學生對語文的積極性,產生更大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張欣. "雙減"背景下初中語文作業設計實踐[J]. 中國教師,2022(4):70-72.
[2]劉麗霞. 探究初中語文作業設計的有效性[J]. 基礎教育論壇,2022(7):61-62.
[3]楊欣. "雙減"要求下初中語文作業設計探析[J]. 青海教育,202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