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梅
摘要:對學生全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時期教育改革過程中對小學班主任提出的要求,更是艱巨的挑戰。做為班主任應有意識的在班級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運用有效的策略,鼓勵和引導學生走出不良心理的困擾,提高學生心理健康素質,從而提升班級管理效果,讓學生健康的成長。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班級管理
前言: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應有意識的在學科教學和班級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多種方式和手段,幫助學生堅定意志,讓學生能夠正確的辨別是非,更好的抵抗外界多種不良因素的影響,讓學生的身心得到更好的發展。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正確思想、良好習慣的重要期,是幫助學生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階段,所以,教師必須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讓學生擁有健康的身體和心理。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級管理的作用
(一)利于提高班級管理效率
小學生的生存環境不同,其個性、思想也會存在很大差異。在學習和生活中,就難免會產生摩擦和矛盾。班主任在處理學生事件時,可以充分利用好心理健康教育,從中協調,讓學生和諧相處,使其意識到吵架、暴力等方式不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手段,要主動溝通和交流,弄清楚矛盾緣由,化解矛盾,以此提高班級管理效率。
(二)利于消除學生不良心理
小學生年齡偏小,在做一些決定和面對困難的時候,內心會搖擺不定,意志不夠堅定,從而導致多種問題出現。通過班級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能優化管理模式,幫助學生堅定意志,明確思想,做出正確的決定,使學生在無形中形成良好的習慣,以積極陽光的心態面對各種困難,消除不良心理,促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級管理的有效運用
(一)開展多樣的心理成長體驗活動
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時,保證心理健康教育的運用效果,最重要任務就是開展多樣化的心理成長體驗活動,以此加深學生的體驗,讓學生意識到健康心理的重要價值。促使學生之間能夠融洽相處,讓學生深刻體會與他人的相處感受,進而相互之間能夠做到體諒、包容、理解。另外,班主任還可以組織學生寫日記,讓學生能夠清楚的寫出自己內心的想法。除此之外,班主任還可以適當的開展一些具有娛樂性、趣味性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相互交往,放松緊張的情緒,緩解內心的壓力,從而更加主動的融入班集體,進而主動與其他學生共同建設美好的班級環境。
(二)拓展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途徑
運用心理健康教育促進班級管理,最重要的內容就是拓展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途徑。班主任利用班會課上“心理健康教育課”的主題班會,引導學生根據現有的心理問題進行深入的討論和分析,鼓勵學生表達內心想法,以此發泄內心壓力。同時,班主任要根據學生內心真實存在的問題,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學生的解決心理問題,趕走內心的負面情緒,讓學生的內心充滿陽光。
另外,班主任要指引學生進行相互交流,學生交流后,要將結果匯報給班主任,以此加深班級學生的情誼。然后,班主任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和輔導,以此消除學生身心的問題。同時,班主任常主動與學生的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獲取家長的支持,共同關注學生的成長。
(三)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班級管理
班主任可以通過QQ、微信等,建立“悄悄話”,與學生交流,不僅要保護學生的隱私,還要注意自己的態度以及語氣,避免以教育者的身份與學生交流,只有學生更加信任班主任,才能真正將班主任作為“朋友”,才能將自己內心煩惱的事情告訴班主任,主動袒露心聲,這樣班主任就能夠掌握學生心理問題的“根源”,以有效措施鏟除“根源”,讓學生心理問題得到解決。班主任要教會學生一些排解內心負面情緒的方式,如跑步、繪畫、聽音樂等,讓學生學會調節不良情緒。同時,班主任通過耐心、細心的心理健康教育,能讓學生的不良情緒消散,讓學生的內心變得更加強大,提升心理素質。
(四)加強溝通引導提升學生自信心
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肩負重要職責,要主動打動學生的心靈,掌握學生思想動態,而要想實現這個目標,主要的途徑就是與學生成為“知心朋友”。主動參與學生的活動,與學生進行接觸、談心,以此了解學生的內心。幫助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讓學生的成長道路上充滿光明。
班上有個學生叫劉斌,一年級剛入學幾天來我就發現他不開心有心事,上課無心聽課,人雖然在課室但像丟了魂似的。寫作業馬虎,靜不下心來。在課堂上說他要上課專心聽講,但是還是這樣。于是課間時我在校園大樹下問他:劉斌,你怎么不開心了,和老師說說好嗎?他眼睛一紅想哭地說:“我爸爸和媽媽每天都吵架,說要離婚。”我拉著他手說:爸爸媽媽心里無論怎樣都是愛你的,你先管理好自己,讓家人放心,大人的事他們會處理好的,你要開心起來好嗎?他點頭答應。學生排好隊放學,把學生送出校門口,看見他爺爺來接他,就和他爺爺移步另一邊,說了劉斌在學校的表現并且了解家庭情況:劉斌爺爺說劉斌爸爸好吃懶做不工作,晚上打麻將三更半夜才回家,白天呼呼大睡,沒有錢養家,靠他老婆在工廠上班工資和兩個老人耕作買農產品一點收入養家。經常吵架打架,吵離婚。老人嘆息生了這樣兒子有什么辦法了呢。
這樣的家庭情況和環境肯定會影響孩子心情和成長,我就打電話與他父母溝通交流,勸說父母要為孩子健康成長著想,行為不要傷害孩子,要成為孩子的榜樣。作為老師只能在學校生活上、學習上關心幫助他:鼓勵班上學生和他玩;選他做體育委員多點跑步運動:送他簡筆畫書、圖畫本、一盒彩色筆,讓他完成作業有空就畫畫、聽音樂平靜心情;發現他閃光點就在班上表揚,獎貼紙、學習用品、食品;教他一些排解內心負面情緒的方法。慢慢地他開心起來了,在學校各方面表現也變好起來了。我的心為他高興,覺得有成就感。
另外,針對一些學習遇到困難,生活中遇到挫折的學生,班主任要及時的幫助學生解決困難,以真誠的態度傾聽學生的傾訴,幫助學生將負面情緒發泄出來,加強對學生的鼓勵和引導,從而擺脫不良心理的困擾,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結論:綜上所述,對學生全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時期教育改革過程中對小學班主任提出的要求,更是艱巨的挑戰。這就需要班主任要重點學習與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理論知識,要有充足的耐心、和藹的態度、有效的措施、新型的思維,在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創新性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學生內心,與學生的心靈產生碰撞,不僅讓學生擁有健康的身體,還要擁有健康的心理。這樣才能真正對得起“知識的傳遞者,學生的守護者,靈魂的鑄造師”的稱號。
參考文獻:
[1]寧廣艷. 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于小學班級管理的策略分析[J]. 考試周刊,20210,(60):167-168.
[2]吳陽. 放手才有機會幫助才能成長——淺析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啟示[J]. 小學生(中旬刊),2019,(07):30.
[3]王希新. 多方共同發力彰顯育人成效——淺談小學班級管理中德育的有效開展[J]. 新課程,2021,(2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