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周刊》記者 鄭旭
夏糧豐收已成定局,秋糧開鐮指日可待。作為全國秋糧重要產出者,近年來北大荒集團布局“雙控一服務”“三庫一中心”戰略,以掌控糧源和糧權為核心,以構筑糧食產業鏈、價值鏈和創新鏈為主線,推動由種好糧、多產糧、產優糧向儲得好、銷得出、有利潤轉變,創新糧食統營商業模式和運營方式,扛穩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重任。
北大荒集團九三分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張宏雷在接受《民生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九三分公司以夯實大基地、筑牢大糧倉、建設新型糧商為目標,堅持創新實踐、持續發力,破解難題、久久為功,依托多年摸索形成的農業規模經營優勢,不斷強化糧貿公司市場主體作用,全面提升糧食統營能力和水平,探索出一套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糧食統營經驗。
有人說,“糧食統營”是九三分公司主動求變促發展的結果,是這樣嗎?
2014年大豆退出國家臨儲政策,加上大豆推向市場等多重因素影響,出現糧食滯銷情況,倉儲壓力大,糧販壓等壓價、種植效益低和糧食整理水平參差不齊等凸顯。
為有效對接市場,實現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九三分公司打出組合拳。一方面,在全局11個農場成立國有糧貿公司,加大倉儲設施建設力度,配齊配套人員設備,嘗試小規模的糧食經營,加強市場銷售渠道對接,在糧價較低時起到區域內的托市作用。另一方面,以糧貿公司為抓手,全面推進訂單農業,以銷定產,銷在種前,有效解決了生產的計劃性與多變的市場化需求之間的矛盾。
全局11家農場糧貿公司在穩步推進糧食經營的同時,不斷完善運營機制,經營能力大幅提升,積累了豐富的市場資源,為后續全面順利推進糧食統營奠定堅實基礎。
如何打通糧食統營的關鍵堵點?
隨著近兩年糧食市場購銷活躍,原有以管理區和農場為單位“分兵作戰”的糧食統營方式,已很難滿足種植戶需求和適應市場形勢變化。公司依托規模化、集約化的生產經營機制優勢,持續強化11個農場有限公司糧貿公司市場主體作用,從提升糧食收購能力和銷售能力入手,探索由分公司總體統籌、各農場協同聯動的新機制,通過集體決策、整體化調控打通融資難、糧源掌控難等制約糧食統營的關鍵堵點。
一是聚指成拳,主動出擊,破解資金瓶頸。充足的資金是糧食統營的基礎,企業融資是保證統營資金的重要渠道。以前農場單獨去貸款審批程序多,手續繁雜效率低,利息高低不均。2021年分公司統籌各農場資金需求,統一對接區域內7家金融機構,不僅拿到75億元的低利率授信貸款額度,而且爭取到“短期貸、隨時還”“當天貸、當天用”等優惠政策,解決了辦貸難、效率低、成本高問題。
二是定期定價,及時兌現,破解定價難題。九三分公司成立了由分公司、農場有限公司兩級主要領導和業務部門組成的糧食統銷領導小組,以10天為一周期,定期研判市場行情,并出臺高于周邊市場同期的統一收購價格。在資金統籌和價格明確的保障下,采取現款現貨、即時結算的方式及時兌現糧款,從根本上解決糧食收購定價的難題。
三是雙措并舉,規范程序,破解機制問題。九三分公司從完善規模化種植機制上入手,指導各農場推進糧食收購流程前置化、制度化、合同化,抓穩糧食收購的優先權。同時,發揮民主決策制度優勢,指導基層進一步完善由管理人員、職工代表或協管員參與的糧食銷售民主決策機制,保證種植戶的參與權與決策權,讓職工群眾提升了對統營的認可度,確保糧食統營工作的順利推進。
如何堵住收儲環節的易發漏點?
針對糧食收儲環節人員少、經驗不足、倉儲設施條件較差等問題,對重點環節進行疏理,健全制度、優化流程,推進糧食收儲精細化管理,有效提升糧食收儲及經營風險管理能力。
一是資金統一管控,降低財務成本。加強融資貸款管理,確保專款專用;資金全過程可追蹤可監督,確保隨用隨貸、隨時償還,避免無效占用,降低資金使用成本,嚴控企業融資風險,維護集團資金鏈安全。截至3月末,共融資貸款17.8億元,實際使用13.55億元,融資利潤率5.3%。
二是糧食統一整理,提升管理水平。針對糧食入場后容易出現的壞糧等問題,由分公司統一出臺糧食收儲管理流程,減少損失,堵塞漏洞;針對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的現狀,聘請省專家和中儲糧公司骨干,開展糧食保管業務培訓;針對原有玉米不清選的習慣和部分農場曬面條件較差的實際,從玉米入場開始,統一推進集中烘干整理,在嚴控成本的同時,進一步保證玉米品質和安全存儲,促進玉米銷售優質優價。整理后的玉米,相比未整理時的價格,去掉成本平均銷售價格每噸高出40元。
三是統一銷售策略,分攤市場風險。針對去年糧食市場價格高位波動頻繁的實際,采取3個三分之一的分段銷售策略,鎖定利潤,規避風險,減輕田間作業、曬場安全存儲和資金占用的多重壓力。
四是全程統一監管,確保措施落實。分公司組建由審計部、財務管理部、合規風控部、市場運營部等組成的督導小組,加強糧食統營各環節、全流程實時監管與服務,并對糧食統營動態實行每日簡報,促進各農場糧食管理水平提高,保證各項措施落實到位,提升了糧食統營在種植戶心中的信任度和滿意度。
找準基地與市場的對接點至關重要,九三分公司是如何實現多渠道營銷的?
一是以供應鏈公司為突破點,融入集團“龍頭+基地”戰略抱團經營。按照集團推進“龍頭+基地”一體化發展的部署,加強與九三集團、北大荒商貿等公司合作,抱團對接市場。其中依托與新組建的供應鏈公司對接大企業銷售大豆13.1萬噸,創利超過4000萬元,大豆銷售價格為階段性最高。
二是以訂單農業為著力點,對接市場量體裁衣拓展銷售方式。利用多年來發展訂單農業積累的客戶資源,緊密對接市場需求,推進訂單銷售、轉化加工銷售。鶴山農場有限公司新建玉米粉晶加工項目,與福建達利集團簽訂銷售訂單,實現增收400萬元。為放大統營帶來的集聚優勢,九三分公司以糧食統營為切入點,推進墾地融合,在拓寬銷售渠道的同時,抓住市場機遇期開展域外糧食經營業務,2021年累計經營域外新季大豆6.64萬噸、玉米1.53萬噸,營收超過4.5億元。
三是以衍生金融工具應用為關鍵點,對沖糧食統營市場銷售風險。針對市場日趨激烈的競爭,為加快應用金融手段對沖和化解市場風險,拓寬糧食銷售渠道,九三分公司聯合南華期貨、九三集團開展了兩期線上期貨知識培訓。同時,借助九三集團在九三分公司的大豆交割庫,開展以“套期保值”為主的大豆期貨交易,通過期現結合共銷售大豆1.25萬噸,獲利410萬元,為推進“統營+平臺+期貨”積累了經驗。
對于糧食統營,九三分公司下一步工作方向是什么?
建設北大荒“三大一航母”,打造新型國際糧商任重道遠,特別是隨著國際貿易矛盾加劇,全球疫情形勢復雜化,糧食在國家戰略重要性的提升,國家建立統一大市場,經濟內循環加速等多重因素交織,糧食市場競爭越發激烈,糧食價格走勢更加不確定,糧食貿易風險增強,統營壓力增大。
九三分公司在糧食統營創新實踐中實現發展,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在汲取經驗的同時也看到了不足。加快建成種、儲、加、銷一體化的新型糧商,在保證糧源規模、品質、銷售等諸多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探索與實踐。
張宏雷
一是增強融資力。充足的資金是糧食統營的關鍵點,資金來源渠道的穩定、財務成本的控制、資金使用風險管控等是前提保障。
二是增強市場判斷力。如何在撲朔迷離的市場變幻中捕捉到準確的市場信息,建立完善的集信息服務、購銷對接、物流運輸于一體的數字化交易平臺,是提高糧食銷售能力的重要保證。
三是增強風險消化力。面對市場低迷期和大幅動蕩帶來損失的承受能力要提高,抗風險能力要增強,要加強期貨、期權等金融衍生工具的應用,提高對沖市場風險能力,緩解市場波動壓力。
四是增強渠道力。與集團產業公司內部抱團,對接下游市場和終端企業,全面拓寬銷售渠道,通過提升渠道力強化糧源控制力,逐步整合周邊鄉鎮區域糧源,不斷放大統營優勢,增強市場話語權和競爭力,讓市場與基地互補借力、互相促進,努力建成黑龍江北部優質糧源集散地,不斷擴大企業和區域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中的戰略地位。
五是增強戰斗力。加強隊伍素質建設,提升從業人員糧食收儲管理、期貨交易、市場經營實操能力,打造一支業務精、管理強、懂市場、善經營、作風硬的專業化隊伍。